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考情
分值:第十三章分值穩定在 7-10分,近三年考題中,單選題約4-5道,多選題1-2道,案例分析題偶有涉及,重點考查醫務社會工作的理論、方法及實務應用。
難度:難度系數為★★★。該章節內容涉及醫學知識與社會工作專業方法的結合,要求考生具備較豐富的知識儲備和較強的應用能力。
章節名稱 | 學習難度 | 重要性 |
醫務社會工作 | ★★★ | ★★★ |
分值分布 | 建議學習時長 | |
7-10分 | 3.5H |
考點精析
考點一:慢性疾病與長期照顧的社會工作
慢性疾病與長期照顧的社會工作 | 主要內容 |
糖尿病 | 需求分析:患者對疾病的認知;對于疾病和治療的適應;心理情緒支援;家庭支援網絡;出院照顧。 服務內容:醫療適應;疾病認知;心理情緒支援;家庭支援網絡;出院照顧。 |
心臟病 | 需求分析:患者對疾病的認知;對于疾病和治療的適應;心理情緒支援;家庭支援網絡;出院照顧。 服務內容:醫療適應;疾病認知;心理情緒支援;家庭支援網絡;出院照顧。 |
終末期腎病 | 心理社會層面壓力,包括對于疾病和治療的適應需求;對疾病認知的需求;情緒支援需求;家庭社會支援網絡需求;處理多種損失的需要(經濟方面、獨立性及自由度);姑息治療及臨終關懷的需要。 |
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艾滋病) | 需求分析:患者對于疾病的認知;對于疾病和治療的適應;較大的心理情緒支援;家庭社會支援網絡;出院照顧的需求。 |
【2024年真題示例】
1、老何因胸悶氣短到醫院就診,醫生建議他住院檢查。老何認為自己得了大病,隨時可能發生心梗,因而焦慮失眠。醫務社會工作者小王了解情況后,請醫生為老何講解相關疾病知識。小王的做法體現了醫務社會工作服務內容中的()
A.提升家庭支持
B.強化出院康復
C.促進醫療適應
D.改善疾病認知
2、老張近期被確診為糖尿病。通過網絡檢索和與病友交流,他知道自己未來要長期服藥,還要嚴格控制飲食,生活質量將大幅下降。老張因此變得非常沮喪,情緒低落。針對老張的情況,醫務社會工作者首要的做法應是()
A.走訪老張的家庭了解其家人是否有患病史
B.與醫生討論老張的病情及可能的治療方案
C.鏈接多種資源為老張提供及時的醫療救助
D.使用專業方法對老張的消極情緒進行干預
考點二:婦女兒童醫務社會工作
(1)婦女醫務社會工作的內容
需求分析:疾病適應;心理調適;經濟問題;情緒問題;家庭問題。
服務內容:了解病情和治療計劃;疏導焦慮情緒;轉介病友或志愿者;提供社會支持;申請社會資源;提供咨詢和家庭服務。
(2)兒童醫務社會工作的內容
需求分析:心理和社會適應問題
服務內容:對于患者而言;適應醫院環境和治療過程;對照顧者而言,幫助個體或家庭從疾病造成混亂中恢復正常。
【2024年真題示例】
6歲的樂樂患腦膜炎,入院治療時十分抗拒腰穿檢查,哭不止,不肯配合。為降低樂樂對腰穿檢查的恐懼感,根據兒童的心理發展特點,醫務社會工作者恰當的做法是()。
A.請大夫為樂樂講解腰穿檢查必要性
B.運用游戲與樂樂模擬腰穿操作過程
C.邀請做過腰穿檢查的病友分享經歷
D.動員樂樂父母勸說其配合腰穿檢查
考點三:腫瘤治療康復、舒緩療護及臨終關懷社會工作
1、需求分析
主要心理社會需求包含經濟、情緒、醫患關系、家庭關系、社會福利政策咨詢、出院安置、喘息服務、臨終關懷。
2、服務內容
(1)紓緩療護:預防與緩解疼痛以及治療其他癥狀。
(2)主要服務內容:①經濟資源協助;②情緒心理輔導;③協調醫患溝通;④社會福利咨詢;⑤出院安置計劃;⑥家屬及照護者的支持性服務,提升照護者的能力和提供喘息服務等;⑦臨終關懷。
【2024年真題示例】
1、某醫院的社會工作者小陳發現,腫瘤患者及其家屬面臨生理、心理和社會等方面的巨大壓力,給治療帶來很大影響。因此,小陳擬依據人本主義價值取向為他們提供服務。小陳的下列做法中,體現該價值取向的有()。
A.盡可能多地提供社會資源,避免患者及其家屬陷入困境
B.協助患者及其家屬認識自身優勢,建立積極的自我概念
C.鼓勵患者及其家屬結交新朋友以建立新的社會支持系統
D.為患者及其家屬營造一個安全、真誠、開放的治療氛圍
E.協助腫瘤患者在調適心理社會功能過程中獲得個人成長
考點四:急診室社會工作的主要方法
(1)急診室社會工作需要處理的常見問題
應激障礙癥;心理—社會反應;哀傷
(2)急診室社會工作主要方法
社會心理評估;信息咨詢服務;危機干預;出院安置;轉介。
【2024年真題示例】
1、某醫院急診室社會工作者小艾在為一位腦卒中患者提供服務前,擬為患者進行社會心理評估。在評估過程中,小艾恰當的做法是()。
A.了解患者的疾病史、就醫史,家庭史或生活史,掌握患者的狀態
B.迅速與患者建立關系,辨識其當下的主要問題
C.依據個案管理原則,在住院期間安排適當服務
D.給患者及其家屬提供相關手續辦理的程序、醫療救助政策的咨詢
考點五:精神衛生領域社會工作常用方法
1、需求評估與干預流程
(1)精神病患者及其家屬的生理—心理—社會評估
生理信息;社會信息(家庭、社會支持、社會環境);心理信息
(2)精神病患者及其家屬社會工作的干預流程
2、社會工作干預方法
(1)認知行為治療
具體步驟:詳細講述問題行為;收集數據;設定目標;行為介入;家庭作業;行為改變的強化;行為改變的認同;防止故態復萌。
(2)小組工作
引導、教育、指導及成員間經驗分享、情緒支持、回饋等互動過程。教育型、治療型為主,將心理教育內容和治療型技術貫穿小組工作過程中。
【2024年真題示例】
1、社會作者小李使用認知行為療法,為輕度抑郁癥患者王女士提供個案輔導,為強化王女士在日常生活中主動識別自身的思維特點與行為反應的能力。形成恰當的認知方式,小李給王女士布置了相應的家庭作業。下列關于家庭作業的內容中,恰當的是()
A.與王女士共同設定促使其行為改變的目標
B.與王女士共同探討幫助其達到目標的技能
C.幫助王女士學習評估和監督自身行為
D.請王女士記錄日常生活中的情緒感受
考點六:針對慢性疾病患者與長期照顧者的常用社會工作方法
(1)個案管理
①社會心理評估②壓力管理③治療依從性管理
(2)小組工作
①溝通技巧訓練。
②健康教育:邀請醫護人員以小組的形式向患者提供有關疾病、治療方法及生活方式改變等知識;邀請患者及家屬學習疾病的自我管理方法,鼓勵患者參與協商治療方案,傳遞賦權的理念,鼓勵醫患共同承擔責任,提升患者對于疾病的控制能力。
【2023年真題示例】
1、醫務社會工作者小黃對入院的糖尿病患者進行需求調研。結果發現,70%的患者希望了解如何通過合理飲食控制血糖。根據此需求,小黃計劃為院內部分糖尿病患者開展小組服務。小黃設計的下列服務目標中,最恰當的是( )。
A.改善糖尿病患者與家庭的關系
B.提升糖尿病患者的控糖意識
C.加強糖尿病患者的服藥依從性
D.調整糖尿病患者的生活方式
如何查看已收藏的文章?進入【233網校APP】——【我的】——【?我的收藏/記錄/關注】即可查看!
領取更多備考干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