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點1:總需求曲線
一般而言,總需求曲線向右下方傾斜,反映的是產出和價格水平之間的反向關系。
消費、投資、政府購買和凈出口的總和構成了經濟社會的總需求。
1)從消費角度看,【財富效應】:
價格水平上升-貨幣的真實價值下降-消費支出下降-總需求下降。
2)從投資角度看,【利率效應】
價格水平上升-貨幣需求量上升-利率上升-投資支出下降-總需求下降。
當價格水平不變,其他因素的變動會導致產品與勞務的需求量變動,引起總需求曲線的移動。
【例】減稅導致消費支出增加,企業景氣程度提高導致投資增加,疫情防控措施趨嚴導致政府購買增加,全球經濟復蘇導致凈出口增加等,都會使總需求曲線向右移動。與之相反的緊縮性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則會導致相反的結果,即總需求曲線向左移動。
影響總需求變動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稱為需求管理政策。
知識點2:總供給函數
根據貨幣工資和價格水平進行調整所要求的時間長短,總供給曲線分為極端的古典總供給曲線、凱恩斯總供給曲線和常規的短期總供給曲線。
一般情況下,短期總供給曲線向右上方傾斜,表明價格水平越高,整個社會的廠商提供的總產出就越多。
當價格水平既定時,其他因素變動會導致產品與勞務的供給量變動,引起總供給曲線的移動。在價格不變的條件下,當勞動、資本或自然資源可獲得性增加以及技術進步、生產要素價格和預期價格水平下降等都會使總供給曲線向右移動;反之,則向左移動。
知識點3:短期均衡和中期均衡
?短期均衡:
在短期內,宏觀經濟目標是實現充分就業和保持物價穩定,即不存在非自愿失業和價格不變,此時產品市場、貨幣市場和勞動力市場均達到均衡。
在總需求-總供給模型中,短期均衡表現為總需求曲線和總供給曲線相交于充分就業和價格穩定的均衡點。
? 如果總產出大于自然水平,總供給曲線會隨時間向上移動,直到產出下降到自然水平。
? 只要均衡狀態下的產出高于自然水平,預期價格就會上升,總供給曲線向上移動,經濟沿著總需求曲線向上運行,均衡產出繼續減少。
? 當總供給曲線最終到達均衡點,均衡產出等于自然水平時,調整才會結束。
?中期均衡:
在中期,產出最終要返回到自然水平,調整過程是通過價格來完成的。
當產出高于自然水平時,價格上升,進而減少了需求和產出;當產出低于自然水平時,價格下降,進而增加了需求和產出。
當經濟出現衰退時,政府既可以通過擴張性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刺激總需求促使總需求曲線右移,也可以通過擴張性的供給管理政策促使總供給曲線右移,最終抑制失業和通脹并存的滯漲局面。
每天的有效學習時間在2h以上,備考期間可以根據個人的學習情況進行調整。最好是提前3個月。如果覺得輕松可以縮短,如果覺得學得比較吃力則可以延長一下學習時間。這一階段的學習一定要搭配好題庫練習,一個章節練習結束就做一個章節的習題。
【注】如果基礎知識薄弱或者忘掉了,則建議先復習期貨基礎知識的內容,否則學習起來會比較困難,跟不上老師節奏。
計算題專項突破班可以幫助梳理計算題相關內容,期貨分析計算題分值占比高,把握這個部分距離拿證就不難了。
真題考點班可以跟隨老師了解真題的出題特點,把握做題思路,有個大致方向。
沖刺班用更短的時間梳理大量的考點,可以在短期內幫助我們復習提升成績。
歷年真題練習則是復習必不可少的步驟,通過做真題做到自查,了解自己薄弱知識點,針對薄弱地方再次進行復習。
在這最后的復習階段通過考前直播跟著老師梳理教材知識體系。并通過對模擬題的計時訓練提前感受考試的緊張氛圍,為考試進行最后的沖刺!
溫馨提示:文章由作者233網校-luohui獨立創作完成,未經著作權人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