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年底,HR們過得是心驚膽戰,除了組織年會,要寫年終總結,接下來還要面對的是年底離職潮,這可是一件扎心又頭痛的事情,年底,大家心里蠢蠢欲動的盤算著,看著好不容易招來的人瞬間走了一大半,只能一首涼涼送給自己,然后HR們又要風里雨里地去招聘,酸爽就是來得這么快!
員工離職對于公司來說,付出的成本是很高的,招聘成本、培訓成本、補償成本、空職成本等等。如果是公司核心人才的流失,至少有1-2個月的招聘期、3個月的適應期,6個月的融入期,帶來的影響更大。那么員工離職前都在想什么?為留人HR又能做些什么努力呢?
一、要學會“察言觀色”,提前預防是關鍵
“雖然你尚未離開,但我知道你即將遠去”,所謂山雨欲來風滿樓,任何事情都有前兆跡象,那么離職也不例外,員工離職前會有一些異常的行為表現,利用你一雙鈦合金的眼睛去觀察,提前預防,才不會措手不及。一般來說,員工萌生了離職念頭開始就會有以下幾個表現:
當員工出現上述行為特征時,TA已經有了離意,由于日常與員工接觸較多的是其直線上級和同事,HR很難在第一時間發現,所以HR們需要提前將這些行為特征告知各部門的管理者,給予輔助指導,及時發現員工的狀態,并進行前期干預。
二、搞清楚員工離職的原因,進行離職分析
馬云總結了員工離職的兩點原因,無非就是錢沒給到位,心受了委屈,員工離職原因有很多種,大家可以參考136離職定律:入職1個月:離職與HR關系較大;入職3個月:離職原因與直接上級關系較大; 入職6個月:離職原因與企業文化關系較大; 入職1年:離職原因與職業晉升關系較大; 入職3年:離職原因與發展平臺關系較大; 入職6年:員工離職的可能性很小。
1、企業制度不規范,管理不善;
2、同事、上下級人際關系不協調,不滿直接領導;
3、工資收入低,福利差;
4、不受尊重、沒有民主管理;
5、“跳板哲學”:學到了東西就該走了;
6、同工不同酬,分配不公;
7、不喜歡企業的運作方式和固有體制,升職論資排輩;
8、在企業內缺乏領導重視和成才的人文環境;
9、人才過剩,能力埋沒,無個人發展的空間,升職無望;
10、無法得到更富于挑戰性的工作。
通過離職原因分析,聚焦公司問題,針對存在的問題,HR需要通過充分的數據統計與分析結果,從而解決容易導致員工離職的這些關鍵問題。員工的離職原因可能歸因于個人(家庭原因、能力原因、路途原因等),也可能歸因于公司(公司環境、氛圍、公司制度等),個人原因HR無法掌控,但可以從公司原因出發,對公司存在的問題進行歸納總結,提出解決方案。
三、我們可以這樣做
1、打好物質牌:給有價值、有潛力的員工合理加薪及晉升,是留人最有效的方式。加薪、晉升是對員工過去工作成果的肯定,也是對他未來價值的認可,這是公司給到員工的最大程度的信任。
2、打好情感牌:溝通和信任,當員工提出離職想法時,HR應該盡可能站在員工角度思考問題,在溝通過程中多說“我懂”、“我理解”等類似詞句,給予員工充分的理解。寒冷的冬天,HR可以為員工們爭取一些暖冬小福利,也可以積極策劃一些辦公室活動。這些細節都體現出來公司對員工的用心,如果是員工和直接領導溝通不暢,HR也可作為中間人,促成他們的真誠交流。
3、給TA一點安全感:如果一個人每天感覺到飯碗不保,是很難集中精力的投身于工作的,員工希望自己是在竭盡全力工作而不是在浪費時間,如果員工感覺不到安全感,TA也會選擇離開。
4、在公司得到公平的對待:雖然說生活本來就不公平,但是員工仍然不希望自己被不公平對待。人性化的管理,能留住員工的心,讓員工自愿的留下來。
5、為這份工作而感到自豪:當有人問起他們從事的工作時,很多人都希望能夠自豪的告訴對方自己的工作,而獲得心理滿足感,員工一定都希望為自己的工作感到自豪而不是自卑。
四、我們可以這樣預防
1、招聘時注意員工搭配
當部門的人員不多時,尤其要注意員工的搭配,招聘女員工要注意年齡和婚育情況。如果一個部門只有幾個員工,就有2、3個請產假的女員工,工作無法正常開展。如果員工之間經驗素質都差不多,當提拔一個員工時往往容易引起其他員工的離職。很多團隊的問題在組建和發展過程中就要注意搭配和調整。
2、平時多關注員工的需求動機
有些管理者只關注工作本身,等員工提出辭職時才感動詫異。作為直接主管,稍加留意,就可以了解到員工的需求和動向。員工工作中的情緒變化往往就是可能離職的征兆,提前主動去疏導和滿足員工的需求,如果不能滿足,要早做打算準備后備人選。
3、批評員工或勸退員工注意火候時機
注意批評方式,特別是面子觀念強的員工,如果不注意方式或者批評過了可能第二天就不來上班了。另外,主管對員工工作不滿意,直接就把員工給批評辭職了,導致沒人接手,工作很被動。作為成熟主管,批評指導得掌握火候時機。如果確實要換,提前做好準備再立即換。
知己知彼,換位思考,能大大增加員工留職的可能性,即使最后還是要離開,也要給雙方留下一段美好的工作回憶,他們也投入自己最寶貴的時間和精力,為公司的發展添磚加瓦,他們即將開啟下一段旅程,作為HR,應該在一起共事的最后階段,提供一個溫暖與舒適的離職體驗。
風來了不要怕,潮來了終會退,離職潮將至,不要過度驚訝恐慌,一切都是未知,說不定一個都沒有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