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11]
某建筑公司承攬了某住宅小區的部分項目的施工任務。2002年5月12日,施工人員進行基礎回填作業時,由于回填的土方集中,致使該工程南側的保護墻受側壓力的作用,呈一字形倒塌(倒塌段長35m,高2.3m,厚0.24m),將在保護墻前負責治理工作的2名民工砸傷致死。經事故調查,在基礎回填作業中,施工人員未認真執行施工方案,砌筑的墻體未達到一定強度就進行回填作業。在技術方面,未針對實際制定對墻體砌筑寬度較小的部位進行穩固的技術措施,造成墻體自穩性較差。在施工中,現場管理人員對這一現象又未能及時發現,監督檢查不力。
問題:
(1)簡要分析造成這起事故的原因。
(2)基礎施工階段,施工安全控制要點是哪些?
(3)何謂危險源?危險源如何分類?各包括哪些?
[案例12]
華新建筑公司承建柳岸家園住宅工程。根據管理人員安排,民工甲等4人,使用井字架高車自地面往5號樓5層運內墻板,當4人抬一塊內墻板剛剛放置在井字架高車的吊籃上時,井字架上方突然掉下一扇鋼筋焊制的防護門,將民工甲砸倒,送往醫院經搶救無效死亡。經事故調查,焊工乙、丙2人把8層待焊的二扇防護門放置在操作面上,在一扇門未等焊牢時,負責固定的丙就把手松開了,去支墊另一扇門。擺放在安裝位置上后,本應用手扶持等待焊接,但未等焊接也未采取固定措施的同時便將手松開,導致防護門失穩墜落砸倒正在下方作業的民工甲致死。經事故調查,施工單位安全生產責任制的落實不力,工人違反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安全教育不到位,安全交底不細致;各專業之間協調配合有漏洞,全局意識差,交叉作業的防護不到位。
問題:
(1)簡要分析造成這起事故的原因。
(2)分部(分項)工程安全技術交底的要求和主要內容是什么?
(3)危險源辨識的方法有哪些?
[案例13]
工人甲在某工程上剔鑿保護層上的裂縫,由于沒有將剔鑿所用的工具帶到工作面,便回去取工具,行走途中,不小心踏上了通風口蓋板上(通風口為1.3m×l.3m,蓋板為1.4m×1.4m、厚lmm的鍍鋅鐵皮),鐵皮在甲的踩踏作用下,迅速變形塌落,甲隨塌落的鋼板掉到首層地面(落差12.35m),經搶救無效于當日死亡。
問題:
(1)這是一起由于洞口防護不到位所引起的傷亡事故。那么,何謂“三寶”、“四口”?“臨邊”指哪些部位?
(2)簡要分析造成這起事故的原因。
(3)何謂風險評價?風險如何分級?風險評價常用的兩種方法是什么?
[案例14]
某一辦公、商住兩用大廈,建筑面積148500.5m2,地上30層,地下3層。內筒外框結構,局部鋼結構。主樓外墻玻璃幕墻,裙房外墻石材幕墻。人防等級6級,抗震設防烈度8級。某基礎工程公司分包了基礎工程的護坡樁錨桿作業。某一天工地主要負責人、安全員、電工等有關領導及管理人員都去別的地方而不在現場。工地施工分成A、B兩組,工地帶班人甲請假,臨時委托乙代替自己的工作。乙在A組指揮下錨桿鋼筋籠,B組無人指揮,長20m,由4根5s22螺紋鋼制成的鋼筋籠由13名民工自行進行作業,在下錨桿時,因鋼筋籠將配電箱引出的380伏電纜線磨破,使鋼筋籠帶電,造成6人觸電,經醫院搶救,其中3人脫險,另外3人因光腳未穿鞋,經搶救無效死亡。
問題:
(1)簡要分析造成這起事故的原因。
(2)發生職業傷害事故后,哪些情況不得認定為工傷或視同工傷?
(3)什么是文明施工?文明施工應組織化、制度化,文明施工的組織與管理是如何規定的?
[案例15]
某建筑公司承攬了某高校學生宿舍樓的施工任務。2001年9月10日,在清運工程廢料作業中,汽車隊施工人員違反起重吊裝安全規程,在吊車大臂與上方高壓線安全距離不足時,盲目進行工作,致使大臂觸及上方10kV高壓線,造成2名配合吊裝作業的工人被電流擊倒,1人死亡,1人受傷。經事故調查,在起重吊裝作業中未認真檢查周圍環境,吊裝上方有樹葉遮擋,對吊裝上方高壓線未采取有效安全措施,未按規定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對職工教育和安全知識培訓不到位,作業人員安全意識淡漠,草率行事,配合失誤,最終造成事故發生。
問題:
(1)簡要分析造成這起事故的原因。
(2)安全控制的主要對象是危險源,危險源的控制方法有哪些?
(3)文明施工主要包括哪幾方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