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考情
從歷年考試來看,社會工作督導在考試中所占分值約為 8-10 分,是比較重要的章節。例如,在 2024 年考試中,第九章的分值占比約為 10%。根據對歷年考試試題的分析,考生需要重點理解和掌握社會工作督導的含義和對象、功能、內容和方式、過程和技巧等內容。
章節名稱 | 學習難度 | 重要性 |
社會工作督導 | ★★★ | ★★★ |
分值分布 | 建議學習時長 | |
8-10分 | 3H |
考點精析
考點一:社會工作督導者
(1)具備社會工作從業資格;
(2)具有不少于5 年所督導服務領域的實務經驗;
(3)掌握所督導領域的專業知識技能和有關政策法規;
(4)掌握開展督導的方法與技巧;
(5)每年接受不少于90 學時的繼續教育。
2024年真題示例:
1、在一次督導會談中,督導者老郭詢問社會工作者小金有何職業規劃,小金回答說自己想積累不同領域的服務經驗,將來也想成為老郭這樣的督導。老郭告訴小金,這一想法非常好,希望小金邊做服務邊對標督導者要求做充分準備。根據《社會工作督導指南》(MZ/T166-2021),下列條件中,符合社會工作督導者要求的有()
A.服務領域三年以上實務經驗
B.具備社會工作從業資格
C.每年接受不少于60學時的繼續教育
D.掌握開展督導的方法和技巧
E.掌握所督導領域的專業知識和政策法規
②具有不少于5年所督導服務領域的實務經驗;
③掌握所督導領域的專業知識技能和有關政策法規;
④掌握開展督導的方法與技巧;
⑤每年接受不少于90學時的繼續教育。社會工作督導者不僅需要擁有良好的專業知識和督導技巧,更需要具有對社會、對專業負責的精神,
A錯誤,應當為5年;
C錯誤,應當為90學時。
故答案為BDE。
考點二:社會工作督導的內容
社會工作督導 | 督導內容 |
行政性督導 | (1)社會工作者的招募和選擇 督導者通過面試選擇比較合適的候選人,這不但可以限制成員的差異性,也可以讓符合條件的人在實現組織目標時充滿認同感和勝任感。 (2)安置和引導工作人員 督導者要對新進人員進行安置和引導,讓他們了解自己在機構中的位置,清楚掌握組織的行政環節、政策和制度等相關資訊,幫助他們在機構的人群網絡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3)工作計劃和分配 社會工作者一旦被招募、聘用、引導和安置,督導就必須計劃工作人員所要進行的工作。 (4)工作授權、協調與溝通 工作授權則是讓社會工作者知道自己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可以自主到什么程度、權限在哪里。 (5)工作監督、總結和評估 監督的任務包括聽取工作人員的口頭匯報、閱讀書面記錄和統計報告。 (6)督導者扮演多種角色 緩沖器角色;倡導者角色;機構變遷推動人。 |
教育性督導 | (1)教導有關“服務對象群”的特殊知識 (2)教導“社會服務機構”的知識 (3)教導有關“社會問題”的知識 (4)教導有關“工作過程”的知識 (5)教導有關“工作者本身”的知識 (6)提供專業性“建議和咨詢” |
支持性督導 | (1)社會工作者最常面臨的壓力來源 來自服務對象的壓力;來自工作的壓力;來自服務機構的行政壓力;來自社會對社會工作認識的壓力。 (2)緩解社會工作者的壓力感受、提升工作士氣的督導原則 充分認識被督導者的性別、年齡、工作年限、人格特質等特性因素; 善于激勵、催化,妥善處理沖突緊張的關系。 (3)支持性督導的工作內容 疏導情緒;給予關懷;發現成效;尋求滿足。 |
2024年真題示例:
1、某街道社工站新任站長小雪發現站點中具有專業背景的社會工作者較少,持證率較低,并存在人員被借調問題,站點服務也缺乏系統性,面對這種情況,小雪熱情消失,感到非常焦慮向督導者老李求助,此時,老李首先需要做的是()
A.建議小雪提高工作人員持證率
B.疏解小雪的負面情緒
C.提升小雪的工作能力
D.協助小雪解決人員的借調問題
A屬于教育性督導;
B屬于支持性督導;
C屬于教育性督導;
D屬于行政性督導。
故答案為B。
考點三:社會工作督導的功能
1、社會工作督導的功能:行政、教育和支持3大功能。
2、社會工作者督導志愿者督導的功能
(1)行政性督導的功能——培養有效的志愿者;
(2)教育性督導的功能——培養能干的志愿者;
(3)支持性督導的功能——了解和關懷志愿者。
2024年真題示例:
1、某高校與當地街道辦事處合作共建了“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擬定期組織大學生志愿者進入社區開展助老服務。為了保障志愿服務的有效性,社會工作者老劉負責督導該校大學生志愿者。下列老劉開展的工作中,符合行政性督導的是()
A.傳授志愿者服務老人的常用技巧
B.激發志愿者工作潛能和工作士氣
C.召開志愿者志愿服務心得座談會
D.舉辦志愿服務總結和改善研討會
A屬于教育性督導;BC屬于支持性督導;D屬于行政性督導。
故答案為D。
考點四:社會工作督導的一般過程
階段 | 任務 |
督導前期 | 建立關系的基礎期,主要任務是相互熟悉 |
開展期 | 建立互相信任和雙方同意的督導形式,口頭或書面形式確定 |
工作期 | 督導者要與被督導者分享實踐經驗與感受,解疑釋惑,指導工作 |
終結期 | 總結并回顧被督導者學習和成長的過程 |
2024年真題示例:
1、督導者老張受邀請對某街道社工站進行為期一年的督導,他首先約站點負責人小夏談話,下列老張的做法中,最適宜的是( )
A.相互了解,尋找督導的起始點
B.指導工作鼓勵、小夏做好服務
C.回顧小夏的學習和成長的過程
D.口頭確定雙方認可的督導形式
督導前期 。督導前期是督導者與被督導者建立關系的基礎期,這一時期最重要的任務是相互熟悉,督導者在這個時期一般通過直接面談了解被督導者的家庭、所受專業教育、工作經驗、以往的經歷等,督導者通過了解被督導者的處境找到督導的起始點,簡單明白地說明自己的工作方法和目的,讓被督導者放松心情、接受督導。
開展期。開展期的重要任務是建立互相信任和雙方同意的督導形式,并以口頭或書面的形式確定。督導者要和被督導者一起分享督導的目的,清楚描述雙方的角色、期望與要求并征求被督導者的意見。
工作期。工作期是督導歷程的最重要階段,在這一階段,督導者要與被督導者分享實踐經驗與感受,解疑釋惑,指導工作,促進其發展,支持被督導者做好服務。
終結期。督導歷程結束時,督導者應總結督導過程中各個階段所討論過的事情,并綜述被督導者的學習過程和成長過程,回顧被督導者的長處和弱點,幫助被督導者更加清醒地把握自我,加強自我改進。這樣不但對被督導者的工作有益,對他們將來的專業發展也有好處。
本題考察的是督導過程,A為督導前期的任務,D為督導開展期的任務。C是在督導老張對小夏談話中應該首先了解的信息。因此選擇C更合適。A是督導前期的目的,C選項是實現目的的手段。
考點五:社會工作督導方式中的技巧
社會工作督導方式 | 技巧內容 |
個別督導的技巧要點 | 會談技巧:聆聽、補充、提出疑問 督導需要注意的事項有: (1)督導者要誠懇地傾聽被督導者的表述; (2)督導者應仔細研究和批閱被督導者的工作記錄、服務報告,以便發現被督導者的不足,提出教育的重點; (3)督導者應采取接納的態度,接納被督導者的感受,經常鼓勵被督導者對服務對象的問題和需求進行評價和判斷,培養其自主思考和批判反思能力,最終實現推動被督導者自我學習和自我訓練的目的; (4)督導者在提出評價和建議時語氣應委婉,以免被督導者出現抗拒心態; (5)督導者要根據自己豐富的經驗和扎實的理論知識基礎,及時提供示范,建議可行的方法和技術,幫助被督導者更直接處理客觀情境下服務對象的需求和問題 |
團體督導的技巧要點 | (1)督導團體組成與動作技巧 督導團體的規模、督導團體的成員、督導團體的運作、團體督導記錄 (2)團體督導的主持技巧 |
同輩督導的技巧要點 | (1)同輩督導團體組成技巧 要注意價值的共同性、團體成員一般不超過7人,團體成員要簽訂明確的契約(契約必須清楚說明會議召開的周期、地點、每次會議持續時間、會議的程序)、注意同事督導會議的反饋 (2)同輩督導會議組織的技巧 |
2024年真題示例:
1、某市社工總站計劃在街鎮社工站站長間開展同輩督導,在正式開展同步督導前,總站組織站長們一起討論同輩督導團體的組成技巧。下列做法中,符合同輩督導組成技巧的是( )
A.平均分配時間給同輩團體中的每一名成員
B.每次都安排一定時間進行團體非正式交流
C.團體成員應大于10人以確保觀點多樣化
D.選擇具有共同信念的成員并明確角色分工
(1)要注意價值的共同性;
(2) 團體成員一般不超過 7人,以確保團體有充分的時間進行討論,滿足所有成員的需求;
(3)團體成員要簽訂明確的契約,契約必須清楚說明會議召開的周期、地點、每次會議持續時間、會議的程序等,簽訂契約的成員要有明確的承諾,保證能夠堅持參加同輩督導會議;同時還要明確成員的角色分工,如誰來負責會議時間和場地的安排,誰來負責會議秩序的維持等。
(4)注意同輩督導會議的反饋,包括對督導的過程進行全面反饋,既有正面的反饋,也有負面的反饋。此外,每3個月要進行一次全面總結,讓團體成員分享在團體中的收獲,探討團體的動態并對契約進行重新協商。
B錯誤,屬于同輩督導會議組織的技巧
C錯誤, 團體成員一般不超過 7人。
故答案為D。
考點六:社會工作督導的方式
個別督導 | 團體督導 | 同輩督導 | |
定義 | 最傳統的督導方式,由一名督導者對一名被督導者用面對面的方式,定期、定時(每周或每兩周一次,每次半個小時至一個小時)舉行討論。另外視情況需要,也會有一些不定期的督導會議。 | 一名督導者和數名被督導者以小組討論方式,定期舉行討論會議。 | 指具有相同需求、觀點或技術層次的個人和一群社會工作者,通過個別互惠方式或團體討論方式進行互動的過程。 |
優點 | (1)雙方有充分時間進行充分討論,督導過程隱秘性高 | (1)信息量大、不同觀點碰撞有利于糾正單一督導產生的偏見和盲點。 | (1)專家權威降低,無權威現象。 |
不足 | (1)被督導者僅接受一名督導者的信息,信息可能無助與被督導者 | (1)每名督導者接受督導時間不足,無法對細節進行討論。 | (1)每名成員都沒有最終的權利和義務; (4)團體成員有時也會彼此形成同謀。 |
1、某區5個街道社工站的負責人都具有豐富的服務經驗,他們每月定期開會,輪流組織督導活動,就所遇到的專業服務和管理議題進行討論,互相激勵,彼此借鑒,形成有價值的工作策略。該督導方式是( )。
A.科際督導
B.團體督導
C.個別督導
D.同輩督導
2.社區社會工作者老張負責社區社會組織培育和管理工作。社區環保志愿服務隊隊長吳大爺反映,最近部分志愿者參與熱情降低,尤其是指導垃圾分類的志愿者抱怨,一些居民雖經多次指導但仍然“舊習不改”,還經常說志愿者多管閑事。為此,老張決定對志愿者進行團體督導,并與吳大爺商量定期舉辦志愿服務經驗分享會,其目的有( )。
A.疏導因服務而產生的負面情緒
B.監測評估志愿服務質量和效果
C.增強自我功能并協助建立自信
D.了解居委會對志愿服務的期待
E.激勵和維護志愿者的工作士氣
如何查看已收藏的文章?進入【233網校APP】——【我的】——【?我的收藏/記錄/關注】即可查看!
領取更多備考干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