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歷年考試情況來看,本章出題一般。但矯正領域涉及較廣,司法、社區矯正、禁毒等領域都是社會工作實務的關注重點。因此,考生在復習的時候不僅對于教材新增內容熟悉和了解,同時,也需要了解不同領域的介入方法和內容。
考點:對于涉罪成年人的服務內容
1.司法判決前的社會工作
(1)針對犯罪嫌疑人的社會工作介入。
(2)針對服務對象親友的社會工作介入。
2.監禁場所中的社會工作
(1)協助服刑對象適應監禁場所生活。
(2)為服務對象提供專業咨詢服務。
(3)幫助服務對象加強與社會的聯系。
3.社區矯正中的社會工作
(1)緩刑、假釋、監外執行人員的監督管理。
(2)院舍訓練的組織管理。
(3)社會服務計劃的執行。
(4)為社區服刑人員提供社會服務。
4.刑滿釋放后的社會工作
(1)提供住宿場所。
(2)提供就業、就學輔導。
(3)提供生活輔導和醫療保健轉介服務。
(4)提供物質援助。
5.針對涉毒人員的社會工作介入
(1)提供戒毒康復服務
(2)開展幫扶救助服務
(3)參與禁毒宣傳教育
(4)協助開展有關禁毒管理事務
【2023年真題示例】
1、社會工作者小李在為服刑人員開展小組工作中發現,組員小盛對別人常常抱有敵意,看問題較偏激,經常發生人際沖突。小李為此與小盛一起分析他的思想和行為狀況,使其對自我有更準確的認識。小李所提供的服務是( )。
A.心理情緒輔導
B.預防交叉感染
C.職業技能訓練
D.生活習慣矯正
預防服刑人員間犯罪觀念和行為的交叉感染。一方面,矯正社會工作者可以依據判決文書及心理、行為測評結果,配合監管人員對服刑人員進行嚴格的分類管理;另一方面,要提醒新進入監獄服刑人員善交獄友,保持行為端正,預防犯罪思想觀念和行為的交叉感染。【B錯誤】
心理、情緒輔導。通過心理咨詢、情緒輔導等方式,改變服刑人員偏差扭曲的心理結構和敏感過激的情緒反應。 【A正確】
職業技能訓練。通過專門知識技能的培訓,服刑人員掌握一門或多門職業技能,使其出獄后可以用社會認可的方式和途徑謀生。【C錯誤】
考點:個案工作方法在社區矯正中的運用
(一)個案工作在方法在社區矯正中的倫理原則
1、維護服務對象利益優先原則:以服務對象為中心,從服務對象的特點和利益出發提供服務
2、個別化原則:尊重服務對象差異性,重視服務對象的獨特性
3、接納原則:了解和理解服務對象的想法、感受與行為
4、非評判原則:與服務對象討論其的想法、感受與行為
5、服務對象自決原則:相信服務對象有成長和改變的能力
6、保密原則:對服務對象信息保守秘密
(二)個案工作方法運用中應注意的問題
1、要重視和善于發現與服務對象建立良好的專業關系
2、要有重大分步驟地制定矯正工作計劃
3、要著眼于服務對象的潛能發掘和自己解決問題、切忌包辦代替
4、要妥善處理為案主保密的原則與維護社會安全的關系
【2023年真題示例】
1、老方獲假釋后去社區矯正服務中心報到,被告知要接受心理社會狀況評估,十分緊張。社會工作者小黃見到老方后請他坐下,遞上一杯水,微笑著詢問其近況。小黃的上述舉動,體現了矯正社會工作( )的原則。
A.個別化
B.接納
C.非評判
D.自決
B接納原則:應了解和理解服務對象的想法、感受與行為,不應因服務對象的年齡、性別、民族、宗教、態度、行為、生理及心理狀況等歧視或拒絕服務。
C非評判原則:應與服務對象討論其想法、感受與行為,而不應隨意評價、指責和批判服務對象。
D服務對象自決原則:應相信服務對象有成長和改變的能力,應鼓勵和支持服務對象在具備自決條件并充分知情的情況下作出選擇和決定。
2.由于矯正對象普遍存在被動、不配合以及抗拒等心理行為特征,社會工作者擬從他們的家庭生活需要出發開展系列服務,以盡快與社區矯正對象建立良好專業關系。下列活動中,最有利于促進專業關系建立的是( )
A.為矯正對象子女開展系列愛心幫扶助學活動
B.開展戶籍調查并建立完善社區矯正工作檔案按規定
C.定期組織矯正對象參加社區公益勞動
D.邀請矯正對象開展“現身說法”的教育活動
考點:小組工作方法在社區矯正中的運用
1、小組工作的不同模式:社會目標模式、互惠模式、治療模式、發展模式
2、小組工作方法運用中應注意的問題
(1)要針對服務對象帶有共性的問題和困惑設計小組活動的主題
(2)要從服務對象的特點出發選擇小組工作實施模式
(3)小組活動的時間安排宜與矯正工作的制度要求相結合
(4)要善于從矯正對象中發現和培育小組工作的領導
【2023年真題示例】
1、社會工作者小林為戒毒康復人員開辦了“我的生活我做主”主題小組,旨在提升戒毒康復人員的自我管理能力,擺脫毒品的控制,成為自己生活的主人。在小組第四節,小林設計了“守護星”活動,鼓勵組員們回憶戒毒康復過程中幫助過自己的“守護星”,帶領組員思考如何維護好“守護星"。防止其變為“流星”。小林在此活動中扮演的專業角色主要是( )
A.治療者
B.影響者
C.使能者
D.協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