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級經濟基礎的考點——現代預算管理制度核心內容,分別在2016年、2017年的經濟基礎考試中均出現過。
我們先來看看這個知識點的真題:
【2016年真題·單選】下列財政措施中,不屬于我國建立現代財政制度方向的是( )。
A.完善立法
B.透明預算
C.明確事權
D.提高稅負
【答案】D
【2017年真題·單選】現代預算管理制度的核心內容不包括( )
A.預算編制科學完整
B.預算執行規范有效
C.預算監督公開透明
D.預算評價可行統一
【答案】D
通過做題,你們發現這個知識點是什么了嗎?
沒錯,就是“我國建立現代財政制度的主要任務”,讓我們一起來復習下吧!
1、建立完整、規范、透明、有效的現代政府預算管理制度。
現代政府預算制度是現代財政制度的基礎。
預算編制科學完整、預算執行規范有效、預算監督公開透明,三者有機銜接、相互制衡,是現代預算管理制度的核心內容。
為此,需要重點推進的改革和制度建設有:
實施全面規范的預算決算公開制度;
實行中期財政規劃管理;
改進年度預算控制方式;
建立跨年度預算平衡機制;
建立定位清晰、分工明確的政府預算體系;
加快建立權責發生制政府綜合財務報告制度。
2、建設有利于科學發展、社會公平、市場統一的稅收制度體系。
深化稅制改革的目標取向:
①優化稅制結構。
完善稅種制度安排,進一步提高所得稅、持有環節不動產稅等直接稅收人的比重;健全地方主體稅種,調動地方組織收人的積極性,增強自主性。
科學劃分中央稅、共享稅和地方稅,合理配置各級政府稅收收入歸屬權。
②完善節功能。
改進和完善稅收政策,引導地方政府更多地關注經濟發展質量,更加注重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促進解決重復建設和產能過剩問題。
正確處理稅收在經濟效率和社會公平之間的關系。
消除現行稅制存在的對不同市場主體的不平等待遇,建設全國統一公平市場,促進自由競爭和要素充分流動,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③穩定宏觀稅負。
稅制改革要稅費聯動、有減有增,兼顧需要與可能,既要考慮保障國家發展和群眾對公共服務的需要,保持財力適度增長,又要考慮企業、個人的承受能力,將稅收負擔水平控制在合理范圍內。
④推進依法治稅。
稅收作為政府公共治理的工具,必須納人法治軌道。
要加快稅收立法步伐,特別是加快重點稅收實體法的立法進程。
3、健全中央和地方財力與事權相匹配的財政體制。
①完善中央與地方的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
立足于建立現代財政制度,在轉變政府職能、合理界定政府與市場邊界基礎上,充分考慮公共事權的受益范圍、信息復雜性和不對稱性以及地方的自主性、積極性,合理劃分中央與地方的事權劃分和支出責任。
為此,要適度加強中央事權;要明確中央與地方共同事權;要調整中央和地方的支出責任。
②.進一步理順中央和地方的收入劃分。
要根據稅種屬性,遵循公平、便利和效率原則,將收人周期性波動較大、具有較強再分配作用、稅基分布不均衡、稅基流動性較大、易轉嫁的稅種劃分為中央稅。
或中央分成比例多一些;將其余具有明顯受益性、區域性特征、對宏觀經濟運行不產生直接重大影響的稅種劃分為地方稅,或地方分成比例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