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社會工作的價值觀和專業倫理,分值8-10分。本章考試出題的方式較為靈活,以結合案例考查為主,注重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分值占比8-10分。
1、社會工作專業價值觀的建立與履行是社會工作專業化的重要前提,也是社會工作專業區別于其他專業的一個標志。
2、在社會工作領域,專業價值目標包括終極目標和工具性目標。
3、社會工作價值體系的意義表現在幾個方面:
①社會工作價值體系確定專業的使命和核心關懷所在,從而確立了社會工作專業本身的專業特質,使得它同其他社會科學表現出明顯的區別。
②社會工作價值體系為專業人員的職責和行為規范提供了指引,從而確保專業行動在最大限度上保護服務對象的利益,減少對服務對象造成的各種潛在的或實際的傷害。
③社會工作價值體系通過對專業共同體的社會責任和道德義務進行明確規定, 從而確保社會工作專業作為維護社會正義和公平的重要力量而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真題示例】
1、關于社會工作價值觀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社會工作價值觀是社會工作專業區別于其他專業的重要標志
B.社會工作的專業價值目標可以分為過程性目標和終極性目標
C.社會工作價值觀是社會工作者和服務對象需共同遵守的原則
D.社會工作的價值觀在全世界不同國家呈現出比較大的差異性
基本信念:尊重、獨特性、相信人能改變
實踐原則:
(1)接納:看作是工作過程中的重要伙伴,對價值、偏好、信仰等寬容和尊重;
(2)非評判:避免將社會工作者價值觀強加于服務對象,不應指責和評判服務對象言行與價值觀;
(3)個別化:充分考慮個人差異和各方面狀況,尊重個性化需求;
(4)保密:未經服務對象允許社會工作者不得向第三方透露涉及服務對象個人身份資料和其他可能危害服務對象權益的隱私信息;
(5)當事人自決:服務對象有權利在充分知情的前提下選擇服務內容、方式,并在決策中起主導作用。
【真題示例】
1.在專業實踐中,社會工作者應遵循的價值觀操作原則有( )
A.尊重和接納服務對象
B.真誠對待服務對象的問題
C.充分理解服務對象的個別差異
D.尊重服務對象個人的意見和決定
E.勸說服務對象接受有益建議
1、倫理議題的主要內容
(1)服務對象自決:當服務對象無法做出決定時,與倫理專家和同事商議,集體做出適當決定;
(2)保密議題:在社會工作者如何處理個人信息和透露信息等環節有遇到難以決斷的局面;
(3)專業關系:社會工作者與服務對象應當保持專業界限,即專業關系。
(4)知情同意:服務對象了解和清楚社會工作者的服務方法、服務內容及可能出現的情形;
(5)多元文化:尊重和理解服務對象在價值觀、生活方式、意識形態等方面的立場與選擇;
(6)專業能力:通過培訓、繼續教育和自我教育強化自身專業能力,提供更好的服務。
2、倫理決定的核心價值觀
(1)尊重受助者的尊嚴和獨特性。
(2)努力促成受助者的自我決定
3、社會工作實踐中的倫理決定
(1)保護生命原則—生命安全,最高原則;
(2)差別平等原則—平等待人,尊重差異;
(3)自由自主原則—服務對象積極性和能動性;
(4)最小傷害的原則—減少傷害,利益最大化;
(5)生命質量原則—提升服務對象福祉;
(6)隱私保密原則—保護服務對象隱私;
(7)真誠原則—坦誠對待,相互信任。
【真題示例】
1.保健品代理商吳先生了解到養老院社會工作者小李經常組織老人活動,與院內老人關系很好,于是找到小李,向他介紹保健品有助于老人提高免疫力、預防心腦血管疾病,請他幫忙向老人推薦保健品。吳先生承諾,如果小李推薦成功,他還可以資助養老院的一些活動。根據社會工作專業倫理原則,小李恰當的做法是()。
A.考慮到保健品有利養生,答應與吳先生合作
B.咨詢養老院意見,再決定是否與吳先生合作
C.考慮服務對象利益優先,婉拒與吳先生合作
D.同意吳先生直接與老人溝通,推薦保健產品
(1)倫理決定的含義:
社會工作實踐中的倫理決定是在一個價值情境中作出的, 而專業的倫理是建立在一些最根本的價值觀基礎上的。
對社會工作者來說,在倫理決定過程中,必須首先考慮兩個核心的價值觀:首先,尊重受助者的尊嚴和獨特性;其次,努力促成受助者的自我決定。
(2)倫理難題的含義:
社會工作實踐中的倫理難題的產生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包括目標的沖突、價值觀的沖突、身份與角色的沖突以及利益沖突等。社會工作專業領域的倫理難題,一方面反映了人類社會不同文化、心理認知和制度之間的矛盾,另一方面反映了社會工作實踐中服務對象自決與專業干預之間的張力。
【真題示例】
1.倫理難題是社會工作者在實踐中遇到的一種道德上難以取舍的困境。關于社會工作倫理難題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社會工作倫理難題是社會工作者專業能力不足導致的困境
B.社會工作倫理難題是服務對象期望目標過高而導致的困境
C.社會工作倫理難題本質上是個人利益與專業利益沖突的結果
D. 社會工作倫理難題反映了服務對象自決與專業干預間的張力
1、基本原則
(1)服務對象為本;(2)專業價值高于個人價值;(3)堅持專業的權威性。
2、基本內容
(1)對服務對象的倫理責任:尊重服務對象利益,尊重服務對象自決,保密原則;
(2)對同事的倫理責任:合作、尊重、互幫互助、忠誠;
(3)對服務機構的倫理責任:遵守制度規定、實現機構宗旨、負責管理個案;
(4)作為專業人員的倫理責任:工作認知、專業能力培養、專業服務、公平與正義;
(5)對社會工作專業的倫理:保障專業完整性和遵循專業的評估和研究;
(6)對社會的倫理責任:促進社會福利、鼓勵公民參與、倡導社會與政治行動。
【真題示例】
1.社區矯正對象老張回到社區后,覺得鄰居都瞧不起自己,情緒很低落。社會工作者小王為他推薦了幾份工作,都被老張以太累或時間不合適等理由婉拒。近日老張找到小王,明確表示自己不愿工作,讓小王為其直接申請最低生活保障。根據社會工作專業倫理,小王適宜的做法有( )
A.以服務對象為本,接受老張的請求
B.與老張進行深入交流,鼓勵他自食其力
C.咨詢專業督導者,商議解決向題的辦法
D.主動傾聽老張的苦惱,幫助他調整心態
E.向老張說明其不符合政策要求,終止服務
C選項,服務對象問題的決心需要服務對象的參與,小王可以咨詢督導的意見,不能直接和督導商議解決向題的辦法。
E選項,低保的政策要去是看家庭人均收入,E直接說不符合和終止服務是錯誤的。
(一)國際社會工作倫理守則的基本內容
1、確認人類與生俱來的尊嚴;
2、促進人權;
3、促進社會正義;
4、促進自決的權利;
5、促進參與的權利;
6、尊重保密性和私隱;
7、把人視為全人;
8、合理使用科技和社交媒體;
9、專業誠信。
(二)社會工作專業倫理守則建立的原則
1、現實需要和未來發展相結合
2、本土社會的倫理實踐與國際社會工作專業倫理規則相結合
3、專業實踐與政治實踐互不沖突
(三)我國社會工作專業的倫理守則內容
1、尊重服務對象,全心全意服務;
2、信任支持同事,促進共同成長;
3、踐行專業使命,促進機構發展;
4、提升專業能力,維護專業形象;
5、承擔社會責任,增進社會福祉。
(四)社會工作專業倫理守則的作用
1、保護服務對象的權益;
2、幫助社會工作者解決倫理難題;
3、促進專業的健康發展;
4、促進社會服務機構的能力建設;
5、維護社會正義。
【真題示例】
1.社會工作者老趙在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的服務深受老人的好評,服務對象馮奶奶為表示感謝,給老趙的女兒買了價值50元左右的玩具,老趙一再推辭,馮奶奶說,老趙不收就是看不起,她不給她面子,下列做法中,老趙最適合的是( )
A.收下馮奶奶送的玩具,并保守馮奶奶送禮的秘密
B.收下馮奶奶送的玩具,在以后的服務中對馮奶奶更加照顧
C.拒絕馮奶奶送的玩具,在以后的服務中減少對馮奶奶的互動
D.收下馮奶奶送的玩具,買一份價格相近的禮物回送給馮奶奶
A選項損害了服務對象的權益,違背了社工的倫理守則。
B選項在以后的服務中對馮奶奶更加照顧,違背了公平平等待人的原則。
C項,直接拒絕,不利于雙方關系的建立和后續服務的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