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經濟師《中級經濟基礎》基礎講義:第27章
三、會計要素
1.定義:又叫會計對象要素,按照交易或事項的經濟特征所作的基本分類。
2.企業會計要素: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和利潤。
(一)反映財務狀況的會計要素(二星)
1.資產
(1)定義:指過去的交易、事項形成并由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能以貨幣計量并且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
(2)特征:
①必須是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資源
【注意】企業是否擁有一項資源的所有權并不是確認資產的標準。
②必須是預期能夠直接或間接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
【注意】待處理的無價值的報廢產品不是資產=
③必須是現實的資產,而不是預期的資產
【注意】由過去的交易或事項形成的,預期在未來發生的交易或事項不能形成資產
④必須能以貨幣計量
(3)確認條件:同時滿足以下兩個條件:
①與該資源有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
②該資源的成本或者價值能夠可靠地計量。
(4)分類:按照流動性分類,分為流動資產和非流動資產。
流動資產 | 預計在一個正常營業周期或1年內變現、出售或耗用 | 貨幣資金、交易性金融資產、應收票據、應收賬款、預付款項、應收利息、應收股利、其他應收款、存貨等。 |
非流動資產 | 流動資產以外的資產 | 長期股權投資、固定資產、在建工程、無形資產、開發支出等 |
2.負債:
(1)定義:指過去的交易、事項形成的,預期會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的現時義務。
(2)特征:
①只能由過去的交易活動或本期經濟業務所形成,且必須于未來某一特定時期予以清償的現時義務。
【注意】企業與供應商簽訂的在未來可能形成負債的采購合同,當前不能作為負債。
②必須有其可用貨幣額反映的價值量。
③必須是現行條件下已承擔的預期都會造成經濟利益流出的現時義務。
(3)確認條件:同時滿足以下條件時:
①與該義務有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出企業;
②未來流出的經濟利益的金額能夠可靠地計量。
(4)分類:
(1)定義:指過去的交易、事項形成的,預期會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的現時義務。
(2)特征:
①只能由過去的交易活動或本期經濟業務所形成,且必須于未來某一特定時期予以清償的現時義務。
【注意】企業與供應商簽訂的在未來可能形成負債的采購合同,當前不能作為負債。
②必須有其可用貨幣額反映的價值量。
③必須是現行條件下已承擔的預期都會造成經濟利益流出的現時義務。
(3)確認條件:同時滿足以下條件時:
①與該義務有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出企業;
②未來流出的經濟利益的金額能夠可靠地計量。
(4)分類:
流動負債 | 預計在一年或不超過一年的一個營業周期內償還的債務 | 短期借款、應付票據、應付賬款、預收賬款、應付職工工資、應交稅費、應付利息、應付股利、其他應付款等 |
非流動負債 | 在一年或超過一年的一個營業周期以上的債務 | 長期借款、應付債券等。 |
3.所有者權益:
(1)定義:又稱為股東權益或稱為凈資產,是指企業資產扣除負債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收益。
(2)來源:①企業投資人投入的資本;②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利得和損失;③留存收益。
【注意】利得、損失產生于非日常活動。
(3)內容:
①實收資本或者股本;
②資本公積:包括企業收到投資者超過其在注冊資本或股本中所占份額部分以及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利得和損失。

(1)定義:又稱為股東權益或稱為凈資產,是指企業資產扣除負債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收益。
(2)來源:①企業投資人投入的資本;②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利得和損失;③留存收益。
【注意】利得、損失產生于非日常活動。
(3)內容:
①實收資本或者股本;
②資本公積:包括企業收到投資者超過其在注冊資本或股本中所占份額部分以及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利得和損失。

來源 | 分類 |
所有者投入的資本 | 實收資本(或股本) |
資本公積 | |
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利得和損失 | |
留存收益 | 盈余公積 |
未分配利潤 |
(4)負債與所有者權益的關系
聯系 | 同為企業資產的取得來源,兩者都可以對企業資產提出索償要求 |
區別 | 1.負債需要按照約定條件支付利息,所有者權益不需要企業歸還其投資者。 2.負債不參與利潤分配,所有者權益參與企業利潤分配。 |
(二)反映經營成果的會計要素(一星)
1.收入
(1)定義:指企業在日常活動中形成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增加的,與所有者投入資本無關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入。
(2)特征:
①收入是在日常活動中形成的。
【注意】日常活動:銷售商品(材料)、提供勞務、讓渡資產使用權
非日常活動:出售固定資產、無形資產所取得的收益,接受捐贈收益等
②終會導致所有者權益的增加。
③不包括所有者投入資本。
(3)確認:
①與收入有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
【注意】只有本企業經濟利益的流入才屬于收入,為第三方代收的款項不屬于企業收入。
②經濟利益流入企業會導致企業資產增加或者負債減少;
③經濟利益的流入能夠可靠計量。
【例題-單】根據《企業會計準則—收入》規定,企業的日常經營收入不包括( )。
A.銷售商品的收入
B.出售固定資產的收入
C.轉讓無形資產使用權收入
D.提供運輸業務的收入
【答案】B
【解析】出售固定資產的收入屬于非正常經營活動產生的收入。
2.費用
(1)定義:企業在日常活動中發生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減少的,與向所有者分配利潤無關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出。
(2)特征:
①費用應當是企業日常活動中發生的。
【注意】非日常活動:處置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非流動資產的損失,罰款,對外捐贈等
②費用應當會導致經濟利益的流出,該流出不包括向所有者分配的利潤。
③費用應當終會導致所有者權益的減少。
(3)確認:
①與費用有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出企業;
②經濟利益流出企業的結果會導致企業資產減少或者負債增加;
③經濟利益的流出額能夠可靠計量。
(4)內容:狹義的費用指營業費用;廣義的費用還包括投資損失、營業外支出和所得稅費用。
1.收入
(1)定義:指企業在日常活動中形成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增加的,與所有者投入資本無關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入。
(2)特征:
①收入是在日常活動中形成的。
【注意】日常活動:銷售商品(材料)、提供勞務、讓渡資產使用權
非日常活動:出售固定資產、無形資產所取得的收益,接受捐贈收益等
②終會導致所有者權益的增加。
③不包括所有者投入資本。
(3)確認:
①與收入有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
【注意】只有本企業經濟利益的流入才屬于收入,為第三方代收的款項不屬于企業收入。
②經濟利益流入企業會導致企業資產增加或者負債減少;
③經濟利益的流入能夠可靠計量。
【例題-單】根據《企業會計準則—收入》規定,企業的日常經營收入不包括( )。
A.銷售商品的收入
B.出售固定資產的收入
C.轉讓無形資產使用權收入
D.提供運輸業務的收入
【答案】B
【解析】出售固定資產的收入屬于非正常經營活動產生的收入。
2.費用
(1)定義:企業在日常活動中發生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減少的,與向所有者分配利潤無關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出。
(2)特征:
①費用應當是企業日常活動中發生的。
【注意】非日常活動:處置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非流動資產的損失,罰款,對外捐贈等
②費用應當會導致經濟利益的流出,該流出不包括向所有者分配的利潤。
③費用應當終會導致所有者權益的減少。
(3)確認:
①與費用有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出企業;
②經濟利益流出企業的結果會導致企業資產減少或者負債增加;
③經濟利益的流出額能夠可靠計量。
(4)內容:狹義的費用指營業費用;廣義的費用還包括投資損失、營業外支出和所得稅費用。
營業費用 | 制造成本 | 與生產產品直接有關的費用,計入產品成本,從銷售收入中補償 | 按照產品對象歸集 |
期間費用 | 與生產產品無直接關系,包括管理費用、財務費用和銷售費用。 | 按照時間歸集 |
3.利潤
(1)定義:利潤是指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的經營成果,是反映經營成果的終要素。
(2)內容:利潤包括收入減去費用后的凈額、直接計入當期利潤的利得和損失等。
利潤=日常活動利潤+非日常活動利潤
=營業利潤+非營業利潤
=(收入-費用)+(直接計入當期利潤的利得-直接計入當期利潤的損失)
(三)會計等式(一星)
1.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三者關系:
(1)公式:資產=權益=債權****益+所有者權益=負債+所有者權益
(2)作用:反映了企業資產的歸屬關系,是復式記賬法的理論基礎,是編制資產負債表的基礎。
2.收入、費用、利潤三者關系:
(1)公式:在不考慮調整因素,如直接計入當期利潤的利得和損失等情況下:利潤=收入-費用
(2)作用:反映了企業利潤的形成過程,是編制利潤表的基礎。
(四)經濟業務發生所引起的會計要素的變動(一星)
思路:根據“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的恒等式理解
1.一項資產和一項負債同時等額增加
2.一項資產和一項所有者權益同時等額增加
3.一項資產和一項負債同時等額減少
4.一項資產和一項所有者權益同時等額減少
5.一項資產增加,另一項資產等額減少,負債和所有者權益要素不變
6.一項負債增加,另一項負債等額減少,資產和所有者權益要素不變
7.一項負債增加,另一項所有者權益等額減少,資產要素不變
8.一項負債減少,另一項所有者權益等額增加,資產要素不變
9.一項所有者權益增加,另一項所有者權益減少,資產和負債要素不變
(1)定義:利潤是指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的經營成果,是反映經營成果的終要素。
(2)內容:利潤包括收入減去費用后的凈額、直接計入當期利潤的利得和損失等。
利潤=日常活動利潤+非日常活動利潤
=營業利潤+非營業利潤
=(收入-費用)+(直接計入當期利潤的利得-直接計入當期利潤的損失)
(三)會計等式(一星)
1.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三者關系:
(1)公式:資產=權益=債權****益+所有者權益=負債+所有者權益
(2)作用:反映了企業資產的歸屬關系,是復式記賬法的理論基礎,是編制資產負債表的基礎。
2.收入、費用、利潤三者關系:
(1)公式:在不考慮調整因素,如直接計入當期利潤的利得和損失等情況下:利潤=收入-費用
(2)作用:反映了企業利潤的形成過程,是編制利潤表的基礎。
(四)經濟業務發生所引起的會計要素的變動(一星)
思路:根據“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的恒等式理解
1.一項資產和一項負債同時等額增加
2.一項資產和一項所有者權益同時等額增加
3.一項資產和一項負債同時等額減少
4.一項資產和一項所有者權益同時等額減少
5.一項資產增加,另一項資產等額減少,負債和所有者權益要素不變
6.一項負債增加,另一項負債等額減少,資產和所有者權益要素不變
7.一項負債增加,另一項所有者權益等額減少,資產要素不變
8.一項負債減少,另一項所有者權益等額增加,資產要素不變
9.一項所有者權益增加,另一項所有者權益減少,資產和負債要素不變
相同系列>>2013年經濟師《中級經濟基礎》基礎講義匯總
相關推薦:
2013年經濟師《中級經濟基礎》章節習題匯總
經濟師考試《中級經濟基礎》必備公式
2012年中級經濟師考試經濟基礎知識章節輔導 模擬題匯總
網校輔導:為幫助考生在自學的基礎上能較好地掌握2013年經濟師考試內容,233網校提供了2013年經濟師中級經濟基礎沖刺班、習題班等課程!免費試聽>>
責編:lyz評論
相關推薦
- 2016年中級經濟師各科考試特點匯總05-23
- 2016年中級各科背誦知識點匯總03-01
- 2016年中級經濟基礎章節知識點匯總03-01
- 2016年中級經濟基礎備考計劃表03-01
- 2016年中級經濟師考試經濟基礎知識特點分析02-22
?γ??????? | ??? | ???/???? | ??????? | ???? |
---|---|---|---|---|
2017???м???????????????? | ?????? | ??350 / ??350 | ![]() |
???? |
2017???м?????????? | ?????? | ??350 / ??350 | ![]() |
???? |
2017???м????????????????? | ?????? | ??350 / ??350 | ![]() |
???? |
2017???м????????????? | ????? | ??350 / ??350 | ![]() |
???? |
2017???м????????????? | ????? | ??350 / ??350 | ![]() |
???? |
2017???м???????????????? | ??? | ??350 / ??350 | ![]() |
???? |
2017???м?????????t????? | ??? | ??350 / ??350 | ![]() |
???? |
2017???м???????????t????? | κ???? | ??350 / ??350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