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二建《市政工程管理與實務》真題及答案解析(多選題)
微信掃描圖片二維碼,實時估分>>
多項選擇題 (每題2分,共10題,共20分,下列每小題的備選答案中,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符合題意的正確答案,至少有1個錯項,多選、錯選均不得分;少選,所選的每個選項得0.5分。)
21.適用于高等級道路的路面結構類型有()
A.瀝青混合料路面
B.瀝青貫入式路面
C.瀝青表面處治路面
D.水泥混凝土路面
E.砌塊路面
參考答案:AD
233網校參考解析:P1-2
瀝青路面結構類型包括瀝青混合料、瀝青貫入式和瀝青表面處治。瀝青混合料適用于各交通等級道路;瀝青貫入式與瀝青表面處治路面適用于中、輕交通道路。
水泥混凝土路面結構類型包括普通混凝土、鋼筋混凝土、連續配筋混凝土與鋼纖維混凝土,適用于各交通等級道路。
砌塊路面適用于支路、廣場、停車場、人行道與步行街。
故選項AD符合題意
22.土工合成材料的優點有()
A. 質量輕
B. 整體連續性好
C. 抗壓強度高
D. 耐腐蝕性好
E. 施工方便
參考答案:ABDE
233網校參考解析:P18
土工合成材料應具有質量輕、整體連續性好、抗拉強度較高、耐腐蝕、抗微生物浸蝕好、施工方便等優點,非織型的土工纖維應具備孔隙直徑小、滲透性好、質地柔軟、能與土很好結合的性能。
23.鋼筋混凝土配制時,當氯離子含量超過水泥用量0.06%,宜采取的措施有()
A. 摻加緩凝劑
B. 摻加阻銹劑
C. 增加結構保護層厚度
D. 降低混凝土強度等級
E. 提高混凝土密實度
參考答案:BCE
233網校參考解析:P44
從各種材料引入混凝土中的氯離子最大含量不宜超過水泥用量的0.06% 。超過0.06%時,宜采取摻加阻銹劑、增加保護層厚度、提高混凝土密實度等防銹措施。
24.暗挖隧道內常用的技術措施正確的有()
A.降低地下水位
B.管棚超前支護
C.設置臨時仰拱
D.小導管周邊注漿
E.超前小導管支護
參考答案:BCDE
233網校參考解析:P109
暗挖隧道內常用的技術措施:
(1)超前錨桿或超前小導管支護。
(2)小導管周邊注漿或圍巖深孔注漿。
(3)設置臨時仰拱。
(4)管棚超前支護。
選項A屬于暗挖隧道外常用的技術措施。
26.換熱站的管道與設備安裝前,參加預埋吊點數量位置復核檢查的單位有()
A.建設單位
B.設計單位
C.監理單位
D.土建施工單位
E.工藝安裝單位
參考答案:CDE
233網校參考解析:P158
管道及設備安裝前,土建施工單位、工藝安裝單位及監理單位應對預埋吊點的數量及位置,設備基礎位置、表面質量、幾何尺寸、高程及混凝土質量,預留套管(孔洞)的位置、尺寸及高程等共同復核檢查,并辦理書面交驗手續。
27.管道施工測量控制點有()
A.管道中心線
B.溝槽開挖寬度
C.管內底高程
D.管頂高程
E.井位中心點
參考答案:ACE
233網校參考解析:P191
管道施工測量:
(1)管道工程各類控制樁包括:起點、終點、折點、井位中心點、變坡點等特征控制點。排水管道中線樁間距宜為10m,給水等其他管道中心樁間距宜為15~20m。
(2)檢查井平面位置放線:矩形井應以管道中心線及垂直管道中心線的井中心線為軸線進行放線;圓形井應以井底圓心為基準放線。
(3)管道工程高程應以管內底高程作為施工控制基準,檢查井應以井內底高程作為控制基準。管道控制點高程測量應采用附合水準測量。
(4)在挖槽見底前、灌注混凝土基礎前、管道鋪設或砌筑構筑物前,應校測管道中心及高程。
(5)分段施工時,相鄰施工段間的水準點宜布設在施工分界點附近,施工測量時應對相鄰已完成管道進行復核。
28.下列內容中,應對招標文件提出的實質性要求和條件作出響應的有()
A.按所提要求的工期竣工
B.滿足指定的質量標準
C.揚塵污染費投標人自行承擔
D.認可招標人為供貨人
E.投標人承諾帶資施工
參考答案:AB
29.灌注水下混凝土時,發生導管堵管的可能原因有()
A.導管漏水
B.導管底距孔底深度太小
C.孔內泥漿黏度偏大
D.混凝土配制質量差
E.混凝土緩凝時間較長
參考答案:ABD
233網校參考解析:P269
灌注混凝土時發生堵管主要由灌注導管破漏、灌注導管底距孔底深度太小、完成二次清孔后灌注混凝土的準備時間太長、隔水栓不規范、混凝土配制質量差、灌注過程中灌注導管埋深過大等原因引起。
30.竣工時,需移交建設單位保管的施工資料有()
A.設計變更通知單
B.施工日志
C.施工安全檢查記錄
D.隱蔽工程檢查驗收記錄
E.工程測量復驗記錄
參考答案:ADE
233網校參考解析:P328~329
移交建設單位保管的施工資料:
(1)竣工圖表。
(2)施工圖紙會審記錄、設計變更和技術核定單。
(3)材料、構件的質量合格證明。
(4)隱蔽工程檢查驗收記錄。
(5)工程質量檢查評定和質量事故處理記錄,工程測量復檢及預驗記錄、工程質量檢驗評定資料、功能性試驗記錄等。
(6)主體結構和重要部位的試件、試塊、材料試驗、檢查記錄。
(7)永久性水準點的位置、構造物在施工過程中測量定位記錄,有關試驗觀測記錄。
(8)其他有關該項工程的技術決定;設計變更通知單、洽商記錄。
(9)工程竣工驗收報告與驗收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