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背景材料:
A公司中標城市污水處理廠升級改造工程,合同工期18個月,合同價為固定總價,新建構筑物,包括沉淀池和濾池等鋼筋混凝土水池,采用現澆施工工藝。擬建水池距現有的建(構)筑物最近距離5.0m,其地下部分最深為5.6m;廠區地下水位在地面下約2.0m。
施工項目部編制了施工組織設計,其中含有基坑施工方案和水池混凝土現澆施工方案。基坑施工方案包括降水施工、土方開挖、圍護結構施工和沉降觀測等內容。混凝土水池現澆施工方案包括模板支架設計及安裝拆除,鋼筋加工,混凝土供應、止水帶、預埋件安裝等。上報A公司審批時,主管部門提出補充意見。
施工過程中發生以下事件:
事件一:質量監督部門例行檢查時,混凝土供應商未能提供集料的產地證明和有效的堿含量檢測報告,被明令停工整改;造成兩周的工期損失和數十萬元的經濟損失;
事件二:考慮到錨索施工對現有建(構)筑物會有損壞風險,項目部擬將原設計錨固長度9.0m縮短為5.2m;并增加錨索數量。
事件三:在確認施工區域地下水位普遍上升后,設計單位重新進行抗浮驗算,在新建池體增設了配重結構,增加了工作量。
問題:
1.補充現澆混凝土水池施工方案的內容。
2.就事件一中的工期和經濟損失,A公司可提出索賠嗎?為什么?
3.分析并指出事件二中項目部的做法存在問題。
4.事件三種增加的工作量能否索賠?說明理由。
(五)
背景材料:
某公司中標城市沿海主干道路改建工程標段,道路東西走向,全長973.5m,車行道寬度15m,兩邊人行道各3m;與道路中心線平行且向北,需新建DN800mm、雨水管道950m。新建路面結構:150mm厚礫石砂墊層,350mm厚二灰混合料基層,80mm厚中粒式瀝青混凝土,40mm厚SMA改性瀝青混凝土面層。
合同規定的開工日期為5月5日,竣工日期為當年9月30日。合同要求施工期間維持半幅交通,工程施工時正值高溫臺風季節。
項目部在施工組織設計獲得批準后,開始施工。施工組織設計中繪制了以下的總網絡計劃圖:
圖中施工時間中已包含舊路翻挖、砌筑路緣石的施工時間;二灰混合料基層雨期施工施工組織如下:混合料含水量根據氣候適當調整,使運到施工現場的混合料接近最佳含水量;關注天氣預報,以預防為主。為保證SMA改性瀝青面層施工質量,施工方案要求:攤鋪溫度不低于160℃,初壓開始溫度不低于150℃,碾壓終了的表面溫度不低于90℃;采用振動壓路機,由低處向高處碾壓,不得用輪胎壓路機碾壓。
問題:
1.指出本工程總網絡圖計劃中的關鍵線路。
2.將本工程總網絡計劃改成橫道圖。
3.根據總網絡圖,指出可采用流水施工壓縮工期的分項工程。
4.給出雨期路基施工的主要措施。
5.補充SMA改性瀝青面層碾壓施工技術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