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考情
分值占比:通常在 5 - 8 分左右,近三年考題中,單選題約4-5道,多選題1道,多集中于矯正社會工作的功能、服務對象特點及主要方法。
考試難度:難度系數為★★★。該章節涉及司法、社區矯正、禁毒等多個領域,知識點較多且較為復雜,需要考生對不同矯正情形的服務內容和方法有較好的理解與應用能力。
章節名稱 | 學習難度 | 重要性 |
矯正社會工作 | ★★★ | ★★ |
分值分布 | 建議學習時長 | |
5-8分 | 2.5H |
考點精析
考點一:服務對象的特點及需要
1、服務對象的特點:沖動好斗的人格特征;自卑消沉的心理特征;與社會嚴重脫節的社會特征;困難重重的生活特征
2、矯正對象的需要:基本生存條件的保障需要;教育、就業權益的保障的需要;正常家庭生活的需要;再社會化的服務需要
【2024年真題示例】
小李刑滿釋放后回到社區,成為社會工作者小張的服務對象。小張了解到,小李能夠適應當下的社會生活,也有哥哥提供生活必需品,但因有前科找工作多次受挫。上述情況表明,小李當下最緊迫的需要是()。
A.就業權益的保障需要
B.基本生存的保障需要
C.正常家庭生活的需要
D.再社會化的服務需要
考點二:司法判決前的社會工作
司法判決前的社會工作 | 主要內容 |
針對犯罪嫌疑人的社會工作介入 | (1)犯罪事實的記錄 (2)前科 (3)本人的生活史。記載家庭、受教育、工作經歷、身體精神狀況、宗教、興趣、社會活動、服役、財產狀況等。 |
針對服務對象親友的社會工作介入 | (1)因事件發生而陷入經濟 困難的犯罪嫌棄人的家人尋找社會資源維持生計。 (2)為因事件發生而失去依靠的兒童少年安排、照料生活。 (3)為因事件發生而產生心理困擾的家庭 成員提供輔導服務。 |
【2024年真題示例】
某社會工作服務機構受法院委托,對涉嫌犯罪的錢某開展事前調查并撰寫調查報告。下列內容中,屬于錢某本人生活史的是()
A.錢某的判決量刑建議
B.錢某個人及家庭狀況
C.錢某的犯罪前科狀況
D.錢某的犯罪事實記錄
考點三:對于涉罪成年人的服務內容
對于涉罪成年人 | 服務內容 |
司法判決前的社會工作 | (1)針對犯罪嫌疑人的社會工作介入。 (2)針對服務對象親友的社會工作介入。 |
監禁場所中的社會工作 | (1)協助服刑對象適應監禁場所生活。 (2)為服務對象提供專業咨詢服務。 (3)幫助服務對象加強與社會的聯系。 |
社區矯正中的社會工作 | (1)緩刑、假釋、監外執行人員的監督管理。 (2)院舍訓練的組織管理。 (3)社會服務計劃的執行。 (4)為社區服刑人員提供社會服務。 |
刑滿釋放后的社會工作 | (1)提供住宿場所。 (2)提供就業、就學輔導。 (3)提供生活輔導和醫療保健轉介服務。 (4)提供物質援助。 |
針對涉毒人員的社會工作介入 | (1)提供戒毒康復服務 (2)開展幫扶救助服務 (3)參與禁毒宣傳教育 (4)協助開展有關禁毒管理事務 |
【2024年真題示例】
1、15歲的小明因涉嫌犯罪日前處于取保候審階段。當地法院委托社會工作者撰寫小明的審前調查報告。此報告應包括的內容有()。
A.小明監護人的基本情況
B.小明的犯罪事實記錄
C.小明所處的社會環境
D.小明的收入狀況
E.小明的社交賬號
判決前的調查報告包括3個部分:
(1)犯罪事實的記錄。其中,犯罪嫌疑人自己對關于犯罪的供述和辯解,以及警察或被害人的陳述等都要加以記載。
(2)前科。要求對以前被逮捕及犯罪情況作詳盡說明及評價。
(3)本人的生活史。記載家庭、受教育、工作經歷、身體精神狀況、宗教、興趣社會活動、服役、財產狀況等。
故本題選擇ABC。
考點四:個案工作方法在社區矯正中的運用
(一)個案工作在方法在社區矯正中的倫理原則
1、維護服務對象利益優先原則:以服務對象為中心,從服務對象的特點和利益出發提供服務
2、個別化原則:尊重服務對象差異性,重視服務對象的獨特性
3、接納原則:了解和理解服務對象的想法、感受與行為
4、非評判原則:與服務對象討論其的想法、感受與行為
5、服務對象自決原則:相信服務對象有成長和改變的能力
6、保密原則:對服務對象信息保守秘密
(二)個案工作方法運用中應注意的問題
1、要重視和善于發現與服務對象建立良好的專業關系
2、要有重大分步驟地制定矯正工作計劃
3、要著眼于服務對象的潛能發掘和自己解決問題、切忌包辦代替
4、要妥善處理為案主保密的原則與維護社會安全的關系
【2023年真題示例】
1、老方獲假釋后去社區矯正服務中心報到,被告知要接受心理社會狀況評估,十分緊張。社會工作者小黃見到老方后請他坐下,遞上一杯水,微笑著詢問其近況。小黃的上述舉動,體現了矯正社會工作( )的原則。
A.個別化
B.接納
C.非評判
D.自決
B接納原則:應了解和理解服務對象的想法、感受與行為,不應因服務對象的年齡、性別、民族、宗教、態度、行為、生理及心理狀況等歧視或拒絕服務。
C非評判原則:應與服務對象討論其想法、感受與行為,而不應隨意評價、指責和批判服務對象。
D服務對象自決原則:應相信服務對象有成長和改變的能力,應鼓勵和支持服務對象在具備自決條件并充分知情的情況下作出選擇和決定。
2.由于矯正對象普遍存在被動、不配合以及抗拒等心理行為特征,社會工作者擬從他們的家庭生活需要出發開展系列服務,以盡快與社區矯正對象建立良好專業關系。下列活動中,最有利于促進專業關系建立的是( )
A.為矯正對象子女開展系列愛心幫扶助學活動
B.開展戶籍調查并建立完善社區矯正工作檔案按規定
C.定期組織矯正對象參加社區公益勞動
D.邀請矯正對象開展“現身說法”的教育活動
考點五:小組工作方法在社區矯正中的運用
1、小組工作的不同模式:社會目標模式、互惠模式、治療模式、發展模式
2、小組工作方法運用中應注意的問題
(1)要針對服務對象帶有共性的問題和困惑設計小組活動的主題
(2)要從服務對象的特點出發選擇小組工作實施模式
(3)小組活動的時間安排宜與矯正工作的制度要求相結合
(4)要善于從矯正對象中發現和培育小組工作的領導
【2023年真題示例】
1、社會工作者小林為戒毒康復人員開辦了“我的生活我做主”主題小組,旨在提升戒毒康復人員的自我管理能力,擺脫毒品的控制,成為自己生活的主人。在小組第四節,小林設計了“守護星”活動,鼓勵組員們回憶戒毒康復過程中幫助過自己的“守護星”,帶領組員思考如何維護好“守護星"。防止其變為“流星”。小林在此活動中扮演的專業角色主要是( )
A.治療者
B.影響者
C.使能者
D.協調者
如何查看已收藏的文章?進入【233網校APP】——【我的】——【?我的收藏/記錄/關注】即可查看!
領取更多備考干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