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背景:
現澆大模板住宅工程,該工程共8層,采用框架結構,建筑面積5285m2。該工程項目周圍為已建工程,因施工場地狹小,現場道路按3m考慮并兼做消防車道,距離擬建房屋4m。攪拌機棚、砂石料只能在在建工程與已建工程之間的間隙堆放。施工供電設施已按照供電設計和施工總平面圖布置完畢,并且建立了臨時用電安全技術方案,方案內容包括:用電組織設計的全部資料;用電工程檢查驗收表;接地電阻、絕緣電阻和漏電保護器漏電動作參數測定記錄表;定期檢(復)查表。施工現場臨時用電配置,采用"三級配電、末級漏保"配電保護方式。
該項目在施工過程中,發生如下幾項事件:
事件一:在主體結構施工至第四層時,發現部分混凝土試塊強度不合格,因此,施工單位聘請了有法定資質的檢測單位進行現場實體檢測。檢測結果實體強度能夠達到設計要求。
事件二:在外用電梯上升過程中,受七層陽臺伸出的一根防護欄桿影響,架子工班長讓正在腳手架上進行支模的木工王某立即拆除,王某隨即進行拆除作業,結果不慎將鋼管墜落,擊中下方正在清理模板的張某,張某因安全帽被擊穿.頭部嚴重受傷,經搶救無效死亡。
問題:
1.該工程消防車道設置是否合理?試說明理由。
2.該項目部的臨時用電安全技術檔案還應包括哪些內容?
3.該項目現場配電方式有哪些不妥之處,請指出并說明理由。
4.事件一混凝土試塊強度不合格的質量問題是否需要處理?并說明理由。
5.事件二有哪些違章之處?
參考解析:
1.參考答案:
該工程消防車道設置不合理。消防車道寬度不應小于4m,距離在建工程不宜小于5m。
考點解析:
本題考查的是施工現場消防車道的設置要求。
施工現場內應設置臨時消防車道,臨時消防車道與在建工程、臨時用房、可燃材料堆場及其加工場的距離,不宜小于5m,且不宜大于40m;施工現場周邊道路滿足消防車通行及滅火救援要求時,施工現場內可不設置臨時消防車道。
(1)臨時消防車道宜為環形,如設置環形車道確有困難,應在消防車道盡頭設置尺寸不小于12m×12m的回車場;
(2)臨時消防車道的凈寬度和凈空高度均不應小于4m;
(3)下列建筑應設置環形臨時消防車道,設置環形臨時消防車道確有困難時,除設置回車場外,還應設置臨時消防救援場地:
1)建筑高度大于24m的在建工程;
2)建筑工程單體占地面積大于3000m2的在建工程;
3)超過10棟,且為成組布置的臨時用房。
2參考答案:
臨時用電安全技術檔案還應包括修改用電組織設計的資料;用電技術交底資料;電氣設備的試、檢驗憑單和調試記錄;電工安裝、巡檢、維修、拆除工作記錄。
考點解析:
本題考察的是項目部臨時用電安全技術檔案的相關內容。
項目部應建立臨時用電安全技術檔案。臨時用電安全技術檔案包括:
(1)用電組織設計的全部資料;
(2)修改用電組織設計的資料;
(3)用電技術交底資料;
(4)用電工程檢查驗收表;
(5)電氣設備的試、檢驗憑單和調試記錄;
(6)接地電阻、絕緣電阻和漏電保護器漏電動作參數測定記錄表;
(7)定期檢(復)查表;
(8)電工安裝、巡檢、維修、拆除工作記錄。
3.參考答案:
不妥之處:"三級配電、末級漏保"配電保護方式不妥;
正確做法:采用"三級配電、兩級漏保"配電保護方式。
考點解析:
根據《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 46—2005,建筑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工程專用的電源中性點直接接地的220/380V三相四線制低壓電力系統,必須符合下列規定:
(1)采用三級配電系統;
(2)采用TN—S接零保護系統;
(3)采用兩級漏電保護系統。
4.參考答案:
對該混凝土試塊強度不合格的質量問題可不做處理。
原因是該質量問題經法定檢測機構檢測鑒定之后,實體強度能夠達到設計要求,因此該質量問題無須進行處理。
考點解析:
本題考察的是施工過程中質量驗收不合格時的處理。
當建筑工程質量不符合要求時,應按下列規定進行處理:
(1)經返工或返修的檢驗批,應重新進行驗收。
(2)經有資質的檢測機構檢測鑒定能夠達到設計要求的檢驗批,應予以驗收。
(3)經有資質的檢測機構檢測鑒定達不到設計要求、但經原設計單位核算認可能夠滿足安全和使用功能的檢驗批,可予以驗收。
(4)經返修或加固處理的分項、分部工程,滿足安全及使用功能要求時,可按技術處理方案和協商文件的要求予以驗收。
5.參考答案:
事件二中違章之處主要有:
(1)架子工班長違章指揮工人作業;
(2)工人混崗作業,木工不能擔任拆除作業;
(3)木工王某聽從了架子工班長的違章指揮,他有權拒絕;
(4)拆除工作未經現場負責人同意,擅自拆除;
(5)拆除時未采取防護措施,未設置警戒區,拆除區域下方站人。
考點解析:
本題考查施工現場安全管理的違章指揮和違章作業問題。
各工種必須持證上崗,所以應根據工種安排作業,同時拆除工作必須經過管理程序批準后按方案作業,工人對于違章指揮有權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