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級經濟師考試《金融》第七章強化輔導
第二節 貨幣供給
一、貨幣供給與貨幣供應量的涵義
貨幣供給是相對于貨幣需求而言的,它包括貨幣供給行為(動詞)和貨幣供給量(名詞)兩大內容。
二、貨幣層次
現金、存款貨幣、有價證券的流動性并不相同。
現金和活期存款是直接的購買手段和支付手段,隨時可形成現實的購買力,流動性強。
西方學者在長期研究中,一直主張把“流動性”原則作為劃分貨幣層次的主要依據。
所謂流動性是指某種金融資產轉化為現金或現實購買力的能力。“流動性”好的金融資產,價格穩定,還原性強,可隨時在金融市場上轉讓、出售。
【單選題】中外學者一致認為,劃分貨幣層次的重要依據是金融資產的( )。
A.穩定性 B.還原性
C.兌換性 D.流動性
『正確答案』D
【多選題】具有“流動性”的金融資產,有以下特征( )。
A.價格穩定 B.購買力強
C.不兌現 D.還原性強
E.可隨時出售、轉讓
『正確答案』ADE
(一)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劃分的貨幣層次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一般把貨幣劃分為三個層次:
M0=流通于銀行體系之外的現金
M1=M0+活期存款(包括郵政匯劃制度或國庫接受的私人活期存款)
M2=M1+儲蓄存款+定期存款+政府債券(包括國庫券)
(二)我國劃分的貨幣層次
1.劃分貨幣層次的原則
從我國的實際出發按照以下原則:
(1)劃分貨幣層次應把金融資產的流動性作為基本標準;
(2)劃分貨幣層次要考慮中央銀行宏觀調控的要求,應把列入中央銀行賬戶的存款同商業銀行吸收的存款區別開來;
(3)貨幣層次要能反映出經濟情況的變化,要考慮貨幣層次與商品層次的對應關系,并在操作和運用上有可行性;
(4)宜粗不宜細。
2.劃分方法
我國中央銀行根據《中國人民銀行貨幣供應量統計和公布暫行辦法》,目前劃定的貨幣層次為:
M0=現金
M1=M0+單位活期存款
M2=M1+個人儲蓄存款+單位定期存款
M3=M2+商業票據+大額可轉讓定期存單。
我國目前只測算和公布M0、M1和M2的貨幣供應量,M3只測算不公布。
三、貨幣供給機制
在中央銀行體制(中央銀行與商業銀行分設)下,貨幣供應量(Ms)等于基礎貨幣(B)與貨幣乘數(m)之積。即:Ms=m·B。所以,中央銀行只要能控制住基礎貨幣與貨幣乘數,就能有效調控貨幣供應量。
基礎貨幣又稱高能貨幣、強力貨幣或貨幣基礎,B=C+Rr+Rt+Re 。
基礎貨幣具有一定的穩定性,無論是存款轉化為通貨,還是通貨轉化為存款,基礎貨幣都不會改變。
中央銀行投放基礎貨幣的渠道主要包括:
(1)對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的再貸款;
(2)收購金、銀、外匯等儲備資產投放的貨幣;
(3)購買政府部門(財政部)的債券。
如果中央銀行能夠有效控制基礎貨幣B的投放量,那么,控制貨幣供應量的關鍵,就在于中央銀行能否準確測定和調控貨幣乘數。
貨幣乘數m是貨幣供應量Ms同基礎貨幣B的比率。亦即每一基礎貨幣的變動所引起的貨幣供應量的倍增或倍減。
如果用Ms代表貨幣供給,用B代表基礎貨幣,m代表貨幣乘數,則可得出下列公式:Ms=m·B或 m=Ms/B
因為B=C+Rr+Rt+Re (7-1)
中央銀行不但可以通過貼現政策、公開市場業務、法定準備率政策等手段有效調控基礎貨幣和貨幣乘數,改變貨幣供應量,而且還可以利用差別利率等政策,調節或改變貨幣量在各個層次的分布結構,借以調控貨幣供應量及其結構,實現貨幣流通正常化。
四、影響貨幣供應量的因素
從理論上說,中央銀行對基礎貨幣與貨幣乘數都有相當的控制能力。貨幣供應量并不能由中央銀行加以控制。從影響貨幣乘數的諸因素分析,中央銀行決定r和t。活期存款準備率和定期存款準備率受貨幣政策的影響;商業銀行決定e。商業銀行保存多少超額準備,取決于保留超額準備的機會成本、借入資金的成本以及融通資金的方便程度等;社會大眾決定C和s。影響C、s的主要因素一是收入水平,二是各種金融資產的收益水平。一般來說,影響貨幣乘數的因素是相當復雜的,但在短期內則比較穩定。
影響基礎貨幣量的主要因素有三個方面:
(一)商業銀行的信貸規模與貨幣供應量
中國人民銀行的貨幣發行權、基礎貨幣管理權、信貸總量控制權、利率調節權得到強化,但還有少量失控情況。
(二)財政收支與貨幣供應量
中央銀行作為政府的銀行,代理財政金庫是它的重要職能,財政收支對貨幣供應量的終影響,就取決于財政收支狀況及其平衡方法。
1.財政收支平衡與貨幣供應量
從總量擴張和總量收縮來看,財政收支平衡對貨幣供應量沒有影響。
2.財政結余與貨幣供應量
貨幣供應總量減少。
3.財政赤字與貨幣供應量
主要取決于財政赤字的彌補辦法。彌補財政赤字的辦法,無非有動用歷年節余、發行政府債券、向中央銀行透支和借款等。這些方法對貨幣供應量的影響是不同的。
具體說來:(1)動用歷年節余彌補財政赤字,從現象上看,似乎對貨幣供應總量沒有什么影響。但實際情況要比我們想象的復雜得多。 (2)發行政府債券彌補赤字對貨幣供應量有什么影響,取決于承購主體及其資金來源的性質。政府債券由商業銀行、企業、個人自愿認購,通常不會影響貨幣供應總量。政府債券由中央銀行認購就會增加基礎貨幣供應量,擴大貨幣供應量。如果商業銀行用超額準備金或增加向中央銀行的借款購買政府債券,貨幣供應量將增加為所用超額準備金或增加向中央銀行的借款的m倍;如果商業銀行用自己收回的貸款或投資購買,貨幣供應量將不增加。而企業或個人用現金購買,則貨幣供應量不變。(3)向中央銀行透支和借款會引起中央銀行資產規模和負債規模的等量增加。必然會使貨幣供應量數倍增加。
(三)國際儲備與貨幣供應量
國際儲備中的黃金外匯儲備是中央銀行投放基礎貨幣的主要渠道之一。黃金收購量大于銷售量,黃金儲備增加,中央銀行投入的基礎貨幣增加;相反,黃金銷售量大于收購量,黃金儲備減少,中央銀行收回基礎貨幣,使貨幣供應量減少。
外匯儲備增減主要取決于一個國家的國際收支狀況。一個國家的國際收支如果是順差,則增加外匯儲備,中央銀行增加基礎貨幣投放,貨幣供應量擴張;反之,國際收支如果是逆差,則減少外匯儲備,中央銀行收回基礎貨幣,貨幣供應量縮減。
除黃金外匯儲備量影響貨幣供應量外,金價和匯率的變動對貨幣供應量也有較大影響。如果金價和匯率上升,那么,中央銀行收購黃金外匯就要相應多投放一些基礎貨幣;相反,金價和匯價下跌、中央銀行收購黃金外匯就會少投放些基礎貨幣。
我國中央銀行通過黃金外匯儲備調節貨幣供應量的彈性不大。
總之,一國的信貸收支、財政收支、國際收支是決定貨幣供給的內生變量。
相關推薦:中級經濟師考試精華資料大匯總
網校輔導>>
為幫助參加考試的學員有效備考,2011年考試大經濟師網校,充分利用自身網絡教育優勢,強力推出“2011全國經濟師考試輔導”,學員自付費之日起可不限時間、次數重復點播學習,直到當期考試結束后一周關閉,并可享受24小時權威專家在線答疑服務,機會難得,欲報從速。
相關推薦
- 2016年中級經濟師金融章節講義匯總05-16
- 2016年經濟師中級金融章節講義第十二章04-22
- 2016年經濟師中級金融章節講義第十一章04-22
- 2016年經濟師中級金融章節講義第十章04-18
- 2016年經濟師中級金融章節講義第九章04-18
?γ??????? | ??? | ???/???? | ??????? | ???? |
---|---|---|---|---|
2017???м???????????????? | ?????? | ??350 / ??350 | ![]() |
???? |
2017???м?????????? | ?????? | ??350 / ??350 | ![]() |
???? |
2017???м????????????????? | ?????? | ??350 / ??350 | ![]() |
???? |
2017???м????????????? | ????? | ??350 / ??350 | ![]() |
???? |
2017???м????????????? | ????? | ??350 / ??350 | ![]() |
???? |
2017???м???????????????? | ??? | ??350 / ??350 | ![]() |
???? |
2017???м?????????t????? | ??? | ??350 / ??350 | ![]() |
???? |
2017???м???????????t????? | κ???? | ??350 / ??350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