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一】
背景
某橋基礎為6根2.0m的鉆孔灌注樁,上置8m×l2m×3.5m鋼筋混凝土承臺,承臺頂面比原始地面線低0.5m。地質(zhì)與水文條件如下:0~0.60m砂礫石,下為黏性土,施工期間的水位剛好淹沒原地面線。
問題:
1.施工單位采用圍堰法施工,適用于該橋的圍堰有哪些?
2.適用于該橋承臺施工的支護形式有哪些?
3.在澆筑承臺混凝土前對承臺底應做哪些處理?
4.澆筑承臺混凝土前,對鉆孔灌注樁應做哪些主要內(nèi)容的檢驗?
【案例二】
背景
某二級公路隧道為單洞雙向行駛兩車道隧道,全長4279m,最大埋深1049m。隧道凈空寬度9.14m,凈空高度6.98m,凈空面積為56.45m2。該隧道位于一盆地邊緣的雪寶山區(qū),主要突起寒武系三游洞組至三疊系大冶組地層,其圍巖主要為弱風化硬質(zhì)頁巖,屬Ⅱ類圍巖,穩(wěn)定性較差。根據(jù)該隧道的地質(zhì)條件和開挖斷面寬度,承包人擬采用臺階分部法施工。
問題:
1.承包人采用的開挖施工方法是否合理?說明理由。
2.承包人擬采用的臺階分部法開挖順序為:1)上部開挖;2)拱部錨噴支護;3)中核土開挖;4)拱部襯砌;5)下部開挖;6)邊墻錨噴支護和襯砌;7)灌筑仰拱。監(jiān)理認為該開挖順序不正確,請你幫助監(jiān)理給出正確的開挖順序。
3.在該隧道施工過程中應進行哪些控制量測?
4.施工單位開展監(jiān)控量測的主要目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