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案例分析題(共5題,(一)、(二)、(三)題各20分,(四)、(五)題各30分)
31、
背景
某耐火材料廠新建廠區工程,主要單體為一重鋼結構多層廠房工程,地下部分為混凝土灌注樁基礎,地上部分柱為鋼管混凝土,其他構件均為H型鋼構件,鋼構件的連接方式主要為高強螺栓連接。
鋼構件加工過程中,駐加工廠監理發現個別構件焊接時出現咬邊,經過施工單位的科技攻關,得以解決。
制作完成、并經檢測合格的構件所有外露部位均噴涂底漆后運至施工現場,現場尺寸校驗后進行拼裝。高強螺栓連接時先初擰至施工扭矩的50%左右,對接合件進行校正,消除接合件的變形、錯位和錯孑1后,再復擰達到緊固。高強螺栓安裝時從中部向四周逐個
進行,初擰及終擰從四周向中心進行,并保持四個方向對稱擰緊。
鋼結構子分部工程質量驗收合格,在T程竣工驗收通過后3個月之內,施.T單位按時將工程檔案送交當地城建檔案管理機構。
問題
(1)試分析可能出現咬邊的主要原因?并簡述處理方法。
(2)試分析本案例中從鋼構件運至現揚到拼裝完畢共有哪些不妥之處,并簡述理由。
(3)簡述鋼結構子分部工程質量驗收合格的條件?
(4)關于工程檔案問題,施工單位的做法是否合理?并簡述理由。
32、1.背景
天津某高層框架剪力墻結構建筑,地下2層,地下18層。由于地質條件不太理想,所有柱及墻底均設計有灌注樁加樁承臺基礎、地連梁,地下室底板為整體筏板。
灌注樁設計直徑D一800mm,采用泥漿護壁鉆孔灌注樁,施工過程中,成孔后清孔換漿,測定樁底沉渣厚度合格,然后下放鋼筋籠、導管,并按水下混凝土施工工藝澆筑混凝土,澆筑混凝土均超出設計樁頂標高300mm以上;施工結束后,監理工程師對成樁進行檢查,發現⑧一D軸交匯處某樁成樁直徑不足800mm,實測值為760mm,且樁位偏差為113mm。所有樁身混凝土試件檢驗均合格,并進行承載力試驗,所有樁承載力檢測均符合設計及相關規范要求。
竣工驗收前,施工單位將所有工程檔案提請當地城建檔案管理機構進行預驗收,合格后提請建設單位正式組織竣工驗收。建設單位技術負責人組織施工單位、監理單位、設計單位和勘察單位共赴現場進行竣工驗收,驗收通過。
2.問題
(1)指出泥漿護壁灌注樁施工存在的不妥之處,并分別說明理由。
(2)⑧-D軸交匯處某樁樁徑及樁位偏差是否滿足驗收規范要求,并說明理由。
(3)樁身混凝土試件取樣有哪些規定。
(4)指出竣工驗收過程存在的不妥之處,并給出正確做法。
33、背景
某酒店工程,建筑面積28700㎡,地下1層,地上15層.現澆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建設單位依法進行招標,投標報價執行《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GB 50500-2013。共有甲、乙、丙等8家單位參加了工程投標。經過公開開標、評標,最后確定甲施工單位中標。建設單位與甲施工單位按照《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2013-0201)簽訂了施工總承包合同。
合同部分條款約定如下:(1)本工程合同工期549d; (2)本工程采取綜合單價計價模式;(3)包括安全文明施工費的措施費包干使用;(4)因建設單位責任引起的工程實體設計變更發生的費用予以調整;(5)工程預付款比例為10%。工程投標及施工過程中,發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在投標過程中,乙施工單位在自行投標總價基礎上下浮5%進行報價。評標小組經認真核算,認為乙施工單位報價中的部分費用不符合《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GB 50500-2013中不可作為競爭性費用條款的規定,給予廢標處理。
事件二:甲施工單位投標報價書情況是:土石方工程量650m3,定額單價人工費8. 40元/m3、材料費12. 00元/立方米、機械費1.60元/ 立方米。分部分項工程量清單合價為8200萬元,措施費項目清單合價為360萬元,暫列金額為50萬元,其他項目清單價120萬元,總包服務費為30萬元,企業管理費15%,利潤為5%,規費為225. 68萬元,稅金為3. 41%。
事件三:甲施工單位與建設單位簽訂施工總承包合同后,按照《建設工程項目管理規范》GB/T 50326-2006進行了合同管理工作。
事件四:甲施工單位加強對勞務分包單位的日常管理,堅持開展勞務實名制管理工作。
事件五:在基坑施工中,由于正值限期,施工現場的排水費用比中標的費用超出3萬元。甲施工單位及時向建設單位提出了索賠要求,建設單位不予支持。對此,甲施工單位向建設單位提交了正式的書面索賠報告。
問題
(1)事件一中,評標小組的做法是否正確?并指出不可作為競爭性費用項目的分別是什么?
(2)事件二中,甲施工單位所報的土石方分項工程綜合單價是多少元/ rr13 7中標造價是多少萬元?工程預付款金額是多少萬元?(均需列式計算,答案保留小數點后兩位)
(3)事件三中,甲施工單位合同管理工作中,應執行哪些程序?
(4)事件四中,按照勞務實名制管理要求,在勞務分包單位進場時,甲施工單位應要求勞務分包單位提交哪些資料進行備案?
(5)事件五中,甲施工單位的索賠是否成立?在建設工程施工過程中,施工索賠的起因都有哪些(至少列出四項)?
34、
背景
某非地震地區小區共有40棟磚混住宅樓工程,分兩期組織流水施工,每期20棟。
先期施工的20棟樓建成后不久,發現在縱墻的兩端出現斜裂縫,多數裂縫通過窗口
的兩個對角,裂縫向沉降較大的方向傾斜,并由下向上發展。裂縫集中在墻體下部,向上逐漸減少,裂縫寬度下大上小,其數量及寬度隨時間而逐漸發展。
此時,后期施工的20棟樓剛剛開工,現場監理單位組織施工、設計、勘察單位進行現場質量問題分析,形成質量事故處理報告,報告中決定后期的20棟樓從兩方面來防治裂縫的發生:一是加強基底處理;二是提高上部結構的剛度,增強墻體抗剪強度。
后期20棟屋面卷材施工正值盛夏,施工完畢后即發現屋面卷材起鼓,小的數十毫米,大小鼓泡成片串連,大的直徑可達300mm以上。
問題
(1)對于防治裂縫的兩條措施:一是加強基底處理;二是提高上部結構的剛度,增強墻體抗剪強度。具體應如何進行?
(2)對于先期施工的20棟住宅樓,墻體裂縫應如何處治?
(3)簡要敘述工程質量事故處理報告的基本要求。
(4)試分析本案例中屋面卷材起鼓的成因?
(5)本案例中卷材起鼓應如何治理?
35、
背景
某裝飾公司作為分包商實施某部委辦公大樓的裝飾裝修工程,由于總承包的垂直提升設備急于退場,經監理工程師及總承包方同意,在第6層搶先砌筑完畢一間大會議室后將其設置為臨時材料庫房,提前將部分裝飾裝修材料倒運至臨時庫房存放。同一樓層其他部位此時正進行砌筑與抹灰施工。
庫房內樓面上堆放有水泥,由于瓷磚后進場,墻面瓷磚暫放在水泥上:木門套及復合木地板堆置另一側墻邊:吊頂用紙面石膏板整齊碼放在木地板上面;墻面漆、木器漆置于庫房中央;各種電線電纜置于油漆桶上碼放整齊;鋁合金窗框最后進場,門邊靠墻豎立,玻璃窗扇靠窗框放置。
施工過程中,發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在各種材料進場過程中,監理要求每種材料均需進行到樣復試,施工單位提出異議,認為只有部分材料需進行取樣復試,并只需復試規范要求的相應項目。
事件二:由于庫房剛砌筑完畢,監理工程師提出放置在內的水泥很有可能受潮,要求降級使用。施工單位認為該批水泥進場時間不長,經查水泥出廠合格證上生產日期距檢查日期正好2個月,遠不到3個月,無須復試,可直接投入使用。
問題
(1)本案例中,材料保管存在哪些問題?
(2)事件一中,施工單位的說法是否正確?本案例中所涉及材料中哪些需要強制復試?具體復試何項目?
(3)事件二中,分別判斷監理單位和施工單位的說法是否正確?并就水泥質量問題的爭議,給出正確的處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