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根據《建筑企業資質等級標準》(建建[2001]82號),水利水電工程施工總承包企業資質等級有( )。
答案( )
A、特級
B、一級
C、二級
D、三級
E、四級
12、以吹填法處理泥土,選擇泥場的原則有( )。
答案( )
A、根據挖槽的土質、數量來決定泥場范圍和容量的大小
B、選擇有低洼、廢坑、荒地等有利于容泥的地區
C、附近有溝渠(河浜)相通,以便排水
D、沒有接力泵條件時,只能就近吹填,則需根據挖泥船揚程和排泥管線長度決定泥場的數量和容量
E、由泥泵吸泥漿進入泥艙內
13、根據《水電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暫行辦法》,事故的處理方案按以下原則確定( )。
答案( )
A、一般事故的處理方案,由造成事故的單位提出,報監理單位批準后實施
B、較大事故的處理方案,由造成事故的單位提出(必要時項目法人可委托設計單位提出),報監理單位審查、項目法人批準后實施
C、重大事故的處理方案,山項目法人委托設計單位提出,項目法人組織專家組審查批準后實施,必要時由上級部門組織審批后實施
D、特大事故的處理方案,由項目法人委托設計單位提出,上級部門組織專家組審查批準后實
E、重大以上事故的處理方案,由上級主管部門提出,國家安全管理部門批準實施
14、關于水利水電工程施工分包,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答案( )
A、分包單位可以將其承包的工程分包給具有相應資質條件的單位
B、工程建設項目的主要建筑物不得分包
C、承包單位不得將中標的全部工程分包或轉包
D、除指定分包外,分包工程量一般不超過承包合同總額的40%
E、主要建筑物和允許分包項目的內容,由項目法人在招標文件中明確
15、根據《水利工程建設項目招標投標行政監督暫行規定》(水建管[2006] 38號),中央項目由( )按項目管理權限實施行政監督。
答案( )
A、水利部
B、建設部
C、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D、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E、流域機構
16、土石壩施工中,鋪料與整平時應注意( )。
答案( )
A、鋪料宜平行壩軸線進行,鋪土厚度要均勻
B、進入防滲體內鋪料,自卸汽車卸料宜用進占法倒退鋪土
C、黏性土料含水量偏低,主要應在壩面加水
D、非黏性土料含水量偏低,主要應在料場加水
E、對于汽車上壩或光面壓實機具壓實的土層,應刨毛處理
17、水利工程建設項目的立項過程包括的建設程序有( )。
答案( )
A、工程規劃
B、項目建議書
C、總體設計
D、可行性研究報告
E、初步設計
18、軟土基坑施工中,為防止邊坡失穩,保證施工安全,通常采取措施有( )。
答案( )
A、采取合理坡度
B、設置邊坡護面
C、基坑支護
D、降低地下水位
E、抬高地下水位
19、對于直徑小于或等于25mm的( )構件的接頭,可采用綁扎接頭。
答案( )
A、A.非軸心受拉
B、B.軸心受拉
C、C.非小偏心受拉
D、D.小偏心受拉
E、E.非承受振動荷載
20、根據《水利水電工程設計工程量計算規定》(SL 328—2005),下列關于施工臨時工程工程量計算正確的是( )。
答案( )
A、施工導流工程中與永久結合的部分應計入永久工程量中,階段系數按施工臨時工程計取
B、施工支洞工程量應按永久水下建筑物工程量計算要求進行計算,階段系數按永久工程計取
C、施工臨時公路的工程量可根據相應設計階段施工總平面布置圖或設計提出的運輸線路分等級計算公路長度或具體工程量
D、大型施工設施及施工機械布置所需土建工程量,按永久建筑物的要求計算工程量,階段系數按施工臨時工程計取
E、施工供電線路工程量可按設計的線路走向、電壓等級和回路數計算
21、工程施工實施階段監理進行開工條件控制的基本內容有( )。
答案( )
A、簽發進場通知
B、檢查承包人的質量保證體系
C、審批開工申請
D、簽發工程開工令
E、簽發分部工程開工通知
22、根據《水利工程設計概(估)算編制規定》,其他直接費包括( )等。
答案( )
A、冬雨季施工增加費
B、臨時設施費
C、夜間施工增加費
D、現場管理費
E、特殊地區施工增加費
23、水利工程建設項目施工監理的主要工作制度有( )。
答案( )
A、技術文件審批制度
B、平行檢測制度
C、工程驗收制度
D、巡視檢測制度
E、會議制度
24、水利系統文明建設工地基本建設程序考核的內容有( )。
答案( )
A、工程建設符合國家的政策、法規,嚴格按建設程序建設
B、按部有關文件實行招標投標制和建設監理制規范
C、工程實施過程中,能嚴格按合同管理,合理控制投資、工期、質量
D、驗收程序符合要求
E、施工單位文明施工
25、根據《水工建筑物滑動模板施工技術規范》(SL 32—92),下列關于滑模牽引系統的設計規定正確的是( )。
答案( )
A、地錨、巖石錨桿和鎖定裝置的設計承載能力,應為總牽引力的3~5倍
B、地錨、巖石錨桿和鎖定裝置的設計承載能力,應為總牽引力的5~8倍
C、牽引鋼絲繩和承載能力為總牽引力的3~5倍
D、牽引鋼絲繩和承載能力為總牽引力的5~8倍
E、牽引鋼絲繩和承載能力為總牽引力的8~1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