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案例分析題 (每題20分,共4題,共80分,根據所給材料回答問題。)
(一)
背景資料
某小型排澇樞紐工程,由排澇泵站、自排涵閘和支溝口主河道堤防等建筑物組成。泵站和自排涵閘的設計排澇流量均為9.0m3/s,主河道堤防級別為3級。排澇樞紐平面布置示意圖見圖1。
根據工程施工進度安排,本工程利用10月~次年4月一個非汛期完成施工,次年汛期投入使用。
支溝口主河道堤防采用黏性土填筑,現場復勘時發現料場土料含水量偏大,不滿足堤防填筑要求。
問題
1.分別寫出自排涵閘、主河道圍堰和支溝圍堰的建筑物級別。
2.本工程采用的是哪種導流方式?確定圍堰頂高程需要考慮哪些要素?
3.列出本工程從圍堰填筑至工程完工時段內,施工關鍵線路上的主要施工項目。
4.寫出堤防填筑面作業的主要工序;提出本工程料場土料含水量偏大的主要處理措施。
233網校參考解析:
1. 自排涵閘:3級(穿堤永久性水工建筑物級別,不低于堤防級別);主河道圍堰:5級;支溝圍堰:5級。
2.一次攔斷河床圍堰法導流;設計洪水的靜水位、波浪爬高和安全超高。
3.主河道和支溝圍堰填筑、主河道堤防的開挖和基礎處理、自排涵閘施工、泵站出水管施工、主河道堤防填筑。
4. 鋪料、整平與壓實;改善料場的排水條件和采取防雨措施;將含水量偏高的土料進行翻曬處理,或采取輪換掌子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