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檢查在實物盤點工作底稿中記錄的最后一張存貨驗收單號碼
B、檢查在對存貨實地觀察時獲得的采購截止資料
C、區分應付賬款中的目的地交貨和起運點交貨
D、向與被審計單位有購銷往來的債務人寄送詢證函
32. 下列與審計證據相關的表述中,正確的有( )。
A、如果審計證據數量足夠多,審計證據的質量就會提高
B、審計工作通常不涉及鑒定文件的真偽,對用作審計證據的文件記錄,只需考慮相關內部控制的有效性
C、審計證據的可靠性受其來源和性質的影響,與審計證據的數量無關
D、會計記錄中含有的信息本身不足以提供充分的審計證據作為對財務報表發表審計意見的基礎
33. 注冊會計師在選取基準以確定單個組成部分是否對集團具有財務重大性時,通常的做法包括( )。
A、使用在確定集團財務報表整體重要性時所使用的基準作為衡量的基準
B、使用稅前利潤作為設定集團財務報表整體重要性的基準
C、使用兩個以上基準來綜合衡量
D、集團項目組選定的基準可以考慮使用內部交易抵消后的結果
34. 審計人員在進行財務報表審計時,如果依賴相關信息系統所形成的財務信息和報告作為審計工作的依據,則必須考慮相關信息和報告的質量。具體來說,審計人員需要在整個過程中考慮的信息有( )。
A、及時性
B、授權體系
C、準確性
D、訪問限制
35. 下列有關概率比例規模抽樣的說法中,正確的有( )。
A、在采用系統選樣下,金額等于或高于選樣間距的所有邏輯單元肯定會被選中
B、在采用系統選樣下,規模只有選樣間距的一半的邏輯單元被選中的概率為50%
C、當總體錯報數量增加時,樣本規模可能小于傳統變量抽樣的規模
D、如果樣本中沒有發現錯報,注冊會計師不需額外的計算抽樣風險允許限度就可得出結論,在既定的誤受風險下,總體賬面金額高估不超過可容忍錯報
簡答題
36. 注冊會計師A和B負責審計甲公司2013年度財務報表,審計報告日為2014年3月15日,財務報表公布日為3月20日,甲公司2013年度未審財務報表的利潤為100萬元。在實施審計的過程中,假設發現了以下事項:
(1)2012年11月20日,建設銀行批準甲公司信用貸款2000萬元,期限為1年,年利率為7.2%。2013年11月20日借款到期,甲公司有償債能力,但因與建行之間存在其他經濟糾紛,未能按時歸還建行貸款,建行遂與甲公司協商,沒有達成協議,2013年12月25日建行向法院提出起訴。截至2013年12月31日,法院尚未判定。律師認為甲公司最有可能支付的罰息和訴訟費為22萬元(其中訴訟費為3萬元),甲公司的會計處理為:借記“營業外支出22萬元”,貸記“預計負債22萬元”。
(2)2013年9月20日甲公司被H公司起訴違約,12月20日法院宣判甲公司敗訴,賠償200萬元,甲公司正在上訴,并在2013年度財務報表中確認100萬元預計負債。2014年3月16日法院終審判決,要求甲公司賠償H公司200萬元,雙方均不再上訴。甲公司在2014年3月16日作會計處理為:借記“營業外支出100萬元”,貸記“其他應付款100萬元”。
(3)2012年9月20日甲公司被G公司起訴違約,截至2013年4月甲公司公布2012年度財務報表時,訴訟正在進行,無法估計最有可能的賠償金額,2012年度財務報表附注中披露了此訴訟事項。2013年6月20日法院宣判甲公司敗,賠償200萬元,甲公司不再上訴,支付賠償款,并作會計處理為借記“營業外支出200萬元”,貸記“銀行存款200萬元”。
(4)2012年10月23日甲公司被E公司起訴違約,11月20日法院宣判甲公司敗訴,賠償200萬元,甲公司繼續上訴,僅在2012年度財務報表附注中披露該訴訟事項。2013年4月甲公司對外發布了其2012年度的財務報表,2013年5月3日法院終審判決,要求甲公司賠償E公司200萬元,甲公司2013年5月的會計處理為借記“營業外支出200萬元”,貸記“銀行存款200萬元”。
(5)2013年10月20日甲公司被A公司起訴違約,要求賠償200萬元,截至2013年12月31日,法院尚未判定,律師估計甲公司敗訴賠償的可能性僅為40%,因此,甲公司僅在2013年度財務報表中對此予以充分披露。2014年5月21日法院終審判決,要求甲公司賠償A公司200萬元,甲公司沒有調整2013年的財務報表。
要求:
(1)針對事項(1)~(5),注冊會計師是否認可甲公司的會計處理?如果不認可,請簡述理由并指出調整分錄。
(2)針對事項(2),如果注冊會計師于2014年3月18日追加審計程序后,建議甲公司調整,甲公司拒絕接受注冊會計師建議,審計報告已提交給甲公司董事會,注冊會計師應如何處理?
(3)針對事項(4),如果前任注冊會計師對甲公司2012年財務報表出具了標準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注冊會計師A和B在實施適當審計程序后確認2012年財務報表存在重大錯報,這時,注冊會計師A和B應當如何處理?
37. 在對G公司2013年度財務報表進行審計時,M注冊會計師負責審計貨幣資金項目。G公司在總部和營業部均設有出納部門。為順利監盤庫存現金,M注冊會計師在監盤前一天通知G公司會計主管人員做好監盤準備。考慮到出納日常工作安排,對總部和營業部庫存現金的監盤時間分別定在上午十點和下午三點。監盤時,出納把現金放入保險柜,并將已辦妥現金收付手續的交易登入現金日記賬,結出現金日記賬余額;然后,M注冊會計師當場盤點現金,在與現金日記賬核對后填寫“庫存現金盤點表”,并在簽字后形成審計工作底稿。
要求:請指出上述庫存現金監盤工作中有哪些不當之處,并提出改進建議。
38. ABC會計師事務所在2013年的年報審計工作中,指派合伙人A作為甲公司的項目合伙人。在制定具體審計計劃時,項目合伙人A作出如下安排:
(1)針對特別風險,擬僅實施實質性程序,只要收集大量的數據,通過實質性分析程序即可揭示重大錯報。
(2)為應對應收賬款項目計價和分攤認定的重大錯報風險,應收賬款全部采用積極式函證,同時擴大函證程序的范圍。
(3)在獲取關于管理層意圖的審計證據時,由于獲取支持管理層意圖的信息有限,因此僅限于執行詢問程序,不再做其他審計程序。
(4)甲公司2013年度多次向銀行抵押借款。為應對與財務報表披露的完整性相關的重大錯報風險,擴大對實物資產的檢查范圍。
(5)在做存貨監盤時,由于甲公司部分產品涉及軍事機密,在存貨盤點現場實施存貨監盤不可行。因此本次審計計劃中擬不執行存貨監盤程序以及其他審計程序。
要求:針對以上內容,請分別說明項目合伙人A的安排是否正確,并簡要說明理由。
39. ABC會計師事務所委派注冊會計師A和B對X公司2013年6月30日與財務報告相關的內部控制的有效性實施審計。注冊會計師的審計工作底稿中記載的有關x公司內部控制設計和運行的部分內容摘錄如下:
(1)為統一財務管理、提高會計核算水平,設置內部審計部,與財務部一并由財務總監分管。內部審計的主要職責是對公司內部控制的健全、有效,會計及相關信息的真實、合法、完整,資產的安全、完整,經營績效以及經營合規性進行檢查、監督和評價。
(2)公司設置了業績考評制度,財務總監每月審核實際銷售收入(按產品細目)和銷售費用(按產品細目),并與預算數和上年同期數比較,對于波動金額超過5%的項目進行分析并編制分析報告,銷售經理審閱該報告并采取適當跟進措施。注冊會計師抽查了最近三個月的分析報告,并看到上述管理人員在報告上簽字確認,證明該控制已經得到執行。然而,注冊會計師在一次與銷售經理座談中,發現銷售經理對上月分析報告中銷售費用上升8%并不知情。
要求:
(1)在測試和評價X公司內部控制執行的有效性時,A和B注冊會計師通常應當實施哪些審
(2)在測試控制運行的有效性時,注冊會計師應當從哪些方面獲取關于控制是否有效運行的
(3)請指出x公司上述兩項內部控制在設計與運行方面的缺陷,并簡要說明理由。
40. A公司的2013年度財務報表正在由X會計師事務所進行審計,2014年3月12日,A公司準備要求X會計師事務所終止該審計工作,將該業務委托給Y會計師事務所。考慮到A公司財務報表中存在舞弊特別風險,出于對職業道德的遵守和對同行負責的目的,X會計師事務所將該事項告知了Y會計師事務所的注冊會計師。Y會計師事務所擬采取措施應對該重大錯報風險,承接了A公司2013年度財務報表的審計業務。在審計過程中,Y會計師事務所的注冊會計師發現,A公司銷售給B公司的F半成品價格遠遠高于銷售給其他客戶的價格,由于A公司是國內獨家生產該半成品的企業,B公司也無法從市場上獲取市場價格。而B公司2013年的財務報表正是由Y會計師事務所審計的,Y會計師事務所注冊會計師經過測算,如果以銷售F半成品給其他客戶的平均價格計算,B公司每年將增加的利潤為3000萬元,而B公司2013年未審計財務報表的利潤7000萬元。考慮到事情重大,Y會計師事務所委派審計B公司的注冊會計師項目經理協助A公司項目組的工作,同時按照保密原則,向項目組成員提供有關安全和保密問題的明確指引,要求會計師事務所獲知該信息的人員簽訂保密協議。
要求:請指出X和Y會計師事務所在承接業務和審計過程中存在哪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