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嬰幼兒階段
(一)特征
問題 | 具體表現 |
生理特征 | 身高、體重和大腦發育迅速; |
心理發展 | 1、記憶以無意識記憶為主,機械能力記憶發達; |
社會性發展 | 1、0歲—6個月:單純社會化反應階段; 2、7個月—2歲:社會性感情聯結建立階段; 3、2-3歲:伙伴關系發展階段。 4、自我意識發展階段(游戲伙伴階段、退縮階段和自我意識出現階段)。 |
【注意】依戀是嬰幼兒自我意識發展的重要原因,產生于與照顧人相互作用的過程,是感情上的聯結和紐帶。
(二)問題
問題 | 具體表現 |
哺乳問題 | 1、觀念問題; 2、工作原因; 3、剖宮產手術的大量使用。 |
母愛剝奪 | 1、照顧嬰兒時間少; 2、母愛的缺失; 3、孩子成為孤兒或棄兒。 |
棄嬰問題 | 1、原因 (1)社會保障不健全,家庭無力承擔起醫療費用 (2)傳統重男輕女、男尊女卑的觀念影響; (3)婚外生育和未婚生育,不能通過正常途徑養育孩子造成的; 2、預防工作 (1)健全和完善相關發法律法規 (1)完善棄嬰救助制度 (2)加大對困難家庭的救助力度 (4)積極發揮慈善部門、基金會和其他民辦機構的作用;5、開展宣傳工作,(5)利用媒體進行相關報道,提升社會的關注程度。 |
二、學齡前階段
(一)特征
特征 | 具體表現 |
生理特征 | 智能、大小肌肉發展逐漸成熟; |
心理發展 | 語言發展促進思維發展,思維反過來促進語言發展 |
社會性發展 | 1、自我為中心—區分他人和自我; 2、自我意識—自我評價、自我體驗和自我控制構成; 3、建立性別角色判斷、開始道德發展、社交范圍擴大。 |
(二)問題
問題 | 具體表現/原因 |
挑食偏食 | 1、表現:導致營養不良、發育遲緩 2、預防:科學喂養、良好就餐習慣和環境、正確選擇零食、家長榜樣。 |
攻擊行為 | 1、原因:生理特征、家庭影響、社會環境因素 2、干預措施 (1)創造和諧穩定家庭環境; (2)正確宣泄不良情緒; (3)凈化社會環境。 |
電子產品依賴 | 1、表現觀看電子產品超過一定限度產生依賴; 2、干預措施 (1)使用時長加以限制; (2)帶孩子參與戶外活動; (3)創造良好家庭環境。 |
自閉癥 | 1、表現:社會交流障礙、言語障礙、興趣下閘、智力發育落后; 2、干預措施 (1)自閉癥幼兒成長小組; (2)對家長提供情緒疏導和心理支持服務; (3)為患兒爭取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障。 |
三、學齡階段
(一)特征
特征 | 具體表現 |
生理特征 | 身體各個方面進一步發育; |
心理發展 | 語言發展進入高級階段,注意力得到提高; |
社會性發展 | 1、環境適應性加強,自我意識、道德和社會交往得到發展。 3、逐步形成自己道德意識。 |
(二)問題
問題 | 具體表現 |
兒童意外傷害 | 1、兒童自身因素(好奇心、自控力差、缺少防范意識); 2、外在環境影響。 |
校園欺凌 | 1、表現:學校內發生的兒童間的暴力、攻擊行為。 2、干預措施 (1)針對學校進行干預工作(制訂干預方案和檢測評估體系); (3)針對家庭開展干預工作。 |
兒童性傷害 | 1、主要原因 (1)兒童身心發育不成熟; (2)性安全教育的缺失; (3)法律法規不健全。 2、干預措施 (1)推動相關法律法規完善; (2)開展社會教育,提高防范意識; (3)對受侵犯兒童及家庭開展系統干預(個案、小組等形式)。 |
溫馨提示:文章由作者233網校-lizhihao獨立創作完成,未經著作權人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