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經濟師《中級經濟基礎》基礎講義:第19章
為幫助考生在自學的基礎上能較好地掌握2013年經濟師考試內容,233網校提供了2013年經濟師中級經濟基礎沖刺班、習題班等課程免費試聽>>,同時還提供了2013年《中級經濟基礎》第19章習題在線測試>>。
第十九章 金融風險與金融監管
一、金融風險
金融風險:投資者和金融機構在貨幣資金的借貸和經營過程中,由于各種不確定性因素的影響,使得預期收益和實際收益發生偏差,從而發生損失的可能性。
掌握金融風險的基本特征:
(1)不確定性
(2)相關性
(3)高杠桿性
與工商企業相比,金融企業負債率明顯偏高,財務杠桿大,導致負外部性大。
(4)傳染性
掌握常見的金融風險的四種類型:
(1)市場風險 | 由于市場因素(如利率、匯率、股價以及商品價格等)的波動而導致的金融參與者的資產價值變化的市場風險 |
(2)信用風險 | 由于借款人或市場交易對手的違約而導致損失的信用風險 |
(3)流動性風險 | 金融參與者由于資產流動性降低而導致的流動性風險 |
(4)操作風險 | 是由于金融機構的交易系統不完善、管理失誤或其他一些人為錯誤而導致的操作風險 |
【例題1·多選題】金融風險的主要特征包括( )。
A.不確定性
B.相關性
C.必然性
D.高杠桿性
E.傳染性
【答案】ABDE
【解析】金融風險的基本特征:(1)不確定性。(2)相關性。(3)高杠桿性。(4)傳染性。
【例題2·單選題】(2010年)由于金融機構交易系統不完善、管理失誤或其他一些人為錯誤導致的金融風險屬于( )。
A.市場風險
B.信用風險
C.操作風險
D.聲譽風險
【答案】C
【解析】由于金融機構交易系統不完善、管理失誤或其他一些人為錯誤導致的金融風險屬于操作風險。
二、金融危機
(一)金融危機的含義
金融危機:一個國家或幾個國家與地區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標的急劇、短暫和超周期的惡化。
金融危機的發生具有頻繁性、廣泛性、傳染性和嚴重性等特點。
(二)金融危機的類型
類型 | 特點 |
1.債務危機 | 又稱為支付能力危機,即一國的債務不合理,無法按期償還,終引發的危機。它一般發生在發展中國家。 了解發生債務危機的國家的特征。 |
2.貨幣危機——貨幣大幅貶值 | 在實行固定匯率制或帶有固定匯率制色彩的盯住匯率安排的國家,容易出現其貨幣內外價值脫節的問題,通常反映為本幣匯率高估。 發生危機國家的匯率政策的共同特點在于其盯住匯率安排 |
3.流動性危機 | 流動性危機是由流動性不足引起的。流動性可以分為兩個層面:(1)國內流動性危機;(2)國際流動性危機。 當國內金融機構出現流動性不足的問題時,央行可以發揮后貸款人的作用,避免“擠兌”可能造成的大范圍銀行危機。在國際流動性不足的情況下,像IMF之類的國際組織應當及時采取相應的措施。 |
4.綜合性金融危機 | 通常是幾種危機的結合。現實中的金融危機都是綜合性金融危機。綜合性金融危機分為外部綜合性金融危機和內部綜合性金融危機。 |
【例題·單選題】(2009年)從國際債務危機、歐洲貨幣危機和亞洲金融危機中可以看出,發生危機國家的匯率政策的共同特點是( )。
A.實行自由浮動匯率制度
B.實行有管理浮動匯率制度
C.實行盯住匯率制度
D.實行貨幣局確定匯率制度
【答案】C
【解析】從國際債務危機、歐洲貨幣危機到亞洲金融危機,危機主體的一個共同特點在于其盯住匯率制度。
(三)次貸危機
次貸危機是指一場發生在美國,因次級抵押貸款機構破產、投資基金被迫關閉、股市劇烈震蕩引起的金融風暴。
此次次貸危機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個階段是債務危機階段;第二個階段是流動性危機;第三個階段即信用危機。投資者對建立在信用基礎上的金融活動產生懷疑,引發全球范圍內的金融恐慌。
三、金融監管理論
(一)金融監管的含義
金融監管或稱金融監督管理,是指一國的金融管理部門為達到穩定貨幣、維護金融業正常秩序等目的,依法對金融機構及其經營活動實施外部監督、稽核、檢查和對其違法違規行為進行處罰等一系列行為。
金融監管首先是從對銀行的監管開始的,這和銀行的一些特性有關。(1)銀行提供的期限轉換功能;(2)銀行是整個支付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票據的清算者,降低了交易的費用;(3)銀行的信用創造和流動性創造功能。
(二)金融監管的一般性理論(掌握)
1.公共利益論 | 源于20世紀30年代美國經濟危機,并且一直到20世紀60年代都是被經濟學家所接受的有關監管的正統理論。 監管是政府對公眾要求糾正某些社會個體和社會組織的不公平、不公正和無效率或低效率的一種回應 |
2.保護債權論 | 存款保險制度就是這一理論的實踐形式 |
3.金融風險控制論 | 這一理論源于“金融不穩定假說” |
4.金融全球化對傳統金融監管理論的挑戰 |
【例題1·單選題】源于20世紀30年代美國經濟危機,并且一直到20世紀60年代都是被經濟學家所接受的有關監管的正統理論是( )。
A.公共利益論
B.保護債權論
C.金融風險控制論
D.金融脆弱論
【答案】A
【解析】公共利益論源于20世紀30年代美國經濟危機,并且一直到20世紀60年代都是被經濟學家所接受的有關監管的正統理論。
【例題2·單選題】(2007年)監管是政府對公眾要求糾正某些社會個體和社會組織的不公平、不公正和無效率或低效率的一種回應。這種理論屬于金融監管理論中的( )。
A.金融風險控制論
B.信息不對稱論
C.保護債權論
D.公共利益論
【答案】D
【解析】公共利益論認為,監管是政府對公眾要求糾正某些社會個體和社會組織的不公平、不公正和無效率或低效率的一種回應。
相關推薦:
2012年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知識》押密試卷匯總
2012年經濟師考試中級經濟基礎全方位復習
2012年中級經濟師考試經濟基礎模擬練習題匯總
2003-2012年經濟師中級經濟基礎真題及答案
相關推薦
- 2016年中級經濟師各科考試特點匯總05-23
- 2016年中級各科背誦知識點匯總03-01
- 2016年中級經濟基礎章節知識點匯總03-01
- 2016年中級經濟基礎備考計劃表03-01
- 2016年中級經濟師考試經濟基礎知識特點分析02-22
?γ??????? | ??? | ???/???? | ??????? | ???? |
---|---|---|---|---|
2017???м???????????????? | ?????? | ??350 / ??350 | ![]() |
???? |
2017???м?????????? | ?????? | ??350 / ??350 | ![]() |
???? |
2017???м????????????????? | ?????? | ??350 / ??350 | ![]() |
???? |
2017???м????????????? | ????? | ??350 / ??350 | ![]() |
???? |
2017???м????????????? | ????? | ??350 / ??350 | ![]() |
???? |
2017???м???????????????? | ??? | ??350 / ??350 | ![]() |
???? |
2017???м?????????t????? | ??? | ??350 / ??350 | ![]() |
???? |
2017???м???????????t????? | κ???? | ??350 / ??350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