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3網校經濟師站點【有獎征文】活動已經開啟,分享所學、傳授經驗和技能可領最高450元現金獎勵,前16名投稿還送雨傘、帆布包、筆記本等獎品!!!
以下內容由233網校原創征文學員分享,轉載請聯系授權。【進入投稿>>】
在職人員的中級經濟師備考如事說
自本愚笨,在校時、任職后都沒拿過什么卓越成就,所以對中級經濟師學習這事,也沒敢學能人那樣的強化沖刺一博,還是秉承曾國藩那套“拙誠”的思想理念,循規蹈矩地從三月起拿起上年的教材開始學習。因此,我把備考分為了如下四個階段:
(一)第一階段,設定為三月至六月,學習期。
吸取上一年考試偏科的經驗,今年我學乖了,采取兩科同時溫習,合理分配時間去學習。又因為2020年原本報考的專業讓人事局合并了,于是一氣之下轉了專業,從房地產轉成了人力資源,可謂是從零開始,需要工作中也接觸到一些關于人力資源的工作任務,但真學起來,遠比預想的繁雜。
每階段學習時,還是跟往年一樣,先是通過APP買課程,邊看書邊聽講,劃好重點難點,然后通過APP去做章節練習。當然了,由于新接觸專業課,我會側重專業課的學習,學一次沒明白,當天會學兩遍。還記得回歸模型的方程式吧,學了一遍,因變量只能為一,所得的自變量自然是70以下的,雖然還有個遺忘曲線要考慮在內,但多學一遍,大腦皮層的記憶就能深一點,總不會錯的。
(二)第二階段,設定為六月至九月,鞏固期。
開始去買實體練習冊去復習,才發現好多知識點已經忘記。由于本身沒學過什么超強記憶法,于是勤于練習就成為了爬上這書山的唯一通道,結合眾多公眾號的復習要點去理解書上不懂的,而不是只去做練習或是背題,更多的要去理解題背后的知識點。多看看別人在APP題庫里的筆記,除去賣小廣告的,時不時會發現些有用的口訣或有趣的記憶方法。
后來在考試群里認識一牛人,她是把題目直接寫到便簽紙上,然后把重點難點一題一題往書上粘貼,這也是鞏固知識點的好方式之一。而我卻還只會在練習冊上寫寫劃劃,結果是又要看冊子又要看書,精力都給分沒了。
(三)第三階段,設定為九月到十月,強化期。
開始重新一邊刷題一邊聽強化班,兩科的時間要分配均勻,相對的專業科書本會少章節些,而內容上,專業科考得會更細分一點、專業一點,所以時間要平均分。
考試還是先得捉住重點,往年多考的點,一定要背下來。像我這種不太會背書的,就會選擇一些讀書平臺,每天分半小時出來,拿著重點去錄音朗讀一次。原計劃是能在考試前丙聽聽自己讀的,加深記憶。而由于工作崗位的變故,讓我沒能把讀書錄音做得更好,這也是在職人與在校生的最大區別吧,人生總會有莫名的變化在等待著,這就是所謂的“易”。
(四)第四階段,設定在十月到十一月,沖刺期。
十一月,這是由于疫情而特別多用來的半個多月。換作往年,十一月開月就得去應考了,所以我還是倍感珍惜這多出來半個多月的。而做試卷,原應在國慶就開始了,有強者更是能每天做兩套卷,一天消耗三小時,我是自認跟不上節奏,再說,這做寫題還得琢磨錯題原因及其出處,再加上開始做試卷時的失落。明明是復習了不止一兩次的事,做出來竟然是七十多分,竟然能把好多否定式的問題看成了肯定式的,那落差剛開始會讓人接受不到。
后來我總結出一套做試卷的方法,就是在確定答案后,再瞄一眼題干的最后,是肯定還是否定或是雙重否定,能第一眼就看出是個坑那更妥啦。由于我臨考前才記得去消滅那些APP里的錯題,這讓我減去了好多分。原以為好用的口訣,到了考試才發現今年的又變化了,變得更貼近時事生活,不是踏實的一路走來,還真怕要考不過。機考時,是連續考兩科的,我考完一科提交后去了趟廁所,結果專業科扣了我五分鐘,差點就不夠時間做。
以上分享,希望能幫助大家順利通過來年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