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這個詞有很多說法:在中文里,最早是漁民提出來,他們出去打魚,預見到有風一定存在險,所以每次回來都要祈禱;在英文里有的說是阿拉伯語來的,有的說是西班牙語或拉丁語;最經典的說法是從意大利語里面過來的。風險管理是怎么來的呢?上個世紀30年代美國發生了金融危機,又稱“大危機”,影響比較大,在危機中很多企業倒閉了,從那個時候開始美國學者開始研究這個問題,到上個世紀50年代,風險管理逐步形成一種相對系統的理論體系。今天,在這樣一個金融危機的大背景下談風險管理這個問題,我覺得對中國企業應該是比較重要的事情,因為沒有什么事情能像危機那樣幫助人們理清思路。
下面就從幾個方面與大家探討一下施工企業風險管理的體系建設,以及風險管理的提升策略等相關話題。
一、施工企業風險管理體系建設
施工企業的風險管理體系跟其他企業的并沒有太大的差異。這個問題使我想起了2002年在浙江做的兩個項目:一個項目是浙江某建筑企業。當咨詢做到最后的時候,企業老總讓我們做一個風險控制體系,后來我們的咨詢師花了一周時間,按價值鏈的思路,把所有可能碰到的風險都列出來,但是沒有解決思路。浙江的企業思想很活躍,他們的聯營項目是比較多的,風險很難控制,但是這個企業,當時我們做的時候是40億,現在已經順利做到100億。
另外一個項目的主角——浙江某企業當時大概是五個億的規模。這個企業老總跟某市委書記的秘書關系很好,之前得到消息說城市要朝東發展,他就朝城市東邊發展,結果市委書記走了,城市往北開發,而他城市東邊的大片房子也就空在那兒了。他找我們做咨詢的時候已經陷入困境,那時候房子賣不出去,資金都墊死在里面。
社會上關于風險管理體系的研究有很多,根據我個人的理解,結合我們施工企業的情況,我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構建風險管理體系:戰略決策層面、公司運營層面、項目作業層面。
戰略層面,事實上我自己也在考慮,我接觸的企業里面有的企業在戰略層面還是控制得很好,我們今天在座的有中南控股的何總,事實上中南控股勞務工的管理在全國是一流的,在其他方面也很優秀。我自己個人的看法,覺得中南控股的管理叫膽大心細,他們做的房地產全是大盤,但是有一個特點,就是不進城市,不進北京、上海、廣州,不進深圳,他的大盤都在二、三、四線城市,所以像中南控股這樣大步前進的企業很有可能在這樣一次金融風暴中間就趴下了,但是中南控股卻沒有。昨天陳董事長也發言了,他們也碰到了困難,但是遠沒有像其他企業那么大,因為他在戰略方面進行了控制。
運營層面控制風險,我覺得最經典的就是中建五局三公司建立的一種標準化的管理體系。去年五局三公司在一次會議上介紹了他們的標準化體系,我們有一位咨詢師參加了,他之后回來寫了一篇文章(“中建五局三公司標準化管理案例介紹及分析”,詳見《攀成德管理評論——建筑施工版》(第五期)),這篇文章很快在建筑業媒體上面發表。
項目層面的風險控制是建筑業比較關注的。建筑業是以項目為基礎,實際上項目層面的風險是無處不在的,工程企業的安全管理是一個非常大的事情,我們在很多企業做咨詢的時候也有這個感觸。比如說工程項目安全的檢查,很多人考慮這個問題,到底怎么檢查才不出問題,我上午檢查下午就出事了,365天都在干活,不可能365天檢查,檢查一天半天,剩下時間怎么辦,類似這樣的問題很值得考慮。在實踐中間我們發現有的建筑企業在這方面做得比較好,如中建某公司有一個經驗,對于項目的安全檢查不要到具體工地、具體層樓看,就看安全員的檢查或者工作的記錄是不是到位,看項目的安全管理是怎么做的。實際上就像我們評選國家衛生城市一樣,這關鍵是衛生城市的管理體系怎么設計、運行的。
在關注內部風險控制的同時也要關注外部風險對企業產生的影響,外部與內部實際上是相互影響的,有的時候內部的一個問題可以引起外部的反映,外部的反映又可以引起內部的振動。我們暫時撇開施工,談牛奶行業的例子:幾年前光明乳業的鄭州分公司出了一件事,這件事據說在牛奶行業非常平常,但是被媒體曝出來了。他們老總當時覺得很平常,媒體曝光后對光明乳業的銷售迅速起影響,他也沒有及時控制這個風險,結果當年競爭對手蒙牛和伊利的銷售額增長了三分之一,光明還在原地踏步,原來排名第一,現在退居第三。在內外部的風險管理方面,浙江廣廈是值得學習的。浙江廣廈這個企業規模很大,也沒有國企的背景,應該說內部的風險比在座的各位所在的企業風險都要大,但是該企業在風險管理方面很有策略,公司通過配備高端的人才進行風險管理,最終保證能經歷風風雨雨。 采集者退散
二、施工企業風險管理現狀
目前,我國施工企業對于風險的管理無論從意識層面,還是實際操作層面都是比較薄弱的。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www.Examda.CoM考試就到考試大
1. 缺乏風險管理意識。現在有相當一部分企業缺乏風險意識,就像炒股的新股民,發展很平穩又很迅速,掙了錢又沒有經過坎坷,這主要以中小民營企業為多。
2. 針對單一的風險或者領導者意識到的風險,而非系統的企業風險管理。現在我們的企業里面還很少看到有專門風險控制部門,至少在施工企業里面目前還沒有看到風險控制部門,當然可能還沒有到時候。我們看國外大型的施工企業里面也沒有風險控制部門,但是投資型的企業已經有專門的風險控制部門,已經認識到這種系統性的風險。
3 對風險缺乏系統性考慮。我們知道戰略層面、運營層面、項目層面都有風險,但都還是散點式的認識,沒有系統起來。 考試大論壇
4. 風險管理缺乏動態性。實際上,施工企業的大部分風險是可以控制的。舉個我們設計院客戶的例子:西北某設計院客戶承接了一個印度項目,他們去國外的時候做了一個90頁的風險控制報告,后來在印度出來一個政策,只能采購印度的主機,這時候項目組就沒有碰到什么麻煩。
三、金融風險帶來的動態風險管理思考 來源:www.examda.com
這個問題我發現剛才安徽建工胡總總結的東西跟我講的東西實際上是一樣的,這個地方我就略過了。我的核心觀點主要有兩點:有的業主陷入困境、外匯的波動很大、海外經營的風險也在增加,這需要我們從動態風險角度考慮;另外固定資產的投資,雖然我們出臺了很多政策,但我覺得不會像前幾年增長那么強勁,這些因素都是我們在實際運營過程中需要考慮的。
四、建筑施工企業風險管理提升策略
關于如何提升施工企業風險管理,我覺得要從公司管理運營、專業人員的保障、風險管理的體系和流程、科學的風險管理工具等方面來考慮:
公司管理運營——企業的管理層首先應該充分認識到風險管理的價值,并引導公司各層級的管理人員正確的執行公司的風險管理政策,由此共同創造和保持價值。
專業的人員保障——企業應該在有條件的情況下設立專門的風險管理部門或崗位,配備專業的人員開展風險管理工作,并適當的提供有關風險管理技巧和風險管理意識的崗位培訓。
風險管理流程的建立——風險管理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一個系統工程,企業應該建立規范的風險管理流程,并在不同的風險管理流程之間建立通用性和關聯性,通過流程將各類風險管理活動融合起來,貫穿于企業的日常經營活動中。
科技手段的支持——指企業借用專業的風險管理軟件、工具等幫助企業有效的識別、測量、報告和監控風險。
值得一提的是,提高風險管理能力,最重要的還不是風險工具,而是你的風險偏好或者是你的價值觀。比如美國的雷曼兄弟倒閉了,其實像雷曼兄弟這樣的投資公司風險管理水平比我們一般的企業都要高得多,它的倒閉是因為它的價值觀出了問題。因此,我們要盡可能構建體系,但是最重要的是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可能價值觀會影響你的決策。比如說大家看到國內某首富被關起來了,什么原因,就是價值觀有問題,這不是靠風險管理體系能夠控制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