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C |
2.D |
3.C |
4.D |
5.B |
6.A |
7.C |
8.B |
9.D |
10.A |
11.C |
12.D |
13.B |
14.D |
15.A |
16.B |
17.C |
18.A |
19.B |
20.A |
二、多項選擇題 | ||||
21.BCD |
22.AB |
23.ABCE |
24.BDE |
25.ABCE |
26.DE |
27.ACD |
28.ACE |
29.ADE |
30.ABDE |
三、案例分析題
(一)
1.對城市主干路應采用兩臺以上攤鋪機作業(本工程可備兩臺)成梯隊作業,聯合攤鋪全幅一氣呵成,相鄰兩幅之間重疊5~10cm,前后兩機相距10~30m。攤鋪機應具有自動調平、調厚,初步振實、熨平及調整攤鋪寬度的裝置。
2.“三快一及時”:“快卸、快鋪、快平”和“及時碾壓成型”。碾壓溫度為l20~150℃,碾壓終
了溫度控制在65~80℃。
3.瀝青混凝土按礦料最大粒徑可分為:粗粒式、中粒式、細粒式、砂粒式四種。
4.瀝青混凝土配合比設計中采用的馬歇爾試驗技術指標:穩定度、流值、空隙率、瀝青飽和
度以及殘留穩定度五項。
(二)
1.存在的問題:不應口頭技術交底。
正確做法:技術交底應書面進行,技術交底資料應辦理簽字手續,并歸檔。
2.樁身混凝土灌注過程中拔管指揮人員離開現場是錯誤的,正確的做法:拔管應有專人負責指揮。
導管埋深保持在0.5~1.0m也不正確,正確的做法:導管埋置深度宜控制在2~6m,并經常測探井孔內混凝土面的位置,及時地調整導管埋深。
3.補充大體積混凝土裂縫防治措施:減少澆筑層厚度;優先選用水化熱較低的水泥;在保證混凝土強度等級的前提下,減少水泥用量,冷卻集料或加入冰塊;在混凝土中埋設冷卻水管,通水冷卻;采取溫控措施,加強測溫工作并實施監控。
4.施工單位在張拉設備的使用上不正確,因為張拉機具應與錨具配套使用,并應在進場時進行檢查和校驗。
5.還應驗算支架的剛度和穩定性。
(三)
1.妥當與否的判斷。
(1)妥當。(2)不妥。正確做法:機械開挖不支撐基坑時,每次挖方修坡深度不得超過lm。
(3)不妥。
正確做法:人工開挖不支撐基坑時,每次挖方修坡深度不得超過lm。(4)不妥。
正確做法:任何情況下,在基坑頂邊棄土時,棄土堆坡腳至挖方上邊緣的距離不得小于1.2m,堆土高度不得超過1.5m。.
2.處理安全隱患應遵循的原則
(1)項目經理部應區別“通病”“頑病”、首次出現、不可抗力等類型,修訂和完善安全整改措施。
(2)項目經理部應對檢查出的隱患立即發出安全隱患整改通知單。受檢單位對安全隱患原因進行分析,制定糾正和預防措施。糾正和預防措施應經檢查單位負責人批準后實施。
(3)安全檢查人員對檢查出的違章指揮和違章作業行為向責任人當場指出,限期糾正。
(4)安全員對糾正和預防措施的實施過程和實施效果應進行跟蹤檢查,保存驗證記錄。3.安全事故處理的程序:報告安全事故一事故處理一事故調查一調查報告。
4.針對基坑開挖時的坍塌事故提出的應急措施:
(1)及早發出坍塌和掩埋事故的預兆,及時搶險,避免事故的發生。
(2)及早發現坍塌和掩埋事故的兇兆,以人身安全為第一要務,及早撤離現場。(3)要熟悉各種搶險支護和搶險堵漏方法。
(四)
1.針對本事故,總分包方的安全責任的劃分:由分包方承擔主要責任,總包方承擔連帶責任。理由:分包單位沒有服從總包方的安全管理,所以,應負主要責任。
2.本工程施工中的不安全行為
(1)初次第一吊,對鋼梁不作試吊。
(2)大霧光線不清吊裝作業。
(3)李某違章作業、違章指揮。
(4)高某違章作業。
(5)不聽勸阻盲目趕工,安全意識不強。
(6)兩位工人在吊裝區行走。
3.本工程施工中物的不安全狀態
(1)吊繩質量不合格,應報廢不用。
(2)鋼梁邊緣鋒利,未加襯墊。
4.項目部在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
(1)項目部對吊裝作業,未堅持持證上崗制度。
(2)吊裝系危險作業,現場安全監控不到位。
(3)吊裝作業,安全交底制度未落實。
(4)危險作業,現場未設置禁止通行設施。
(五)
1.為保證壁板縫施工質量,從安裝模板、混凝土澆筑、混凝土振動、混凝土養護幾個工序的
操作如下:
(1)模板安裝:板縫內模板一次安裝到頂,并填塞縫隙防止漏漿。外模板隨澆筑板縫混凝土隨安裝,保證不跑模不漏漿,一次安裝高度不宜超過1.5m。
(2)混凝土澆筑:分層澆筑高度不宜超過250mm,注意混凝土和易性。二次混凝土入模不得超過混凝土初凝時間。
(3)混凝土振動:機械振動和人工振動相結合,確保不漏振、不過振。(4)混凝土養護:連續濕潤養護不少于7d。
2.該批混凝土不能用于澆筑壁板縫。首先,該批混凝土為普通混凝土,不是微膨脹混凝土。其次,該批混凝土強度為C40,和壁板強度等級一樣,而不是大于壁板一個等級。
3.沉淀池必須在池壁纏絲完畢、噴射水泥砂漿保護層前進行滿水試驗。由于沉淀池為無蓋結構,進行滿水試驗時需測蒸發量。
4.由于沉淀池屬于隱蔽驗收,所以在池周圍回填土前,按《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規定,隱蔽工程在驗收前應通知建設單位和建設工程質量監督機構。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