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會考試作為我國最難的考試之一,一年通關6科的人是鳳毛麟角,舍得全職備考的人也都擁有一顆強大的心臟。但是會計人又都想挑戰這個證書,那么怎樣準備才能做到效率又高又穩妥呢?
一、給自己定好目標
通常來說,老師會建議大家按照“三年六科”的節奏去準備。原因有三:
1、考試壓力小、任務少
注會的教材都比較厚,一年準備3~4科其實學習任務很重,一百多節的精講班肯定要聽2-3遍,還要練真題、聽主觀題串講班等等,每天起碼要花4小時在學習上。每天下班回家后已經很累了,除非是非常自律的考生,否則在這種疲勞戰術下很難堅持下去。
2、戰線長度適中,避免后期復習備考會疲倦
注會成績雖然有五年的有效期,但是也不推薦大家按5年去準備。因為備考的過程是很苦的,可能犧牲2、3年的娛樂時間還能忍,犧牲5年的娛樂時間,考到最后已經融不進朋友圈子了,而且也把自己搞得心力交瘁。
3、給失誤科目挽救的機會
對注會考試有所了解的考生就會知道、像會計、財管這兩科考兩、三年的大有人在,今年戰略出乎意料的難度也上升了,可能會有一批考生遺憾敗北。如果按照考4年、5年去備考,后期心理壓力會非常大,因為成績容不了一點失誤,有一科失誤可能就會導致第一科的成績失效。所以盡量把難的、艱巨的任務放在第一年或者第二年,后面學習才會慢慢輕松。
二、規劃好科目搭配
老師雖然建議大家按照“3年6科”的節奏去備考,但是不同的考生有不同的基礎、不同的學習能力和不同的學習時間,具體的時間規劃還是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下面老師針對不同的情況,給出科目搭配建議,僅供大家參考~
三、各科學習方法
科目 | 學習側重點 |
會計 | 1、重視基礎章節 2、打印講義學習 3、聽一遍課是不夠的,重難章節反復聽 4、學會做筆記,不能讓做筆記喧賓(機械的做筆記)奪主(聽課、思考) |
財管 | 1、充分利用葛廣宇老師的精講班 2、大量的練題 3、熟悉機考答題——尤其是主觀題 |
審計 | 1、通過聽課形成審計“感覺”,不要用題海戰術 2、主觀題的踩分點,即得分點需要適當背誦 3、客觀題的易錯字眼,平常多總結、多歸納(總結多了也能形成題感) |
稅法 | 1、用聽課代替背書,減少學習的痛苦感 2、把握重點,攻克主觀題 |
經濟法 | 1、時間不夠——減少周末、節假日的活動;回家少往沙發上躺 2、記不下來——一、二輪復習;記憶力本身薄弱的,月度復習 3、分數太低——精做習題,掌握答題套路;學完一章,做一章的題 |
戰略 | 1、戰略要背,但不能死背 2、留心生活中的案例 |
四、學習工具
(一)明星老師領學
幫手一 | ①精講班(建議起碼聽3遍,具體情況根據自身基礎決定) ②對應的章節練習題 |
幫手二 | ①主觀題專項班(主觀題講解打破章節順序,以真題的出題邏輯為一個專題,對每個綜合點進行針對性拆分講解,幫助考生改變主觀題得分低的窘境) ③對應的主觀題練習 |
幫手三 | ①總結過往筆記:提取其中的易錯易忘點、整理思維導圖、形成全書的知識框架。 ②整理錯題集:把已經能做對的從錯題集中劃去;再次做錯的,把正確的思維記錄在小本子上,考前重溫。 ③進行套卷的實戰演練:不要再局限于章節習題,要多做“跨章節的主觀題”和套卷。起碼要把近五年的真題做兩遍,把每個選項、每個真題吃透。(最好借助“真題點睛班”) ④沖刺鎖分班:串講歷年考試中反復出題的高頻考點,針對性突破重難點,穩抓核心分值 |
幫手四 | 在上述學習的基礎上,考前聽聽“考題突擊班”:傳授真正的答題技巧、做題順序、如何盡可能的多踩點得分。而且試卷均由資深老師編寫,貼合真題模式,能起到“練兵”的效果。 |
(二)光聽不練假把式
1、考注會做題是必不可少的
聽課學到的都是框架,只有在做題中才能摸清出題老師的套路、愛挖的坑;只有在做題中才能更好的發現知識盲區、思維漏洞;只有在做題中才能鍛煉做題速度、形成做題思路。
而且聽課的過程,很容易演變成思想全部跟著老師走→沒有獨立思考、聽課走神、犯困、想玩手機,導致學習效率低下,營造一種學習很努力的錯覺,但實際上并沒有學進去、學懂。
但是做題的過程,需要我們全程動腦,這就杜絕了走神的可能性,正確率高還很有成就感,學起來就更有動力。
2、從做題——做對題——在規定時間內做對題
剛開始做題時,正確率可能不會很高。此時要注意調解心態,不能急躁也別輕易放棄。收集錯題——整理錯題——反思錯題——復習錯題的過程,就是提高正確率的正確途徑。等到正確率達到60%-80%時,就可以開始掐表做題。一定要學會合理分布時間,懂得取舍,爭取在有限的時間里,把會做的題做完、做對。
3、善于利用智能題庫的功能
①碰到經典習題可以放到“我的收藏”里。
②做錯的題目會自動收錄到“錯題集”里,平時可以利用零碎時間消滅錯題,走出思維誤區。
③碰到實在不會做、也難以理解的題,可以在“題庫答疑”里尋求助教老師的幫助。助教老師都是高分通過注會考試的學霸,一定能在學習道路上助君一力~
④我們要在題目中吸取教訓、發現知識薄弱區,在錯題中有所思、有所得,并將這些心得記錄在“題庫筆記”中。
溫馨提示:文章由作者233網校-chenyayu獨立創作完成,未經著作權人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