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案例分析題(共4題,每題20分)
31 一、背景
某機電安裝公司承建一幢寫字樓機電安裝工程,工程內容包括建筑電氣、給水排水、通風空調、電梯等安裝。該工程于2012年6月通過竣工驗收后投入使用。
該公司工程部計劃在當年11月對此工程進行回訪。然而8月份接到業主電話:通風空調機房的新風風管保溫接縫處滴水,要求盡快處理。
二、問題
1.電梯安裝后應如何進行運行試驗?
2.建筑管道系統試驗包括哪些種類?
3.本工程的回訪計劃宜安排在什么時間,采用什么回訪較為合適?
4.安裝公司接到業主電話投訴后應怎樣處理?
參考解析:
1.電梯安裝后應進行運行試驗,轎廂分別在空載、額定載荷工況下,按產品設計規定的每小時啟動次數和負載持續率各運行1000次(每天不少于8h),電梯應運行平穩、制動可靠、連續運行無故障。
2.建筑管道工程應進行的試驗包括:承壓管道和設備系統壓力試驗、非承壓管道灌水試驗、排水干管通球、通水試驗、消火栓系統試射試驗等。
3.機電安裝工程的回訪一般采用季節性回訪和技術性回訪。本工程宜采用季節性回訪。本工程的回訪計劃宜安排在第二個夏季(即2013年)進行工程回訪。
4.接到業主電話投訴后,應迅速派出責任人員到事發現場調查分析,友好地進行答復,并進行返修,使風管的保溫緊貼風管壁。
32、一、背景
某機電安裝公司承擔了某化工裝置安裝工程,組建了施工項目部。2010年7月22日11時左右,施工作業隊某焊工在離地面約1Om高的鋼結構頂部進行鋼結構焊接工作。在操作過程中,該焊工在往側向移動時腳踏在了一個探頭跳板上,探頭板側翻,焊工不慎從操作平臺上跌落,墜落過程中安全帽脫落,焊工頭部著地。送醫院搶救途中死亡。
經事故調查,焊工當時在鋼結構頂部搭設的操作平臺上進行焊接作業,操作平臺為鋼模板構成,鋪設在用鋼管搭設的簡易腳手架橫桿上,模板沒有綁扎固定,沒有防護欄桿。操作平臺距離地面高度約10m,系由鋼結構安裝工人自行搭設,搭設后沒有進行檢查驗收。焊工在鋼結構頂部作業時未系好安全帶,也未系好佩戴的安全帽下顎帶。
7月23日下午,施工項目部安全部門負責人向機電安裝公司上報了事故,機電公司負責人接到報告后,認為已是周末,于是等到7月26日(周一)上午報告了當地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
二、問題
1.分析本次人身傷亡事故的直接原因。
2.本次事故屬于什么生產安全事故等級?說明依據。
3.本次事故上報程序為什么不正確?
4.腳手架搭設屬于什么類型的作業?應由具備什么資格的人員進行搭設?分析背景中腳手架搭設的錯誤和問題。.
5.簡述高空作業的安全措施。
參考解析:
1.事故的直接原因是:
(1)施工現場搭設的簡易腳手架(操作平臺)不符合搭設的要求;防護設施、保險裝置缺陷;腳手架未進行檢查驗收并符合要求,安全標志缺失等是事故的直接原因;
(2)死者高處作業踩踏探頭跳板,未系好安全帶,也未正確佩戴安全帽,未正確使用個人安全防護用品、用具。
2.本次事故屬于一般事故。
依據國務院2007年第493號令規定,生產安全事故(以下簡稱事故)根據造成的人員傷亡或者直接經濟損失,事故分級為四級,其中:一般事故,是指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傷,或者1000萬元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本次事故死亡1人,在一般事故分級范圍之內。
3.事故報告規定的要求是:事故發生后,事故現場有關人員應立即向本單位負責人報告,本單位負責人接到報告后,應當在1小時內向事發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報告。
背景中,事故現場有關人員沒有立即向本單位負責人報告,而是過了1天,而單位負責人接到報告后,沒有在規定的1小時內向事發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報告,而是過了2天。
4.腳手架搭設是登高架設作業的一種,屬于特種作業,特種作業是指容易發生人員傷亡事故,對操作者本人、他人及周圍設施的安全可能造成重大危害的作業。腳手架應由取得特種作業操作資格證的架子工進行搭設。背景中腳手架搭設的錯誤和問題主要有:(1)腳手架架設主體(作業人員)不合格,鋼結構安裝工人自行搭設腳手架是不允許的;(2)腳手架結構不符合要求,防護設施不齊全;
(3)腳手架搭設后沒有進行檢查驗收。
5.高空作業的安全措施:
人員在高空作業,如意外從高空跌落,可能造成人身傷害。高空作業安全技術措施應主要從防護著手,包括:職工的身體狀況(不允許帶病作業、疲勞作業、酒后高空作業)和根據具體情況制定的防護措施(佩戴安全帶、設置安全網、防護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