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甲公司在采購與付款循環中實施的下列各種控制措施,與負債“完整性”認定關系最為密切的控制措施是( )。
A、會計主管應監督為采購交易而編制的記賬憑證中賬戶分類的適當性
B、定期核對編制記賬憑證的日期與應付憑單副聯的日期
C、由獨立檢查人員核對所記錄的憑單總數與應付憑單部門送來的每日憑單匯總表的一致性
D、獨立檢查應付賬款總賬余額與應付憑單部門未付憑單檔案中的總金額的一致性
12.
注冊會計師在制定固定資產的審計計劃時,項目合伙人考慮下列審計程序中,能夠確定當年新購置固定資產的計價是否正確的是( )。
A、計算固定資產原值與產品產量的比率,并進行分析
B、檢查購置固定資產的授權批準文件
C、核對購貨合同、發票、保險單及發運憑證等文件
D、檢查與在建工程相關的記錄,并檢查竣工決算、驗收報告是否正確
13.
在驗證應付賬款余額不存在漏報時,注冊會計師獲取的以下審計證據中,證明力最強的是( )。
A、供應商開具的銷售發票
B、供應商提供的月對賬單
C、被審計單位編制的連續編號的驗收報告
D、被審計單位編制的連續編號的訂貨單
14.
甲公司將存貨周轉率作為評估存貨管理業績指標,2013年度甲公司的存貨周轉率為2.7,與2012年度相比有所下降。甲公司提供的以下理由中,不能解釋存貨周轉率變動趨勢的是( )。
A、由于主要原材料價格比2012年度下降了10%,甲公司從2013年1月開始將主要原材料的日常儲備量增加了20%
B、甲公司主要產品在2013年度市場需求穩定且盈利,但平均銷售價格與2012年度相比有所下降,并且甲公司預期銷售價格將繼續下降
C、甲公司在2013年第4季度接到了一筆巨額訂單,訂貨數量相當于甲公司月產量的120%,交貨日期為2014年1月1日
D、從2013年初開始,物價一直上漲,甲公司將發出商品的方法由加權平均法改為先進先出法核算
15.
在將專家工作結果作為審計證據時,注冊會計師通常不需考慮的因素是( )。
A、專家的工作范圍是否適當
B、專家的工作結果是否在財務報表中得到適當反映或支持相關認定
C、是否在審計報告中披露專家的工作結果
D、專家使用的數據、假設和方法的合理性
16.
下列有關函{正的表述中,正確的是( )。
A、函證是指僅依靠信函的方式來獲取證據
B、函證僅適用于銀行存款和往來款項等項目
C、詢證函應該以被審計單位的名義發出
D、如果回函結果表明不存在差異,說明該事項不存在錯報
17. 編制的審計工作底稿應當使未曾接觸該項審計工作的有經驗的專業人士清楚了解審計程序、審計證據和重大審計結論。下列條件中,有經驗的專業人士可不具備的條件是( )。
A、了解相關法律法規和審計準則的規定
B、在會計師事務所長期從事審計工作
C、了解與被審計單位所處行業相關的會計和審計問題
D、了解注冊會計師的審計過程
18.
A會計師事務所于2014年2月15日完成了對B公司2013年度財務報表的審計工作,在審計過程中所收集的書面聲明原件作為審計檔案應當保存的期限是( )。
A、至少保存至2015年2月15日
B、至少保存至2023年2月15日
C、至少保存至2024年2月15日
D、長期保存
19. 在評價未更正錯報的影響時,下列說法中,A注冊會計師認為錯誤的是( )。
A、未更正錯報的金額不得超過明顯微小錯報的臨界值
B、A注冊會計師應當從金額和性質兩方面確定未更正錯報是否重大
C、在評價未更正錯報的影響之前,注冊會計師可能有必要依據實際的財務結果對重要性作出修改
D、A注冊會計師應當考慮與以前期間相關的未更正錯報對相關類別的交易、賬戶余額或披露以及財務報表整體的影響
20.
下列與評估被審計單位財務報表層次重大錯報風險最相關的是( )。
A、應收賬款周轉率呈明顯下降趨勢
B、被審計單位持有大量高價值且易被盜竊的資產
C、被審計單位的生產成本計算過程相當復雜
D、被審計單位的控制環境薄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