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案例分析題(共4題,每題20分)
31
一、背景
A安裝公司承包了某42層辦公大樓的機電安裝工程,工程內容包括建筑給水排水、建筑電氣、通風與空調、建筑智能化等工程,合同總工期為24個月。在施工準備階段A公司項目部編制了材料供應計劃,要求材料到達施工現場要驗收確認后入庫。項目部還編制了施工機具使用計劃,綜合考慮設備特性,兼顧了企業技術進步和市場拓展需要合理地選擇安全、簡單、可靠、品牌優良施工機具,使工程正常開工。施工中監理工程師對施工單位將部分油品、保溫材料和電氣材料等長期露天放置于戶外,只用塑料布簡單覆蓋提出批評,令其盡快改正。施工中還發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A安裝公司避雷帶施工時采用普通40mm×4mm扁鋼對接焊接遭到監理工程師的制止。
事件二,A安裝公司通風與空調施工方案編制中,風管采用1.2mm鍍鋅鐵皮咬口連接,業主要求列出各種不同的咬口形式。
二、問題
1.該項目的主要材料和大宗材料采購計劃應由誰制定?對采購有哪些要求?
2.進場的材料應如何進行驗收和確認?
3.根據背景提示的材料保管問題,A公司項目部應如何改進?
4.施工機具的選擇原則有哪些?
5.說明事件一中監理工程師制止A安裝公司避雷帶施工的理由。
6.事件二中的風管咬口形式有哪些?
參考解析:
1.該工程的主要材料和大宗材料應由A公司物資管理部門制訂采購計劃,審定供應人,建立合格供應人目錄,對供應方進行考核,簽訂供貨合同,確保供應工作質量和材料質量。
2.進場的材料應進行數量驗收和質量確認,做好相應的驗收記錄和標識。
進場材料驗收的要求主要有:在材料進場時必須根據進料計劃、送料憑證、質量保證書或產品合格證,進行材料的數量和質量驗收;驗收工作按質量驗收規范和計量檢測規定進行;驗收內容包括品種、規格、型號、質量、數量、應有生產廠家的材質證明(包括廠名、品種、規格、出廠日期、出廠編號、檢驗試驗數據等內容)和出廠合格證件等;驗收要做好記錄、辦理驗收手續;要求復檢的材料應有取樣送檢證明報告;對不符合計劃要求或質量不合格的材料應拒絕接收。
3.A公司項目部應采取合理的質量保證手段和防護措施,降低材料的損耗。如易燃易爆的材料應專門存放、專人保管,并有嚴格的防火、防爆措施;易損壞的材料應保護好外包裝,防止損壞;易受潮和腐蝕的材料應采取必要的防潮防腐措施等。
4.施工機具的選擇主要按類型、主要性能參數、操作性能來進行,其選擇原則是:
(1)施工機具的類型,應滿足施工部署中的機械設備供應計劃和施工方案的需要;
(2)施工機具的主要性能參數,要能滿足工程需要和保證質量要求;
(3)施工機具的操作性能,要適合工程的具體特點和使用場所的環境條件。
5.監理工程師制止A安裝公司避雷帶施工的理由是因為:
(1)避雷帶若采用扁鋼,必須是鍍鋅扁鋼;
(2)鍍鋅扁鋼避雷帶連接,必須采用搭接焊,搭接長度不得少于扁鋼寬度的2倍,且需三面施焊。而這兩條,A安裝公司均未執行,故監理工程師予以制止。
6.事件二中的風管咬口形式有單咬口、聯合角咬口、轉角咬口、按扣式咬口、立咬口等。
32
一、背景
某機電安裝公司承包了一個煉油廠裝置的安裝工程,該安裝工程內容包括:設備安裝、管道安裝、電氣儀表等。其中有一臺大型設備——分餾塔,塔自身重量116t,尺寸(直徑×高度)為φ2800×40000mm,已整體運至現場。機電安裝公司項目部根據吊車的調配狀況,租賃2臺履帶式起重機,采用雙吊車抬吊的吊裝方法,為此編制了吊裝技術方案。項目部根據大型吊裝具有重大風險的情況,編制了工程施工的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分餾塔吊裝方案吊裝工藝分析計算基點如下:履帶式起重機(以下簡稱吊車)選用200t吊車和150t吊車各一臺,根據現場適宜作業的條件和吊車的站位情況,200t吊車最大額定吊裝能力為64.8t,150t吊車最大額定吊裝能力為61.7t。項目部認為吊車的額定總吊裝能力為126.5t,大于分餾塔的重量,滿足要求。但監理工程師審該塔吊裝方案時,認為方案不可行。
二、問題
1.機電工程施工安全事故應急預案一般應包括哪些內容?
2.吊裝作業對安全技術措施有何要求?對吊裝作業人員有什么要求?
3.根據現場適宜作業的條件,確定吊車的站位位置(工作半徑)之后,應如何確定吊車的額定起重量以完成吊裝任務?
4.機電安裝公司項目部編制的分餾塔吊裝方案為什么不可行?采用分析或計算吊車吊裝載荷的方式來說明理由。
5.若施工作業中發生重大生產傷亡事故時應采取什么應急措施?
參考解析:
1.應急預案應包括的內容:
(1)成立安全事故應急組織機構,明確各自職責。
(2)當緊急情況發生時,應以減少人員的傷亡為第一要務,同時盡量減少財產損失。提前進行急救和消防演練。
(3)規定報警、聯絡方式和報告內容,確定與外部的聯系單位,確保對內對外信息溝通方式的暢通。
(4)明確作業場所內的人員的疏散方式和途徑。
(5)配備必要的應急設備。
2.吊裝作業應根據具體的吊裝方案制定安全技術措施,形成專項的安全技術措施方案。施工現場吊裝作業人員要求有:選派具有豐富吊裝經驗的信號指揮人員、司索人員、起重工,作業人員必須持證上崗。
3.確定吊車的起重能力的一般步驟是:
(1)計算待吊設備吊裝參數:設備吊裝計算重量(若是2臺或多臺吊車聯合抬吊,應計算出每臺吊車的分配吊裝重量),設備吊裝高度(就位高度或最高就位高度)等。
(2)根據待吊設備吊裝高度、選擇的吊索高度和吊車工作半徑,查吊車作業范圍曲線圖,確定吊車臂桿長度。
(3)根據吊車工況和已定的吊車工作半徑、臂長,查吊車的起重能力表,查出吊車在此配置下的額定起重量。
(4)將查出吊車的額定起重量,與吊車承擔的設備吊裝計算重量相比對,若額定起重量大于設備的吊裝計算重量,本項選擇合格。否則重復前2個步驟重選。
(5)計算吊車吊臂與設備之問、吊鉤與設備及吊臂之間的安全距離,若符合規范要求則第(4)步驟查出的吊車額定起重量即可確定為能夠完成吊裝任務的吊車額定起重量。否則重復前面步驟重選,直至符合要求為止。
4.兩臺吊車的額定總吊裝能力過小,不能滿足塔的吊裝要求,故吊裝方案不可行。
理由如下:
(1)項目部編制的吊裝方案中,吊車的額定總吊裝能力沒有考慮2臺吊車抬吊塔設備時載荷運動和載荷偏移的影響。若計入動載荷系數k1=1.1,不均衡載荷系數k2=1.1后,塔自身重量所形成的加在單臺吊車的計算載荷(按平均承擔吊裝載荷考慮)Q=(塔重量的一半)×k1×k2=116t×1.1×1.1/2:70.18t,就已經都大于200t吊車和150t吊車在背景給定的適宜作業條件下的額定起重量;
(2)吊裝方案中,沒有計入索具、吊具(含吊車吊鉤)重量,這些都是吊車應承擔的吊裝載荷。
綜合上述理由,吊車額定起重量小于所承擔的計算載荷,不能實現吊裝。
5.施工現場傷亡事故發生后,項目部應立即啟動"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做好以下工作:
(1)施工現場人員要有組織,聽指揮,首先搶救傷員,立即聯系有關急救醫院搶救,爭取搶救時間,盡一切可能減少傷勢的惡化和死亡的發生。
(2)迅速排除險情,采取必要措施防止事故進一步擴大。
(3)保護事故現場,妥善保管有關證物,采取措施,防止人為或自然因素的破壞。
(4)根據事故報告程序和要求,向單位和當地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或相關行政管理部門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