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該工程能否被評為文明建設工地?為什么?
43、 施工單位遇到大量群眾到施工現場阻擾施工事件時,應如何處理?
44、根據以下資料,回答44-61題。
某平原地區大(1)型水庫(駱陽湖)泄洪閘閘孔36孔,設計流量4000m3/s,校核流量7000 m3/s。該泄洪閘建于20世紀60年代末,2006年進行除險加固。主要工程內容有:(1)橋頭堡、啟閉機房拆除重建;(2)公路橋橋面及欄桿翻修;(3)閘墩、閘底板混凝土表面防碳化處理;(4)閘底板、閘墩向上游接長5m;(5)原弧形鋼閘門更換為新弧形鋼閘門;(6)原卷揚啟閉機更換為液壓啟閉機;(7)上游左右側翼墻拆除重建等七項。主要工程量:混凝土4.6萬m3,土方42萬m3,金屬結構1086t,總投資1.22億元。施工導流采用全段圍堰法,圍堰為土圍堰,級別為3級,長410m,堰頂高程30.3m,施工期水庫設計靜水位27.8m,波浪高度1.5m,圍堰采用水中倒土雙向進占法施工,總填筑方量30萬m3。根據施工需要,現場布置有混凝土拌和系統、鋼筋加工廠、木工廠、臨時碼頭、配電房等臨時設施。其平面布置示意圖如下圖所示,圖中①、②、③、④、⑤為臨時設施(混凝土拌和系統、油庫、機修車間、鋼筋加工廠、辦公生活區)代號。

混凝土表面防碳化處理采用ST-9608聚合物防水防腐涂料。閘底板和閘墩向上游接長5m,采用錨固技術使新、老閘底板和閘墩連為一體。
問題
根據有利生產、方便生活、易于管理、安全可靠的原則,給出示意圖中代號①、②、③、④、⑤所對應臨時設施的名稱。
45、 指出上述七項加固內容中設計工作方面最關鍵的一項并簡述理由。
46、 指出上述七項加固內容和臨時工程中施工方面最關鍵的兩項并簡述理由。
47、 復核圍堰堰頂高程是否滿足《水利水電工程施工組織設計規范》(SL303--2004)的規定。
48、 根據《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施工單位應在上圖中的哪些地點和設施附近設置安全警示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