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官方公布了一則與廣大經濟師考生息息相關的重要文件:《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關于深化經濟專業人員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文件內容表明未來經濟師職稱制度將有重大調整!那么,有哪些要點是我們需要了解的呢?詳情如下:
1.完善職稱層級。經濟專業人員職稱設初級、中級、高級,職稱名稱依次為助理經濟師、經濟師、高級經濟師、正高級經濟師。
部分專業的職稱名稱直接以專業命名。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的職稱名稱為助理人力資源管理師、人力資源管理師、高級人力資源管理師、正高級人力資源管理師。知識產權專業的職稱名稱為助理知識產權師、知識產權師、高級知識產權師、正高級知識產權師。其他專業在職稱名稱后標注,如經濟師(金融)、經濟師(財政與稅收)等。
2.動態調整專業設置。根據經濟社會發展和職業分類要求,適時調整經濟系列專業設置。
對從業人員數量較大、評價需求穩定、發展良好的工商管理、金融、人力資源管理等專業,做好專業建設,持續穩定開展評價工作;
對行業發展變化較大、評價需求不斷縮減、從業人員數量較小的專業,及時調整或取消;
在發展勢頭良好、評價需求旺盛的知識產權等領域,增設新的專業;
對知識結構、崗位要求相近的專業,及時進行整合。
【233解讀】人社部發布新版經濟師考試新政,考試專業已調整為10個專業,新增知識產權專業,部分專業合并。詳情查看>>
3.實現職稱制度與職業資格制度有效銜接。專業技術人員取得經濟專業技術資格、房地產估價師、拍賣師、資產評估師、稅務師和工程咨詢(投資)、土地登記代理、房地產經紀、銀行業等領域相關職業資格,可對應經濟系列相應層級的職稱,并可作為申報高一級職稱的條件。
4.經濟師各級別職稱分別與事業單位專業技術崗位等級相對應。正高級對應專業技術崗位一至四級,副高級對應專業技術崗位五至七級,中級對應專業技術崗位八至十級,初級對應專業技術崗位十一至十三級。
5.完善誠信體系,對問題人員實行“一票否決制”。
完善經濟專業人員職稱評價誠信體系建設,對存在學術造假等問題的經濟專業人員實行“一票否決制”。通過弄虛作假、暗箱操作等取得的職稱一律撤銷。
6.以專業能力為核心,分級分類完善評價標準。
初、中級職稱注重考察專業基礎知識和實務能力;高級職稱注重考察理論素養和業績水平,突出評價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創新引領作用和取得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
7.初中級經濟師實行以考代評,不再進行相應的職稱評審或認定
經濟專業人員初、中級實行以考代評的方式,不再進行相應的職稱評審或認定。副高級采取考試與評審相結合方式,正高級一般采取評審方式。初級、中級、副高級考試由全國統一組織,統一科目、統一大綱。
8.職稱評審渠道將暢通,未來私企、自由職業者皆可申報。
推進社會化職稱評審工作。暢通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社會組織、自由職業經濟專業人員職稱申報渠道。
【233解讀】職稱評審一般需要通過單位申報,并進行相關評審和評聘。而此前是國企、事業單位才有。待職稱改革后,職稱申報渠道不再僅限于國企事業單位,當地民營企業、外資企業、個體工商戶等非公經濟組織、社會組織中的專業技術人員以及從事專業技術工作的自由職業者都在適用范圍之內。
9.加強高級職稱評審服務平臺建設。
鼓勵各地、各有關部門建立完善經濟系列高級職稱評審服務平臺,減少各類證明材料,簡化審核程序,規范評審工作流程,提高評審工作效率,提供便捷服務。
10.經濟專業人員職稱評價基本標準條件。詳情查看>>
附官方文件:《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關于深化經濟專業人員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