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中級經濟師考試金融精講講義(11)
三、商業銀行制度(掌握專業化銀行制度和綜合性銀行制度)
(一)商業銀行的組織制度(有四種)
1、單一銀行制度
各銀行不設或不允許設分支機構,美國比較典型。
單一銀行制度的優點:(1)防止銀行的集中和壟斷;但限制了每家銀行的競爭力;(2)降低營業成本,但限制了業務創新;(3)強化地方服務,但限制了規模效益;(4)獨立性、自主性強,但抗風險能力差。
20世紀90年代美國開始允許銀行跨州經營。
2、分支銀行制度
又稱總分行制度,法律上允許在總行之下,在國內外設立分支機構。——各國普遍使用的銀行組織形式。
(1)總行制;(2)總行管理處制
優點:(1)規模效益高;(2)競爭力強;(3)易于管理與控制
缺點:(1)加速銀行的壟斷和集中;(2)監管難度大;
3、持股公司制度
又稱集團銀行制度,即由某一集團成立持股公司,由該公司控制或收購兩家以上的銀行的組織制度。是規避單一銀行制的一種制度創新。
集團下的每家銀行法律上仍然獨立。
4、連鎖銀行制度
又稱聯合銀行制度,指兩家或更多的銀行由某一個人或某一集團通過購買多數股票的形式,形成聯合經營的組織制度。也是規避單一銀行制的一種制度創新。
(二)商業銀行的業務經營制度(掌握)
1、分業經營銀行制度
又稱專業化銀行制度或分離銀行制度,指商業銀行業務、證券、保險等業務分離,商業銀行只能從事存貸及結算業務,不能經營證券保險等其他金融業務的制度安排。
分業經營銀行制度有利于分割商業銀行與其他金融業之間的風險。
優點:(1)保護存款人的利益,有利于商業銀行穩健經營、經濟的穩定發展;
(2)有利于金融監管達到預期的效果。
缺點:(1)不利于金融企業加強競爭力;
(2)不利于金融機構通過各類互補性金融業務分散經營風險。
2、綜合性銀行制度
又稱全能銀行制度或混業銀行制度,指商業銀行不僅能從事傳統商業銀行的存貸、結算業務還能從事證券和保險業務的銀行制度。
混業經營有兩種形式:(1)全能銀行;(2)控股公司制
優勢:(1)加強金融業的競爭力;
(2)有利于實現規模效益
(3)有利于實現范圍經濟
(4)分散經營風險
缺點:(1)商業銀行信貸資金進入高風險領域,容易引發金融危機;
(2)行業壟斷
(3)監管難度加大,帶來金融業系統性風險
四、政策性金融制度(掌握)
政策性金融是一種具有政策性與金融性雙重特征的特殊金融活動。
(一)政策性金融機構的職能
1、倡導性職能
2、選擇性職能
3、補充性職能
4、服務性職能
相關推薦
- 2016年中級經濟師金融章節講義匯總05-16
- 2016年經濟師中級金融章節講義第十二章04-22
- 2016年經濟師中級金融章節講義第十一章04-22
- 2016年經濟師中級金融章節講義第十章04-18
- 2016年經濟師中級金融章節講義第九章04-18
?γ??????? | ??? | ???/???? | ??????? | ???? |
---|---|---|---|---|
2017???м???????????????? | ?????? | ??350 / ??350 | ![]() |
???? |
2017???м?????????? | ?????? | ??350 / ??350 | ![]() |
???? |
2017???м????????????????? | ?????? | ??350 / ??350 | ![]() |
???? |
2017???м????????????? | ????? | ??350 / ??350 | ![]() |
???? |
2017???м????????????? | ????? | ??350 / ??350 | ![]() |
???? |
2017???м???????????????? | ??? | ??350 / ??350 | ![]() |
???? |
2017???м?????????t????? | ??? | ??350 / ??350 | ![]() |
???? |
2017???м???????????t????? | κ???? | ??350 / ??350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