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某手表廠為紀念申奧成功發行限量版手表,號稱表面為天然藍寶石,表的周邊鑲鉆,表的售價為人民幣3萬元。經有關部門驗證,該產品所用材料均為人造制品,成本低廉。為此,購買者與廠家發生糾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按無效合同處理
B.按可撤銷合同處理,理由為欺詐
C.按可撤銷合同處理,理由為重大誤解
D.按有效合同處理,雙方可協商解除
E.購買者可以要求廠家退貨及賠償損失
12.以下( )是工程建設中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
A.停業整頓
B.停止侵害
C.排除妨礙
D.消除危險
E.返還財產
13.以下關于個人獨資企業的設立條件表述有誤的有( )。
A.投資人可以為一個自然人,也可為一個法人組織
B.有投資人申報的出資
C.有固定的生產經營場所和必要的生產經營條件
D.有合法的企業名稱
E.有必要的企業章程
14.以下必須進行招標的工程項目有( )。
A.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單項合同估算價在200萬元人民幣以上
B.市政基礎設施單項合同估算價在200萬元人民幣以下
C.工程項目總投資在3000萬元人民幣以上
D.工程項目總投資在1000萬元人民幣以下
E.市政基礎設施的施工單項合同估算價在200萬元人民幣以上
15.生產經營單位有( )行為的,將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責令停止建設或停產停業整頓,可以并處5萬元以下的罰款。
A.未在有較大危險因素的生產經營場所設置明顯的安全警示標志
B.安全設備的安裝、使用、檢測不符合國家標準
C.未對安全設備進行經常性維護、保養和定期檢測
D.未對從業人員提供符合國家標準的勞動防護用品
E.未按照規定設立安全生產管理機構
16.根據《招投標法》的規定,當出現以下情形( )時,可對當事人處中標項目5‰以上10‰以下的罰款,對單位直接負責人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單位罰款數額5%以上10%以下的罰款。
A.投標人相互串通投標或者與招標人串通投標的
B.投標人以他人名義投標或者以其他方式弄虛作假,騙取中標的
C.評標委員會成員收取投標人的財物或其他好處的
D.招標人在評標委員會依法推薦的中標候選人以外確定中標人的
E.招標人與中標人不按照招標文件和中標人的投標
17.民事訴訟中,訴訟時效的期間從權利人知道或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時起算。下列表述正確的有( )。
A.債權的行使未定期限的,則訴訟時效從權利成立并生效時起算
B.人身傷害的損害賠償的訴訟時效期間,一律從受傷害之日起算
C.附停止條件或起始期的請求權,自條件成立或期限屆至時起算
D.違約金及違約賠償請求權應自債權得請求時起算
E.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
18.《合同法》規定,當事人可以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約定一方向對方給付定金作為債權的擔保,債務人履行債務后,定金應當抵作價款或者收回。在’當事人一方發生違約時,下列罰則中( )適用。
A.給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約定的債務的,無權要求返還定金
B.由國家沒收定金
C.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約定的債務的,應當雙倍返還定金
D.給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約定的債務的,有權要求返還全部定金
E.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約定的債務的,應當退還全部定金
19.發包方發包勘察.設計業務時,可以( )。
A.將建設工程勘察、設計業多發包給不具有相應勘察、設計資質等級的建設工程勘察、設計單位
B.必須將整個建設工程的勘察、設計分別發包給幾個勘察、設計單位
C.必須將整個建設工程進行整體發包
D.將整個建設工程的勘察、設計發包給個勘察、設計單位
E.將建設工程的勘察、設計分別發包給幾個勘察、設計單位
20.民事訴訟程序中,關于執行措施,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有( )。
A.可以查封、扣押、凍結被執行人應當履行義務部分的財產
B.不可以拍賣、變賣被執行人應當履行義務部分的財產
C.被執行人當加倍支付遲延還債期間的債務利息
D.可以向銀行等有儲蓄業務的單位,查詢被執行人的存款狀況
E.不能凍結、劃撥被執行人應當履行義務部分的收入
21.《合同法》規定,應當先履行債務的當事人有確切證據證明對方有( )情況時,可以中止履行。
A.經營狀況嚴重惡化
B.轉移財產、抽逃資金,以逃避債務
C.喪失商業信譽
D.沒有履行債務的能力
E.沒有提供擔保
22.仲裁裁決一旦生效,當事人即喪失的權利有( )。
A.起訴權
B.再仲裁請求權
C.請求人民法院強制執行權
D.合同繼續履行權
E.合同約定的雙方權利
23.根據經濟規律和生態規律的要求,環境保護法必須認真貫徹"經濟建設.城市建設.環境建設( )的三同步方針。
A.同步規劃
B.同步建設
C.同步實施
D.同步發展
E.同步投產
24.根據法律規定,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訂立的合同在下列情況下是有效的( )。
A.經過法定代理人追認
B.合同已經實行履行
C.純獲利益的合同
D.經相對人提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仍堅持訂立該合同的
E.與其年齡、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而訂立的合同
25.根據《環境保護法》的規定,對造成環境污染事故的企業事業單位應( )。
A.由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處以罰款
B.由依照法律行使環境監督管理權的部門處以罰款
C.情節輕輕的,對有關責任人員由其所在單位給予行政處分
D.情節較重的,對有關責任人員由政府主管機關給予行政處分
E.責令該企業事業單位停業、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