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經濟師考試初級經濟基礎講義:第八章
- 第3頁:第三節經濟全球化與我國的開放型經濟
- 第4頁:第四節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的我國涉外經濟管理
三、經濟全球化與我國的開放型經濟
測查應試人員是否掌握經濟全球化及其發展趨勢,經濟全球化對發展中國家的挑戰與機遇,經濟全球化背景下我國實行開放型經濟的意義,經濟全球化背景下我國涉外經濟管理的現實意義和基本原則。
考試內容
(一)經濟全球化及其發展趨勢
經濟全球化的概念,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經濟全球化對世界和各國經濟產生的影響。
(二)經濟全球化對發展中國家的挑戰與機遇
經濟全球化的實質,經濟全球化對發展中國家的挑戰與機遇。
(三)經濟全球化與我國的開放型經濟
開放型經濟的基本含義,我國實行開放型經濟的現實意義。
(四)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的我國涉外經濟管理
我國加強涉外經濟管理的必要性,對涉外經濟進行管理的現實意義。
(五)我國涉外經濟管理應遵循的基本原則
我國在制定涉外經濟發展戰略和進行涉外經濟管理時應堅持的主要原則。
“拓展對外開放廣度和深度,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
一般意義上的開放型經濟,是指參與國際分工和交換深度較大,商品、勞務、資本和人員跨國界流動較為自由的一種經濟。
一國經濟的開放程度除了與該國的資源稟賦、國家大小有關,關鍵是其經濟制度的性質。
衡量指標:主要有出口占GDP比重、對外貿易額占GDP比重、資本流出入量、企業跨國經營情況等等。一國經濟市場化程度越高,越接近于開放型經濟。在經濟全球化的趨勢下,發展開放型經濟已成為各國的主流選擇。
開放型經濟與外向型經濟有所不同:外向型經濟以出口導向為主,總體上是一種政策性開放;而開放型經濟則以降低關稅壁壘,提高資本自由流動程度為主??傮w上實行中性化政策,是一種制度性開放。
1993年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中首次提出發展開放型經濟。
從我國面臨的國際背景和現實國情看,發展開放型經濟制度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是保持我國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內在要求。
第二,是建立完善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必然要求。
第三,與我國實行改革開放,特別是加入WTO后對外承諾的國際義務也是一致的。
相關推薦:
2012年初級經濟師考試初級經濟基礎知識模擬卷匯總
2012年經濟師考試初級經濟基礎章節習題匯總
2003年-2011年經濟師考試《初級經濟基礎》真題及答案
相關推薦
- 2016年經濟師初級經濟基礎章節講義:第十章05-23
- 2016年初級經濟師經濟基礎章節講義:第十二章05-23
- 2016年初級經濟師經濟基礎章節講義:第十一章05-23
- 2016年經濟師初級經濟基礎章節講義:第九章05-23
- 2016年初級經濟師經濟基礎章節講義匯總05-03
?γ??????? | ??? | ???/???? | ??????? | ???? |
---|---|---|---|---|
2017?????????????????? | ?????? | ??640 / ??280 | ![]() |
???? |
2017?????????????????????? | ?????? | ??640 / ??280 | ![]() |
???? |
2017????????????????????????????? | ???? | ??640 / ??280 | ![]() |
???? |
2017????????????????????????? | ??? | ??640 / ??280 | ![]() |
???? |
2017????????????????????????? | ???? | ??640 / ??280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