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
1.放張預應力筋時混凝土強度必須符合設計要求,設計未要求時,不得低于強度設計值的75%。(P34~35)
2.預應力筋張拉時混凝土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設計未要求時,不得低于強度設計值的75%。(P35)
3.孔道內的水泥漿強度達到設計要求后方可吊移預制構件;設計未要求時,應不低于砂漿設計強度的75%。(P37)
4.裝配式橋梁構件在脫底模、移運、堆放和吊裝就位時,混凝土的強度不應低于設計要求的吊裝強度,設計無要求時一般不應低于設計強度的75%。預應力混凝土構件吊裝時,其孔道水泥漿的強度不應低于構件設計要求,如設計無要求時,一般不低于30MPa。(P49)
5.整體現澆混凝土底模板拆模時所需混凝土強度表(P102)
6.沉井預制設計無要求時,混凝土強度應達到設計強度等級75%后,方可拆除模板或澆筑后節混凝土。(P109)
7.供熱站設備基礎擰緊地腳螺栓時,灌筑混凝土的強度應不小于設計強度的75%以上(P138)
8.供熱管道蒸汽清(吹)洗使用的蒸汽壓力和流量應按設計計算確定。吹洗壓力不應大于管道工作壓力的75%。(P139)
9.預制混凝土樁起吊時的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設計無要求時,混凝土應不小于設計強度的75%。(P288)
【80%】
1.混凝土面板施工中,養護時間應根據混凝土彎拉強度增長情況而定,不宜小于設計彎拉強度的80%,一般宜為14~21d。(P26)
2.封錨混凝土的強度等級應符合設計要求,不宜低于結構混凝土強度等級的80%,且不低于30MPa。(P37)
3.氣溫高于30℃,混凝土拌合物溫度在30~35℃、同時空氣相對濕度小于80%時,應按高溫期施工的規定進行。(P228)
4.采用雙機抬吊作業時,應選用起重性能相似的起重機,每臺起重機載荷不得超過允許載荷的80%,且應對第一吊進行試吊作業,施工中必須保持兩臺起重機同步作業。(P296)
5.檢驗批一般項目中的實測(允許偏差)項目抽樣檢驗的合格率應達到80%,且超差點的最大偏差值應在允許偏差值得1.5倍范圍內。(P300)
【100%】
1.箱涵主體結構混凝土強度必須達到設計強度(100%),防水層及保護層按設計完成后,才能頂進。(P53)
2.直埋蒸汽管道必須設置排潮管;鋼質外護管必須進行外防腐;工作管的現場接口焊接應采用氬弧焊打底,焊縫應進行100%X射線探傷檢查。(P130)
3.鋼質外護管宜采用對接焊,焊接不應少于2遍,并應進行100%超聲波探傷檢驗。(P130)
4.敷設與橋梁上的燃氣管道應采用加厚的無縫鋼管或焊接鋼管,盡量減少焊縫,對焊縫進行100%無損探傷。(P145)
5.拆模時間應根據結構斷面形式及混凝土達到的強度確定;矩形斷面,側墻應達到設計強度等級的70%;頂板應達到100%。(P244)
6.設計文件規定焊縫系數為1的焊縫或設計文件要求進行100%內部質量檢驗的焊縫,其外觀質量不得低于I級質量要求;對內部質量進行抽檢的設備焊縫,其外觀質量不得低于II級質量要求;對內部質量進行抽檢的管道焊縫,其外觀質量不得低于II級(不小于20%檢驗)、III級(不小于10%檢驗)、IV級(不小于5%檢驗)質量要求。(P252~253)
7.當采用100%射線照相或超聲波檢測方法時,還應按設計的要求進行超聲波或射線照相復查。(P253)
8.對穿越或跨越鐵路、公路、河流、橋梁、有軌電車及敷設在套管內的管道環向焊縫,必須進行100%的射線照相檢驗。(P253)
9.干線管道與設備、管件連接處和折點處的焊縫應進行100%無損探傷檢測。(P261)
10.穿越鐵路、高速公路的管道在鐵路路基兩側各10m范圍內,穿越城市主要道路的不通行管溝在道路兩側各5m范圍內,穿越江、河、湖等的管道在岸邊各10m范圍內的焊縫應進行100%無損探傷。(P261)
11.不具備強度試驗條件的管道焊縫,應進行100%無損探傷檢測。(P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