近年出題規律及考試重點
(一)全面考核、重點突出
(1)成本會計相關的試題不可或缺。
表1:2001~2009年成本會計測試內容匯總表
考試年度 |
計算分析題 |
綜合題 |
2001年 |
|
標準成本法 |
2002年 |
完全成本法(平行結轉分步法) |
|
2003年 |
完全成本法(聯產品) |
|
2004年 |
標準成本法 |
|
2005年 |
|
完全成本法(約當產量) |
2006年 |
完全成本法 |
|
2007年 |
變動成本法 |
|
2008年 |
作業成本法 |
|
2009年原制度 |
變動成本法與完全成本法的損益比較 |
作業成本法 |
2009年新制度 |
標準成本法 |
完全成本法(平行結轉分步) |
(2)財務管理是決定考試成敗的關鍵。
表2:2001~2009年財務管理測試內容匯總表
考試年度 |
計算分析題 |
綜合題 |
2001年 |
財務報表分析、營運資本投資(應收賬款)、股利分配、普通股和長期債務籌資(債券發行價)和資本成本(債券) |
項目現金流和風險評估、長期計劃與財務預測(可持續增長率) |
2002年 |
營運資本投資(存貨)、債券和股票估價(債券)、項目現金流和風險評估(平均年成本法) |
長期計劃與財務預測(可持續增長率)結合資本結構(籌資無差別點)、財務報表分析(比率分析與因素分析)與資本結構(杠桿原理) |
2003年 |
財務估價的基礎概念(投資組合和風險分析、投資組合貝塔系數、)、營運資本投資(應收賬款) |
資本結構(包括杠桿原理)、成本性態與本量利分析結合項目現金流和風險評估 |
2004年 |
財務報表分析(比率分析)和預測(可持續增長率)、企業價值評估(股權自由現金流量和價值、相對價值法)、業績評價(經濟利潤) |
資本成本(個別與加權平均資本成本)結合項目現金流和風險評估(風險調整貼現率法);財務報表分析(杜邦分析體系)與長期計劃與財務預測(預計報表); |
2005年 |
業績評價(投資中心責任指標)、成本性態與本量利分析、資本成本(個別資本成本與加權平均)、營運資本投資(存貨經濟批量)、企業價值評估 |
項目現金流和風險評估 |
2006年 |
長期計劃與財務預測(可持續增長率)、營運資本投資(應收賬款決策)、業績評價(經濟利潤) |
項目現金流和風險評估(經營現金凈流量、凈現值和回收期);資本結構、財務估價的基礎概念(貝他系數)、企業價值評估 |
2007年 |
財務報表分析(管理用財務報表分析及因素分析)、債券和股票估價(債券)、企業價值評估和資本結構(每股收益決策)、企業價值評估(相對價值法) |
企業價值評估(實體現金流量、股權現金流量)、業績評價(經濟利潤);資本預算(凈現值)、期權估價 |
2008年 |
短期預算、營運資本管理(應收賬款)、資本成本(個別和加權資本成本)、期權估價 |
長期計劃與財務預測(可持續增長率)、其他長期籌資(租賃) |
2009年原制度 |
長期計劃與財務預測(可持續增長率)、項目現金流和風險評估、營運資本管理(存貨)、期權估價 |
企業價值評估 |
2009年新制度 |
資本成本與項目現金流和風險評估、期權估價、企業價值評估 |
財務報表分析(管理用財務報表分析與因素分析) |
(3)管理會計是輔助內容。
表3:2001~2009年管理會計測試內容匯總表
考試年度 |
計算分析題 |
綜合題 |
2003年 |
短期預算 |
本量利分析(與長期投資綜合) |
2005年 |
業績評價(投資中心的考核指標)、 |
|
2008年 |
短期預算 |
|
(二)題型穩定、計題量較大
(三)例題示范、注重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