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經濟師考試中級建筑專業:施工企業財務管理5
例12、列入營業外支出的項目主要有( )。
A.無形資產盤虧
B.債務重組損失
C.計提的無形資產減值準備
D.非常損失
E.計提的固定資產減值準備
答案: B.C、D、E
二、施工企業利潤分配
根據我國有關法律的規定,一般企業和股份有限公司每期實現的利潤在交納所得稅后,實現的凈利潤應首先彌補以前年度尚未彌補的虧損,然后應按以下順序進行分配:
(一)計算可供分配利潤
將本年凈利潤(或虧損)與年初未分配利潤(或虧損)相加,計算出可供分配利潤。如果可
供分配利潤是負數,即虧損,則不能進行后續分配。
(二)計提法定盈余公積金
企業分配當年稅后利潤時,應當按抵減年初累計虧損后的本年凈利潤,以10%的比例提取法定盈余公積。當法定盈余公積金累計達到企業注冊資金的50%時,可不再提取。法定盈余公積金用于彌補企業虧損和按國家規定或經股東會議決議轉增資本,以不低于企業注冊資本的25%為限。
(三)計提公益金
公益金是用于職工集體福利支出的資金。它同樣以抵減年初累計虧損后的本年凈利潤為基數,按5%~10%的比例提取。
(四)計提任意盈余公積金
在向投資者分配利潤前,經董事會或類似機構決定,企業可以提取任意公積金。公司的優先股股利,應在計提任意盈余公積金前分配。
(五)向投資者分配利潤
企業要在提取盈余公積金和公益金后,才能向投資者分配利潤。
1.一般企業的應按投資各方的出資比例進行利潤分配。
2.股份有限公司的股利分配,應以各股東持有的股份比例為依據。
例13.以下關于企業利潤分配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2004考題 )
A.可供分配利潤就是本年凈利潤
B.若可供分配利潤是負數,則企業不必提取法定盈余公積金
C.法定盈余公積金是用于職工集體福利支出的資金
D.當法定盈余公積金累計達到企業注冊資金的25%時,可不再提取
答案:B
工程經濟涉及的主要稅種
第五節 工程經濟涉及的主要稅種
按照課稅對象的不同性質,稅收可以劃分為流轉稅、所得稅、資源稅、財產稅和行為稅五大類。這里僅介紹與工程經濟有關的主要稅種。
例14、按照課稅對象的不同性質,稅收可以劃分為( )。
A.勞動稅
B.流轉稅
C.所得稅
D.資源稅
E.財產稅
答案: B.C、D、E
一、流轉稅
流轉稅是對商品生產、商品流通和提供勞務的銷售額或營業額征稅的各個稅種的統稱。通過1994年以來的稅制改革,我國已建立了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三稅并立的流轉稅制格局,即對商品的交易和進口普遍征收增值稅,并選擇少數消費品征收消費稅,對不實行增值稅的勞務交易征收營業稅。
(一)營業稅
營業稅是對工商盈利事業以營業額為征稅對象征收的一種流轉稅。
1.營業稅的納稅人
營業稅的納稅人是指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提供應稅勞務、轉讓無形資產或者銷售不動
產的單位和個人。這里的“單位”是指國有企業、集體企業、私有企業、股份制企業、外商投資企業、外國企業和其他企業、行政單位、事業單位、軍事單位、社會團體和其他單位。“個人”指個體工商戶及其他有經營行為的個人,包括中國公民和外國公民。
2.稅率
我國營業稅實行差別比例稅率,對不同行業實行不同稅率。營業稅稅目稅率如表所示。
營業稅稅目稅率表
稅 目 |
征 收 范 圍 |
稅率 |
交通運輸業 |
陸路運輸、水路運輸、航空運輸、管道運輸、裝卸運輸 |
3% |
建 筑 業 |
建筑、安裝、修繕、裝飾及其他工程作業 |
3% |
郵電通訊業 |
|
3% |
文化體育業 |
|
3% |
金融保險業 |
|
8% |
娛 樂 業 |
歌廳、舞廳、卡拉OK歌舞廳、音樂茶座、臺球、高爾夫球、保齡球、游藝 |
5%—20% |
服 務 業 |
代理業、旅店業、旅游業、倉儲業、租賃業、廣告業及其他服務業 |
5% |
轉讓無形資產 |
轉讓土地使用權、專利權、非專利技術、商標權、著作權、商譽 |
5% |
銷售不動產 |
銷售建筑物及其他土地附帶物 |
5% |
3.應納稅額計算
營業稅應納稅額一般根據計稅金額(計稅營業額)和適用稅率計算,基本計算公式為:
應納稅額=計稅營業額X適用稅率
營業稅屬于價內稅,所謂價內稅是指商品價值或價格內包含應納的此項稅金,因而式中“營業額”為納稅人提供應稅勞務、轉讓無形資產或者銷售不動產時向對方收取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即含稅營業收入。
施工企業應按建筑、安裝、修繕、裝飾和其他工程作業的營業額的3%,向企業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申報繳納營業稅。施工企業如從事建筑、修繕、裝飾工程作業,無論與對方如何結算,其營業額均應包括工程所用原材料及其他物資和動力的價款在內;施工企業從事安裝工程作業,凡所安裝的設備價值作為安裝工程產值,其營業額應包括設備的價款在內;施工企業作為工程總承包人將工程分包或者轉包給他人的,以工程費總額減去付給分包人或者轉包人的價格后的余額為計稅營業額。
(二)增值稅
增值稅是以商品生產流通或勞務服務各個環節的增值額為征稅對象征收的一種流轉稅。
1.增值稅的納稅人
增值稅的納稅人是指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銷售貨物或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及進口貨物的單位和個人。這里的“單位”是指國有企業、集體企業、私有企業、股份制企業、其他企業和行政、事業單位、軍事單位、社會團體及其他單位。同時還包括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個人”指個體經營者及其他個人,包括中國公民和外國公民。
按照增值稅的征管方式,可將增值稅的納稅人分為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劃分的標準有兩個,即經營規模和財務制度是否健全。
施工企業從事多種經營,即在從事營業稅應稅項目的同時也從事增值稅應稅項目,如施工企業既搞建筑安裝,從事應納營業稅的建筑業,又搞建筑材料銷售,從事應納增值稅的貨物銷售等等,這就需要對企業不同的經營行為分別核算、分別申報、分別繳納營業稅和增值稅。如企業不分別核算或不能準確核算的,則一并征收增值稅,不征營業稅。
2.稅率
增值稅的基本稅率為17%,對基本商品、農業生產資料、圖書、報紙、雜志等則適用13%的低稅率,零稅率的使用范圍只限于出口貨物。
3.應納稅額計算
增值稅在零售環節實行價內稅,零售前的其他環節實行價外稅。所謂價外稅,是指商品銷售價格中不包括此項稅金。計算銷項稅額時,計算式中的銷售額不包括增值稅稅額。計算方法可以分為一般納稅人與小規模納稅人兩種。
對于一般納稅人來說,現行增值稅采用國際通行的間接計算方法,即購進扣稅法。對一般納稅人來說,實行憑發票注明稅款進行抵扣的辦法,其應納稅額為當期銷項稅額抵扣當期進項稅額后的余額,應納稅額計算公式為:
應納稅額=當期銷項稅額—當期進項稅額
其中,銷項稅額是指納稅人銷貨物或者提供應稅勞務,按照銷售額和現定的稅率計算并向購買方收取的增值稅額,其計算公式如下:
銷項稅額=銷售額X適用稅率
銷售額為納稅人銷售貨物或應稅勞務向購買方收取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但不包括向
購買方收取的銷項稅額。其中價外費用包括向購買方收取的手續費、補貼、基金、集資費。返還利潤。獎勵條違約金(延期付款利息)、包裝費。包裝物租金、儲備費、優質費、運輸裝卸費、代收款項、代墊款項及其他各種性質的價外費用。
當期進項稅額是指納稅人當期購進貨物或接受應稅勞務,向銷售方支付的增值稅額。在
零售以前的各環節銷售商品時,銷售方必須按規定在增值稅專用發票上分別注明增值稅稅額
和不含增值稅的銷售價格。購買方根據從銷售方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或海關的完稅憑證)
注明的增值稅稅額確定本期進項稅額,進行抵扣。
小規模納稅人銷售貨物或應稅勞務,實行簡易辦法計算,即按照銷售額和6%的征收率直接計算,不得抵扣進項稅額。公式為:
應納稅額=銷售額X征收率(6%)
此處銷售額的定義與一般納稅人的銷售額相同。
例15、通過1994年以來的稅制改革,我國已建立了增值稅、消費稅、( )三稅并立的流轉稅制格局。
A.資源稅
B.營業稅
C.行為稅
D.財產稅
答案:B
例16.某施工企業在承接建筑安裝工程的同時,也在從事建筑材料的銷售。下列關于該企業繳納流轉稅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2004考題 )
A.應按全部營業收入繳納營業稅,稅率均為3%
B.應按全部營業收入繳納營業稅,但稅率不同
C.應按主營業務的性質確定繳納的稅種
D.應對企業不同的經營行為分別核算,分別繳納營業稅和增值稅
答案:D
例17.以下各項稅種中,屬于流轉稅的是( )。(2005考題)
A.土地增值稅
B.營業稅
C.企業所得稅
D.車船使用稅
答案:B
二、所得稅
所得稅是以單位(法人)或個人(自然人)在一定時期內的純收入額為征稅對象的各個稅種的總稱。目前,我國的所得稅分為企業所得稅、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等。
1.企業所得稅
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設立的企業,除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外,應當就其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繳納企業所得稅。
(1)企業所得稅的納稅人
企業所得稅的納稅人是指實行經濟獨立核算的企業或者組織,主要包括:國有企業,集體企業,私營企業,股份制企業,聯營企業,有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的其他組織。
(2)稅率
企業所得稅實行33%的比例稅率,簡潔、清楚、便于計算,與企業以往實際稅負相接近,與外資企業所得稅相銜接,與多數國家的稅率相近o
(3)應納稅額計算
應納稅額的計算公式如下: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X所得稅稅率
企業所得稅的計稅依據是企業在納稅年度內實現的應納稅所得額。應納稅所得額是納稅
人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去準予扣除項目后的余額。
收入總額的內容包括生產、經營收入、財產轉讓收入,利息收入,租賃收入、特許權使用費收入,股息收入和其他收入。
準予扣除的項目是指與納稅人取得收入有關的成本、費用和損失。其內容包括生產、經營成本,各項期間費用,按規定繳納的稅金(不包括增值稅),各項營業外支出、已發生的經營虧損和投資損失,以及其他損失。
在計算所得稅時,一般是在企業的稅前會計利潤(即利潤總額)的基礎上,根據稅法的規定對稅前會計利潤進行調整,確定應納稅所得額。
2.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
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以及在中國境內設立總機構的外商投資企業在境內外分支機構的生產、經營所得,都應依照稅法的規定繳納所得稅。
相關推薦
- 2016年中級建筑經濟特點分析02-22
- 2016年中級建筑經濟背誦知識點匯總12-28
- 2016年中級建筑經濟知識點背誦:工程保險12-28
- 2016年中級建筑經濟知識點背誦:風險管理12-28
- 2016年中級建筑經濟知識點背誦:建設項目風險12-28
?γ??????? | ??? | ???/???? | ??????? | ???? |
---|---|---|---|---|
2017???м???????????????? | ?????? | ??350 / ??350 | ![]() |
???? |
2017???м?????????? | ?????? | ??350 / ??350 | ![]() |
???? |
2017???м????????????????? | ?????? | ??350 / ??350 | ![]() |
???? |
2017???м????????????? | ????? | ??350 / ??350 | ![]() |
???? |
2017???м????????????? | ????? | ??350 / ??350 | ![]() |
???? |
2017???м???????????????? | ??? | ??350 / ??350 | ![]() |
???? |
2017???м?????????t????? | ??? | ??350 / ??350 | ![]() |
???? |
2017???м???????????t????? | κ???? | ??350 / ??350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