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多項選擇題(共10題,每題2分。每題的備選項中,有2個或2個以上的符合題意,至少有1 個錯項。錯選,本題不得分;少選,所選的每個選項得0.5分)
21、
熱拌瀝青混合料路面攤鋪施工,在不具備機械攤鋪的情況下可采用人工攤鋪,關于人工攤鋪的表述,正確的有( )。
A.
攤鋪時可中途停頓,并盡快碾壓
B.
待完全攤鋪后應整平,嚴防集料離析
C.
低溫施工時,卸下的瀝青混合料應覆蓋篷布保溫
D.
攤鋪時應扣鍬布料,不得揚鍬遠甩
E.
半幅施工時,路中一側宜預先設置擋板
22、
施工管理簽章文件目錄選定應遵循( )的原則。
A.
必要性
B.
適用性
C.
實用性
D.
合理性
E.
規范性
23、
預應力混凝土連續梁,懸臂澆筑段前端底板和橋面標高的確定是連續梁施工的關鍵問題之一,確定懸臂澆筑段前段標高時應考慮( )。
A.
掛籃前端的垂直變形值
B.
掛籃后端的豎向變形
C.
施工中已澆段的實際標高
D.
預拱度設置
E.
溫度影響
24、
后張預應力筋安裝時應注意的事項包括( )。
A.
預應力筋只可在混凝土澆筑之前穿束,不可在澆筑之后穿束
B.
預應力筋為鋼絞線時,可將一根鋼束中的全部鋼絞線編束之后整體穿入管道,也可以逐根將鋼絞線穿入管道
C.
穿束前應確認錨墊板位置準確、孔道暢通、無積水。采用蒸養的結構,養護完成前不應安裝預應力筋
D.
預應力筋安裝后直至孔道壓漿時,預應力筋在孔道內處于暴露狀態,因此應注意采取防鎊或防腐措施
E.
在安裝預應力筋的構件附近進行電焊時,要對預應力筋和金屬件進行保護,防止濺上焊渣或造成損壞
25、
蓋挖法施工時的缺點有( )。
A.
混凝土結構的水平施工縫的處理較為困難
B.
基坑底部土體不穩定
C.
對道路交通影響較大
D.
圍護結構變形大,不能夠有效控制周圍土體的變形和地表沉降
E.
蓋挖逆做法施工時,暗挖施工難度大、費用高
26、
鋼筋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必須符合設計要求,設計無要求時應符合的規定有( )。
A.
鋼筋機械連接件的最小保護層厚度不得小于20mm
B.
當受拉區主筋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大于20mm時,應在保護層內設置直徑不小于6mm、間距不大于100mm的鋼筋網
C.
應在鋼筋與模板之間設置墊塊,確保鋼筋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墊決應與鋼筋綁扎牢固、錯開布置
D.
普通鋼筋和預應力直線形鋼筋的最小混凝土保護層厚度不得大于鋼筋公稱直徑
E.
后張法構件預應力直線形鋼筋不得小于其管道直徑的1/2
27、
基(槽)坑土方開挖發生異常情況時,應立即停止挖土,并應在立即查清原因和及時采取措施后,方能繼續挖土,其異常情況包括( )。
A.
邊坡出現失穩征兆
B.
圍護結構變形明顯加劇
C.
圍護結構發生異常聲響
D.
圍護結構或止水帷幕出現滲漏
E.
突然出現氣候異常現象
28、
水泥混凝土路面宜用( )填縫材料,并宜加入耐老化劑。
A.
植物纖維類
B.
樹脂類
C.
橡膠類
D.
聚氯乙烯膠泥類
E.
改性瀝青類
29、
人工補償是利用管道補償器來吸收熱變形的補償方法,常用的有( )等。
A.
Z形補償器
B.
I形補償器
C.
方形補償器
D.
波形補償器
E.
球形補償器
30、
沉井下沉控制中,沉井下沉監控測量內容應包括( )。
A.
大型沉井應進行結構變形和裂縫觀測
B.
水中開挖、出土方式應根據井內水深、周圍環境控制要求等因素選擇
C.
如發生異常情況應加密量測
D.
終沉時,每小時測一次,嚴格控制超沉
E.
采用沉井筑島法制作時,島面標高應比施工期最高水位高出0.5m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