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會通過率低,部分原因是有很大部分考生未參加注會考試。究其原因,多數考生是因為沒有搭配好考試科目。接下來,我們看看注冊會計師考試科目怎么搭配?零基礎考生報幾門好?
一、注冊會計師考試科目怎么搭配?
1.會計、審計、財管:最好不要同一年報考
注冊會計師考試中,專業階段比較有難度的就是會計、審計和財管三個科目,其中會計和審計以難度著稱,財管以計算量著稱。財管和審計都需要有會計基礎,但是審計和財管的備考時間都比較長,所以建議零基礎第一次報考注冊會計師的學員不要三科全報,會計和財管組合最優,其次是會計和審計。
2.稅法、經濟法、風險管理:不建議單獨報
稅法和經濟法相比其他科目是難度比較低的科目,科目搭配時最好和其他難度較大的科目進行搭配,第一次考的最好不要只報這兩科。因為初次參考人員一聽難度比較低,為給自己贏得信心,一般容易偏向選擇這兩科,但對于注會考試,難度再低也是有相當難度的,想順利通過還是需要充分準備,不可大意!否則,初考不利反而會影響對考試的信心。因此建議應該難易搭配的方式報考,同時考慮科目之間的聯系。
二、零基礎考生報幾門好?
零基礎考生學習注會往往會很吃力,畢竟對于一些專業性術語根本沒接觸過。對于零基礎考生,首次報考注會,建議可以報考2門。
1、會計和審計
這兩個科目都是公認的比較難考的科目,兩科組合起來是比較有難度的,但是會計有助于審計的復習,例如對固定資產折舊計提情況的分析程序、應收應付款項的審計、收入的截止測試等等,都是會計知識與審計知識相結合的典型。高頓的老師也建議,在審計科目的某些章節需要用到會計知識,大家要自覺學習相關會計知識。
2、會計與稅法:
這兩個科目相通的知識點也有很多,比如企業所得稅的納稅調整、視同銷售的調整、收入的確認及納稅義務的發生等,都需要同時掌握會計和稅法的相關知識。
3、會計與財務成本管理:
如果沒有會計信息就很難進行財務成本管理,特別是財務分析、管理用財務報表、折舊抵稅、成本性態分析等等,如果不懂會計而直接考財務成本管理,那么遇到的學習困難還真的不少。
4、審計和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
這兩個科目之間聯系很大,特別是關于內部控制、風險管理方面;現代審計是風險導向的審計,怎能不懂風險管理;審計在很多時候都是找內控薄弱的地方,怎能不懂內控;這兩個科目的聯系是很多的,同時備考這兩科或許是不錯的做法。
5、審計與經濟法:
審計有一個重要的工作內容是合規性審計,這就需要熟悉各種法律法規,審計自然就與經濟法科目有了各種各樣的聯系;就算不是合規性審計,經濟法科目的民事、商事法律知識也是審計中識別、分析、評價風險和得出結論的重要依據。
根據2018年考試教材和大綱對各章節的具體內容和例題進行詳細的精講,按章節提供專門的課后作業進行練習,以達到全面掌握。點擊試聽>>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