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理工程師《目標控制(土建)》時間、數字、計算公式考點
建設工程質量控制
考點 1、建設工程施工許可
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 7 日內,對符合條件的申請頒發施工許可證。建
設單位應當自領取施工許可證之日起 3 個月內開工。
因故不能按期開工的,應當向發證機關申請延期;延期以兩次為限,每次不超過 3 個月。
既不開工又不申請延期或者超過延期時限的,施工許可證自行廢止。
在建的建筑工程因故中止施工的,建設單位應當自中止施工之日起 1 個月內,向發證機關
報告,并按照規定做好建筑工程的維護管理工作。
【例題】建設單位應當自領取施工許可證之日起( )個月內開工,因故不能按期開工
的,應當向發證機關延期申請;延期以( )次為限,每次不超過( )個月。
A.1,1,1
B.2,2,2
C.3,3,3
D.3,2,3
【答案】D
【解析】建設單位應當自領取施工許可證之日起 3 個月內開工。因故不能按期開工的,應
當向發證機關申請延期;延期以兩次為限,每次不超過 3 個月。
考點 2、工程竣工驗收與備案
建設單位應當自工程竣工驗收合格起 15 日內,向工程所在地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
設主管部門備案。
【例題】建設單位應當自建筑工程竣工驗收合格起( )日內,向工程所在地縣級以上
人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A.15
B.20
C.25
D.30
【答案】A
【解析】建設單位應當自工程竣工驗收合格起 15 日內,向工程所在地的縣級以上地方人
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考點 3、工程質量保修
監理工程師《目標控制(土建)》時間、數字、計算公式考點
建設工程質量控制
考點 1、建設工程施工許可
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 7 日內,對符合條件的申請頒發施工許可證。建
設單位應當自領取施工許可證之日起 3 個月內開工。
因故不能按期開工的,應當向發證機關申請延期;延期以兩次為限,每次不超過 3 個月。
既不開工又不申請延期或者超過延期時限的,施工許可證自行廢止。
在建的建筑工程因故中止施工的,建設單位應當自中止施工之日起 1 個月內,向發證機關
報告,并按照規定做好建筑工程的維護管理工作。
【例題】建設單位應當自領取施工許可證之日起( )個月內開工,因故不能按期開工
的,應當向發證機關延期申請;延期以( )次為限,每次不超過( )個月。
A.1,1,1
B.2,2,2
C.3,3,3
D.3,2,3
【答案】D
【解析】建設單位應當自領取施工許可證之日起 3 個月內開工。因故不能按期開工的,應
當向發證機關申請延期;延期以兩次為限,每次不超過 3 個月。
考點 2、工程竣工驗收與備案
建設單位應當自工程竣工驗收合格起 15 日內,向工程所在地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
設主管部門備案。
【例題】建設單位應當自建筑工程竣工驗收合格起( )日內,向工程所在地縣級以上
人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A.15
B.20
C.25
D.30
【答案】A
【解析】建設單位應當自工程竣工驗收合格起 15 日內,向工程所在地的縣級以上地方人
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考點 3、工程質量保修
建設工程承包單位在向建設單位提交工程竣工驗收報告時,應向建設單位出具工程質量保
修書,質量保修書中應明確建設工程保修范圍、保修期限和保修責任等。
在正常使用條件下,建設工程的最低保修期限為:
(1)地基基礎工程和主體結構工程,為設計文件規定的該工程的合理使用年限;
(2)屋面防水工程、有防水要求的衛生間、房間和外墻面的防滲漏,為 5 年;
(3)供熱與供冷系統,為 2 個采暖期、供冷期;
(4)電氣管線、給水排水管道、設備安裝為 2 年;
(5)裝修工程為 2 年。
【例題】根據《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在正常使用條件下,關于建設工程最低保修期
限的說法,正確的有( )。
A.地基基礎工程為設計文件規定的合理使用年限
B.屋面防水工程為設計文件規定的合理使用年限
C.供熱與供冷系統為 2 個采暖期、供冷期
D.有防水要求的衛生間為 5 年
E.電氣管線和設備安裝工程為 2 年
【答案】ACDE
考點 4、抽樣檢驗的分類及抽樣方案
(1)一次抽樣檢驗
一次抽樣檢驗是最簡單的計數檢驗方案,通常用(N,n,C) 表示。即從批量為 N 的交
驗產品中隨機抽取 n 件進行檢驗,并且預先規定一個合格判定數 C。
如果發現 n 中有 d 件不合格品:
當 d≤C 時 ,則判定該批產品合格;
當 d>C 時 ,則判定該批產品不合格。
(2)二次抽樣檢驗
建設工程承包單位在向建設單位提交工程竣工驗收報告時,應向建設單位出具工程質量保
修書,質量保修書中應明確建設工程保修范圍、保修期限和保修責任等。
在正常使用條件下,建設工程的最低保修期限為:
(1)地基基礎工程和主體結構工程,為設計文件規定的該工程的合理使用年限;
(2)屋面防水工程、有防水要求的衛生間、房間和外墻面的防滲漏,為 5 年;
(3)供熱與供冷系統,為 2 個采暖期、供冷期;
(4)電氣管線、給水排水管道、設備安裝為 2 年;
(5)裝修工程為 2 年。
【例題】根據《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在正常使用條件下,關于建設工程最低保修期
限的說法,正確的有( )。
A.地基基礎工程為設計文件規定的合理使用年限
B.屋面防水工程為設計文件規定的合理使用年限
C.供熱與供冷系統為 2 個采暖期、供冷期
D.有防水要求的衛生間為 5 年
E.電氣管線和設備安裝工程為 2 年
【答案】ACDE
考點 4、抽樣檢驗的分類及抽樣方案
(1)一次抽樣檢驗
一次抽樣檢驗是最簡單的計數檢驗方案,通常用(N,n,C) 表示。即從批量為 N 的交
驗產品中隨機抽取 n 件進行檢驗,并且預先規定一個合格判定數 C。
如果發現 n 中有 d 件不合格品:
當 d≤C 時 ,則判定該批產品合格;
當 d>C 時 ,則判定該批產品不合格。
(2)二次抽樣檢驗
二次抽樣檢驗也稱雙次抽樣檢驗。二次抽樣檢驗則包括五個參數,即:(N,n1,n2,
C1,C2)
C1-第一次抽取樣本時的不合格判定數;
C2-第二次抽取樣本時的不合格判定數。
【例題】某產品質量檢驗采用計數型二次抽樣檢驗方案,已知:N=1000,n1=40,n2=60,
C1=1,C2=4;經二次抽樣檢得:d1=2,d2=3,則正常的結論是( )。
A.經第一次抽樣檢驗即可判定該批產品質量合格
B.經第一次抽樣檢驗即可判定該批產品質量不合格
C.經第二次抽樣檢驗即可判定該批產品質量合格
D.經第二次抽樣檢驗即可判定該批產品質量不合格
【答案】D
【解析】二次抽樣的操作程序:在檢驗批量為 N 的一批產品中,隨機抽取 n1 件產品進行
檢驗。發現 n1 中的不合格數為 d1,則:
1)若 d1≤C1 判定該批產品合格;
2)若 d1>C2 判定該批產品不合格;
3)若 C1<d1≤C2,不能判斷是否合格,則在同批產品中繼續隨機抽取 n2 件產品進行檢
驗。若發現 n2 中有 d2 件不合格品,則將(d1+d2)與 C2 比較進行判斷:若 d1+d2≤C2,
判定該批產品合格;若 d1+d2> C2,判定該批產品不合格。
根據題干 C1=1<d1=2≤C2=4,經第一次抽樣檢驗不能判斷是否合格,第二次抽樣檢驗
d1+d2=2+3=5> C2=4,判定該批產品不合格。
考點 5、抽樣檢驗風險
第一類風險 ? 棄真錯誤;
二次抽樣檢驗也稱雙次抽樣檢驗。二次抽樣檢驗則包括五個參數,即:(N,n1,n2,
C1,C2)
C1-第一次抽取樣本時的不合格判定數;
C2-第二次抽取樣本時的不合格判定數。
【例題】某產品質量檢驗采用計數型二次抽樣檢驗方案,已知:N=1000,n1=40,n2=60,
C1=1,C2=4;經二次抽樣檢得:d1=2,d2=3,則正常的結論是( )。
A.經第一次抽樣檢驗即可判定該批產品質量合格
B.經第一次抽樣檢驗即可判定該批產品質量不合格
C.經第二次抽樣檢驗即可判定該批產品質量合格
D.經第二次抽樣檢驗即可判定該批產品質量不合格
【答案】D
【解析】二次抽樣的操作程序:在檢驗批量為 N 的一批產品中,隨機抽取 n1 件產品進行
檢驗。發現 n1 中的不合格數為 d1,則:
1)若 d1≤C1 判定該批產品合格;
2)若 d1>C2 判定該批產品不合格;
3)若 C1<d1≤C2,不能判斷是否合格,則在同批產品中繼續隨機抽取 n2 件產品進行檢
驗。若發現 n2 中有 d2 件不合格品,則將(d1+d2)與 C2 比較進行判斷:若 d1+d2≤C2,
判定該批產品合格;若 d1+d2> C2,判定該批產品不合格。
根據題干 C1=1<d1=2≤C2=4,經第一次抽樣檢驗不能判斷是否合格,第二次抽樣檢驗
d1+d2=2+3=5> C2=4,判定該批產品不合格。
考點 5、抽樣檢驗風險
第一類風險 ? 棄真錯誤;
? 合格批被判為不合格批,概率為α;
? 對生產方或供貨方不利,稱為生產方或供貨方風險。
第二類風險
? 存偽錯誤;
? 不合格批被判為合格批,概率為β;
? 對用戶不利,故稱為用戶風險。
抽樣檢驗中,兩類風險控制的一般范圍是:
α=1%~5%, β=5%~10%。
①主控項目:對應于合格質量水平的α和β均不宜超過 5%
②一般項目:對應于合格質量水平的α不宜超過 5%,β不宜超過 10%
【例題】根據《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關于二次抽樣檢驗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α和β分別代表使用方風險和生產方風險
B.α和β分別代表棄真錯誤和存偽錯誤
C.主控項目對應于合格質量水平的α和β不宜超過 5%
D.一般項目對應于合格質量水平的α不宜超過 5%
E.主控項目對應于合格質量水平的α和β不宜超過 10%
【答案】BCD
【解析】α和β分別代表生產方或供貨方風險和用戶風險,A 錯誤。α和β分別代表棄真錯
誤和存偽錯誤,B 正確。主控項目對應于合格質量水平的α和β均不宜超過 5%,C 正確、E 錯
誤。一般項目對應于合格質量水平的α不宜超過 5%,β不宜超過 10%,D 正確。
考點 6、排列圖法
排列圖法按累計頻率劃分為:分別為 A、B、C 三類。
A 類為主要因素:(0%-80%);
B 類為次要因素:(80%-90%);
C 類為一般因素:(90%-100%)三部分,與其對應的影響因素。
【例題】在采用排列圖法分析工程質量問題時,按累計頻率劃分進行質量影響因素分類,
次要因素對應的累計頻率區間為( )。
A.70%~80%
B.80%~90%
C.80%~100%
? 合格批被判為不合格批,概率為α;
? 對生產方或供貨方不利,稱為生產方或供貨方風險。
第二類風險
? 存偽錯誤;
? 不合格批被判為合格批,概率為β;
? 對用戶不利,故稱為用戶風險。
抽樣檢驗中,兩類風險控制的一般范圍是:
α=1%~5%, β=5%~10%。
①主控項目:對應于合格質量水平的α和β均不宜超過 5%
②一般項目:對應于合格質量水平的α不宜超過 5%,β不宜超過 10%
【例題】根據《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關于二次抽樣檢驗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α和β分別代表使用方風險和生產方風險
B.α和β分別代表棄真錯誤和存偽錯誤
C.主控項目對應于合格質量水平的α和β不宜超過 5%
D.一般項目對應于合格質量水平的α不宜超過 5%
E.主控項目對應于合格質量水平的α和β不宜超過 10%
【答案】BCD
【解析】α和β分別代表生產方或供貨方風險和用戶風險,A 錯誤。α和β分別代表棄真錯
誤和存偽錯誤,B 正確。主控項目對應于合格質量水平的α和β均不宜超過 5%,C 正確、E 錯
誤。一般項目對應于合格質量水平的α不宜超過 5%,β不宜超過 10%,D 正確。
考點 6、排列圖法
排列圖法按累計頻率劃分為:分別為 A、B、C 三類。
A 類為主要因素:(0%-80%);
B 類為次要因素:(80%-90%);
C 類為一般因素:(90%-100%)三部分,與其對應的影響因素。
【例題】在采用排列圖法分析工程質量問題時,按累計頻率劃分進行質量影響因素分類,
次要因素對應的累計頻率區間為( )。
A.70%~80%
B.80%~90%
C.80%~100%
D.90%~100%
【答案】B
【解析】按累計頻率劃分為(0%-80%)(80%-90%)(90%-100%)三部分,與其對
應的影響因素分別為 A、B、C 三類。A 類為主要因素,B 類為次要因素,C 類為一般因素。
考點 7、控制圖
穩定狀態
當控制圖同時滿足以下兩個條件:
一是質量點幾乎全部落在控制界限之內;
二是控制界限內的質量點排列沒有缺陷。
我們就可以認為生產過程基本上處于穩定狀態。
(1)質量點幾乎全部落在控制界線內,是指應符合下述三個要求:
1)連續 25 點以上處于控制界限內;
2)連續 35 點中僅有 1 點超出控制界限;
3)連續 100 點中不多于 2 點超出控制界限。
(2) 質量點排列缺陷
1)鏈
是指質量點連續出現在中心線一側的現象。
? 出現五點鏈,應注意生產過程發展狀況。
? 出現六點鏈,應開始調查原因。
? 出現七點鏈,應判定工序異常,需采取處理措施。
2)多次同側
是指質量點在中心線一側多次出現的現象,或稱偏離。
下列情況說明生產過程已出現異常:
? 在連續 11 點中有 10 點在同側。
? 在連續 14 點中有 12 點在同側。
? 在連續 17 點中有 14 點在同側。
? 在連續 20 點中有 16 點在同側。
3)趨勢或傾向 是指質量點連續上升或連續下降的現象。連續 7 點或 7 點以上上升
或下降排列,就應判定生產過程有異常因素影響,要立即采取措施。
4)周期性變動 即質量點的排列顯示周期性變化的現象。這樣即使所有質量點都在
控制界限內,也應認為生產過程為異常。
D.90%~100%
【答案】B
【解析】按累計頻率劃分為(0%-80%)(80%-90%)(90%-100%)三部分,與其對
應的影響因素分別為 A、B、C 三類。A 類為主要因素,B 類為次要因素,C 類為一般因素。
考點 7、控制圖
穩定狀態
當控制圖同時滿足以下兩個條件:
一是質量點幾乎全部落在控制界限之內;
二是控制界限內的質量點排列沒有缺陷。
我們就可以認為生產過程基本上處于穩定狀態。
(1)質量點幾乎全部落在控制界線內,是指應符合下述三個要求:
1)連續 25 點以上處于控制界限內;
2)連續 35 點中僅有 1 點超出控制界限;
3)連續 100 點中不多于 2 點超出控制界限。
(2) 質量點排列缺陷
1)鏈
是指質量點連續出現在中心線一側的現象。
? 出現五點鏈,應注意生產過程發展狀況。
? 出現六點鏈,應開始調查原因。
? 出現七點鏈,應判定工序異常,需采取處理措施。
2)多次同側
是指質量點在中心線一側多次出現的現象,或稱偏離。
下列情況說明生產過程已出現異常:
? 在連續 11 點中有 10 點在同側。
? 在連續 14 點中有 12 點在同側。
? 在連續 17 點中有 14 點在同側。
? 在連續 20 點中有 16 點在同側。
3)趨勢或傾向 是指質量點連續上升或連續下降的現象。連續 7 點或 7 點以上上升
或下降排列,就應判定生產過程有異常因素影響,要立即采取措施。
4)周期性變動 即質量點的排列顯示周期性變化的現象。這樣即使所有質量點都在
控制界限內,也應認為生產過程為異常。
5)接近控制界限
是指質量點落在μ±2σ以外和μ±3σ以內。如屬下列情況的,判定為
異常:
? 連續 3 點至少有 2 點接近控制界限;
? 連續 7 點至少有 3 點接近控制界限;
? 連續 10 點至少有 4 點接近控制界限。
【例題】采用控制圖法分析工序質量狀況時,可判定為生產狀態異常的情形有( )。
A.連續 2 點至少有 1 點接近控制界限
B.連續 3 點至少有 2 點接近控制界限
C.連續 7 點至少有 3 點接近控制界限
D.連續 10 點至少有 4 點接近控制界限
E.連續 20 點至少有 5 點接近控制界限
【答案】BCD
【解析】點子排列接近控制界限。是指質量點落在μ±2σ以外和μ±3σ以內。如屬下列情
況的,判定為異常:連續 3 點至少有 2 點接近控制界限;連續 7 點至少有 3 點接近控制界限;
連續 10 點至少有 4 點接近控制界限。
考點 8、抗震鋼筋伸長率復驗檢驗要求
抗拉強度實測值與屈服強度實測值的比值不應小于 1.25;
屈服強度實測值與屈服強度標準值的比值不應大于 1.30;
最大力下總伸長率不應小于 9%
【例題】抗震用鋼筋應進行延性檢驗,檢驗合格應滿足的要求有( )。
A.抗拉強度實測值與抗拉強度標準值的比值不小于 1.15
B.抗拉強度實測值與屈服強度實測值的比值不小于 1.25
C.抗拉強度實測值與屈服強度標準值的比值不大于 1.30
D.最大力下總壓縮率不大于 9%
E.最大力下總伸長率不小于 9%
【答案】BE
考點 9、混凝土強度規定
強度值的確定應符合下列規定:
三個試件測量值的算術平均值作為該組試件的強度值(精確至 0. 1MPa);
? 三個測量值中的最大值最小值中如有一個與中間值的差值超過中間的 15%時,則把最
大及最小值一并去除,取中間值作為該組試件的抗壓強度值;
5)接近控制界限
是指質量點落在μ±2σ以外和μ±3σ以內。如屬下列情況的,判定為
異常:
? 連續 3 點至少有 2 點接近控制界限;
? 連續 7 點至少有 3 點接近控制界限;
? 連續 10 點至少有 4 點接近控制界限。
【例題】采用控制圖法分析工序質量狀況時,可判定為生產狀態異常的情形有( )。
A.連續 2 點至少有 1 點接近控制界限
B.連續 3 點至少有 2 點接近控制界限
C.連續 7 點至少有 3 點接近控制界限
D.連續 10 點至少有 4 點接近控制界限
E.連續 20 點至少有 5 點接近控制界限
【答案】BCD
【解析】點子排列接近控制界限。是指質量點落在μ±2σ以外和μ±3σ以內。如屬下列情
況的,判定為異常:連續 3 點至少有 2 點接近控制界限;連續 7 點至少有 3 點接近控制界限;
連續 10 點至少有 4 點接近控制界限。
考點 8、抗震鋼筋伸長率復驗檢驗要求
抗拉強度實測值與屈服強度實測值的比值不應小于 1.25;
屈服強度實測值與屈服強度標準值的比值不應大于 1.30;
最大力下總伸長率不應小于 9%
【例題】抗震用鋼筋應進行延性檢驗,檢驗合格應滿足的要求有( )。
A.抗拉強度實測值與抗拉強度標準值的比值不小于 1.15
B.抗拉強度實測值與屈服強度實測值的比值不小于 1.25
C.抗拉強度實測值與屈服強度標準值的比值不大于 1.30
D.最大力下總壓縮率不大于 9%
E.最大力下總伸長率不小于 9%
【答案】BE
考點 9、混凝土強度規定
強度值的確定應符合下列規定:
三個試件測量值的算術平均值作為該組試件的強度值(精確至 0. 1MPa);
? 三個測量值中的最大值最小值中如有一個與中間值的差值超過中間的 15%時,則把最
大及最小值一并去除,取中間值作為該組試件的抗壓強度值;
? 如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均超過中間值的 15%,則該組試件的試驗結果無效。
混凝土強度等級 ? 對 200mm×200mm×200mm 的試件為 1.05
? 對 100mm×100mm×100mm 的試件為 0.95
當混凝土強度等級≥C60 時,宜采用標準試件;如使用非標準試件時,尺寸換算系數應試
驗確定。
【例題】經試驗測得一組 3 塊 200mm×200mm×200mm 混凝土試件的立方體抗壓強度
分別為 42.5MPa、45.8MPa 和 52.8MPa,則該組混凝土試件抗壓強度是( )MPa。
A.45.8
B.47.0
C.48.1
D.49.4
【答案】C
【解析】(52.8-45.8)÷45.8=15.3%>15%,(45.8-42.5)÷45.8=7.2%<15%。故
取中間值 45.8。混凝土強度等級 其 值 對 200mm×200mm×200mm 的 試 件 為 1.05 , 所 以 該 組 混 凝 土 試 件 抗 壓 強 度 是
45.8x1.05=48.1。
考點 10、砌筑砂漿試塊強度驗收的合格標準
砌筑砂漿試塊強度驗收的合格標準應符合下列規定:
①同一驗收批砂漿試塊強度平均值應大于或等于設計強度等級值的 1.10 倍;
②同一驗收批砂漿試塊抗壓強度的最小一組平均值應大于或等于設計強度等級值的
85%。
【例題】采用立方體試塊抗壓強度試驗方法檢測砌筑砂漿強度時,試塊強度驗收應符合的
規定是( )。
A.同一驗收批試塊強度平均值與設計強度等級值的比值≥1.10
B.同一驗收批試塊強度最小一組平均值與設計強度等級值的比值≥1.10
C.同一驗收批試塊強度平均值與設計強度等級值的比值≥1.05
D.同一驗收批試塊強度最小一組平均值與設計強度等級值的比值≥1.05
【答案】A
考點 11、地基土承載力試驗
試驗方法要點如下:
? 如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均超過中間值的 15%,則該組試件的試驗結果無效。
混凝土強度等級 ? 對 200mm×200mm×200mm 的試件為 1.05
? 對 100mm×100mm×100mm 的試件為 0.95
當混凝土強度等級≥C60 時,宜采用標準試件;如使用非標準試件時,尺寸換算系數應試
驗確定。
【例題】經試驗測得一組 3 塊 200mm×200mm×200mm 混凝土試件的立方體抗壓強度
分別為 42.5MPa、45.8MPa 和 52.8MPa,則該組混凝土試件抗壓強度是( )MPa。
A.45.8
B.47.0
C.48.1
D.49.4
【答案】C
【解析】(52.8-45.8)÷45.8=15.3%>15%,(45.8-42.5)÷45.8=7.2%<15%。故
取中間值 45.8。混凝土強度等級 其 值 對 200mm×200mm×200mm 的 試 件 為 1.05 , 所 以 該 組 混 凝 土 試 件 抗 壓 強 度 是
45.8x1.05=48.1。
考點 10、砌筑砂漿試塊強度驗收的合格標準
砌筑砂漿試塊強度驗收的合格標準應符合下列規定:
①同一驗收批砂漿試塊強度平均值應大于或等于設計強度等級值的 1.10 倍;
②同一驗收批砂漿試塊抗壓強度的最小一組平均值應大于或等于設計強度等級值的
85%。
【例題】采用立方體試塊抗壓強度試驗方法檢測砌筑砂漿強度時,試塊強度驗收應符合的
規定是( )。
A.同一驗收批試塊強度平均值與設計強度等級值的比值≥1.10
B.同一驗收批試塊強度最小一組平均值與設計強度等級值的比值≥1.10
C.同一驗收批試塊強度平均值與設計強度等級值的比值≥1.05
D.同一驗收批試塊強度最小一組平均值與設計強度等級值的比值≥1.05
【答案】A
考點 11、地基土承載力試驗
試驗方法要點如下:
1) 試驗基坑寬度不應小于承壓板寬度或直徑的 3 倍。
2) 加荷分級不應少于 8 級。最大加載量不應小于設計要求的 2 倍。
3) 當出現下列情況之一時,即可終止加載:
①承壓板周圍的土明顯地側向擠出;
②沉降 S 急驟增大,荷載-沉降(P-S)曲線出現陡降段;
③在某一荷載下,24h 內沉降速率不能達到穩定;
④沉降量與承壓板寬度或直徑之比大于或等于 0.06。
當滿足本條前三種情況之一時,其對應的前一級荷載定為極限荷載。
4) 同一土層參加統計的試驗點不應少于 3 點,當試驗實測值的極差不超過其平均值 30%
時,取此平均值作為地基承載力特征值。
【例題】采用承壓板現場試驗方法檢測地基土的承載力時,應滿足的要求有( )。
A.試驗基坑寬度不應小于承壓板寬度的 3 倍
B.試驗基坑深度不應大于 1.2m
C.同一土層參加統計的試驗點不應少于 3 點
D.加荷分級不應小于 8 級
E.最大加載量不應小于設計要求的 2 倍
【答案】ACDE
考點 12、樁基承載力試驗
單樁靜承載力試驗:試驗數量:在同一條件下,試樁數不宜少于總樁數的 1%,并不應少
于 3 根,工程總樁數 50 根以下不少于 2 根。
高應變動測法:檢測數量:在地質條件相近、樁型和施工條件相同時,不宜少于總樁數
5%,且不應少于 5 根。
【例題】進行樁基工程單樁靜承載力試驗時,在同一條件下試樁數不宜少于總樁數的
( ),并不應少于 3 根。
A.1%
B.2%
C.3%
D.5%
【答案】A
【解析】同一條件下,試樁數不宜少于總樁數的 1%,并不應少于 3 根,工程總樁數 50
根以下不少于 2 根。
1) 試驗基坑寬度不應小于承壓板寬度或直徑的 3 倍。
2) 加荷分級不應少于 8 級。最大加載量不應小于設計要求的 2 倍。
3) 當出現下列情況之一時,即可終止加載:
①承壓板周圍的土明顯地側向擠出;
②沉降 S 急驟增大,荷載-沉降(P-S)曲線出現陡降段;
③在某一荷載下,24h 內沉降速率不能達到穩定;
④沉降量與承壓板寬度或直徑之比大于或等于 0.06。
當滿足本條前三種情況之一時,其對應的前一級荷載定為極限荷載。
4) 同一土層參加統計的試驗點不應少于 3 點,當試驗實測值的極差不超過其平均值 30%
時,取此平均值作為地基承載力特征值。
【例題】采用承壓板現場試驗方法檢測地基土的承載力時,應滿足的要求有( )。
A.試驗基坑寬度不應小于承壓板寬度的 3 倍
B.試驗基坑深度不應大于 1.2m
C.同一土層參加統計的試驗點不應少于 3 點
D.加荷分級不應小于 8 級
E.最大加載量不應小于設計要求的 2 倍
【答案】ACDE
考點 12、樁基承載力試驗
單樁靜承載力試驗:試驗數量:在同一條件下,試樁數不宜少于總樁數的 1%,并不應少
于 3 根,工程總樁數 50 根以下不少于 2 根。
高應變動測法:檢測數量:在地質條件相近、樁型和施工條件相同時,不宜少于總樁數
5%,且不應少于 5 根。
【例題】進行樁基工程單樁靜承載力試驗時,在同一條件下試樁數不宜少于總樁數的
( ),并不應少于 3 根。
A.1%
B.2%
C.3%
D.5%
【答案】A
【解析】同一條件下,試樁數不宜少于總樁數的 1%,并不應少于 3 根,工程總樁數 50
根以下不少于 2 根。
考點 13、鋼結構實體檢測
對設計上要求全焊透的一、二級焊縫和設計上沒有要求的鋼材等強對焊拼接焊縫的質量,
可采用超聲波探傷的方法檢測。
(1)一級焊縫應 100%檢驗,其合格等級不應低于現行國家標準 B 級檢驗的 II 級要求。
(2)二級焊縫應進行抽驗,抽驗比例不小于 20%。其合格等級不應低于現行國家標準的
相關規定。
(3)三級焊縫應根據設計要求進行相關的檢測,一般情況下可不進行無損檢測。
【例題】鋼結構工程的焊縫質量無損檢測,應滿足的要求有( )。
A.一級焊縫應 100%檢驗
B.特殊焊縫應進行不小于 85%比例的抽檢
C.四級焊縫應進行不小于 60%比例的抽檢
D.二級焊縫應進行不小于 20%比例的抽檢
E.一般情況下,三級焊縫可不進行抽檢
【答案】ADE
【解析】①一級焊縫應 100%檢驗,其合格等級不應低于現行國家標準 B 級檢驗的 II 級
要求。②二級焊縫應進行抽驗,抽驗比例不小于 20%。其合格等級不應低于現行國家標準的
相關規定。③三級焊縫應根據設計要求進行相關的檢測,一般情況下可不進行無損檢測。
考點 14、開工令的簽發
總監理工程師應在開工日期 7 天前向施工單位發出工程開工令。工期自總監理工程師發出
的工程開工令中載明的開工日期起計算。
【例題】總監理工程師應在工程開工日期( )天前向施工單位發出工程開工令。
A.5
B.7
C.10
D.14
【答案】B
【解析】總監理工程師應在開工日期 7 天前向施工單位發出工程開工令。
考點 15、超過一定規模的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范圍
工程類別 編制專項施工方案 編制專項施工方案+專家論證
土方開挖 開挖深度≥3m; 開挖深度≥5m;
查看全文,請先下載后再閱讀
*本資料內容來自233網校,僅供學習使用,嚴禁任何形式的轉載
免費領精品資料
掌握考情信息
知曉資料更新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