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考情
中級綜合能力考試中,社會工作研究章節(jié)的分值通常在6-7分左右,屬于較為重要的考點之一。由于內容抽象且綜合,考生普遍反映該章節(jié)難度較大,需要花費較多時間和精力進行備考。歷年考試中,問卷調查和實驗研究法的具體類別及其使用是較為重要的考核點。
章節(jié)名稱 | 學習難度 | 重要性 |
社會工作研究 | ★★★★★ | ★★★ |
分值分布 | 建議學習時長 | |
6-7分 | 4.5H |
考點精析
考點一:社會工作研究的主要功能
1、直接功能:治療和預防社會問題、改善社會工作實踐和提升社會理論、推進福利和促進公正
2、間接功能:有助于感受社會現(xiàn)實、有助于了解社會工作內涵,有助于實現(xiàn)自身增能、有助于激發(fā)多個系統(tǒng)的正面功能
2024年真題示例:
1、某社會工作服務機構在開展服務項目的同時,非常重視研究工作。根據(jù)社會工作研究的間接功能,下列做法中,有助于機構實現(xiàn)自身增能的是()
A.走訪流動兒童的家庭,撰寫需求評估報告
B.梳理長期照護險制度,提出相關政策建議
C.評估青少年歷奇小組的服務成效,提煉經(jīng)驗和反思不足
D.撰寫微信公眾號文章,介紹家庭環(huán)境對孩子成長的影響
社會工作者作為研究者時,可以感受專業(yè)倫理,體驗實務技術,領悟專業(yè)理論,審視行政細節(jié),反思實踐智慧,發(fā)現(xiàn)自身不足,從而更加明確自己的努力方向。社會工作者即使不是研究者,也可以通過領悟研究成果,汲取他人智慧,反省自身行為,實現(xiàn)自我增能。于社會服務機構而言,社會工作研究則有利于優(yōu)化對內管理和對外服務,加強項目過程的管理,提升機構服務的質量。此外,社會工作研究的進行、研究成果的公開和應用,也有利于各界深化對社會工作的了解、認同和支持。
故答案為C。
考點二:定量研究與定性研究的特點
2024年真題示例:
1、根據(jù)定量與定性研究的特點及其適用范圍,下列研究目標中,最適合定性研究的是()
A.評估老年人防詐騙小組的服務成效
B.調查社區(qū)居民對小區(qū)無障礙設施環(huán)境的滿意度
C.分析養(yǎng)老服務財政投入對老年人幸福感的影響
D.探索同伴支持志愿者助人生命故事
ABC屬于定量研究。
故答案為D。
考點:問卷調查
問卷調查 | 主要內容 |
問卷類型 | (1)自填式問卷(被調查者填寫答案); (2)訪問式問卷(由訪問員向被調查者提問并記錄回答)。 |
問卷結構 | (1)標題;(問卷名稱) (2)封面信;(研究者身份、研究目的和內容、對象選擇方法、保密原則及研究機構) (3)指導語;(問題細節(jié)及回答要求,有不同形式) (4)問題和答案;(態(tài)度、行為和狀態(tài)) (5)編碼和其他。(問題及答案用字母或數(shù)字作為代碼) |
問卷設計 | (1)原則 ①問卷要有信度與效度 ②考慮研究目的或研究類型; ③以回答者視角為主; ④保證操作可行性。 (2)步驟(4個) 依次:探索性工作—設計問卷初稿—使用和修改—定稿和印制。 (3)問題和答案 ①關注問題特性 開放式問題:注意空間大小;封閉式問題:答案的窮盡性和互斥性 ②注意語言表達; ③數(shù)量時間適當; ④問題按序排列。 |
問卷資料收集 | (1)對象選取(隨機抽樣和非隨機抽樣) (2)訪問員選拔培訓(文化科學知識、社會經(jīng)驗和應變能力) (3)物資準備 印制問卷,做好提筆、禮品、錄音設備、相機等準備工作。 (4)質量控制 ①調查過程的督導; ②資料回收后的檢查。 |
評價 | (1)優(yōu)點 ①匿名訪問,易獲得真實信息; ②利于個別人士極端回答; ③收集數(shù)據(jù)的內容、時間、格式統(tǒng)一,資料容易處理和分析; ④訪問眾多對象節(jié)省資源。 (2)缺點 調查員要求有較好素質,較難達到; 對被研究者有一定要求; 答題質量難以保證 |
2024年真題示例:
1、社會工作者老楊正在進行“社會工作者專業(yè)勝任力的問卷調查,希望能夠建構出社會工作者的專業(yè)勝任力指標體系,進而助力社會工作專業(yè)人才隊伍建設。下列問題和答案中,屬于測量行為的是( )
A.您過去半年參加過督導會談的次數(shù)?(1)0次(2)1次(3)2次(4)3次及以上
B.您是否從事一線社會工作服務?(1)是(2)否
C.您熟悉項目管理嗎?(1)很熟悉(2)比較熟悉(3)一般(4)比較不熟悉(5)很不熟悉
D.您持有社會工作職業(yè)資格證書的情況?(1)無(2)助理社會工作師(3)社會工作師(4)高級社會工作師
態(tài)度說明對問題的看法,如,“你對社會工作者服務的滿意度如何?”
行為代表實際行為狀況,如,“你過去一個月有幾次求職經(jīng)歷?”
狀態(tài)涉及人口社會特征、個人經(jīng)歷及其他信息。
BCD屬于狀態(tài),A屬于行為。
故答案為A。
考點:實驗研究
實驗研究 | 主要內容 |
三對要素 | (1)自變量和因變量 (2)實驗組和控制組 (3)前側和后側 |
常用類型 | (1)標準實驗組 有前后測控制組設計(傳統(tǒng)實驗設計)、單后測控制組設計、所羅門四組設計。 (2)準實驗組 有非對等控制組設計、簡單時間序列設計和多組時間序列分析三種類型。 (3)實地實驗 把實驗置于真實場景中,受試者按照事先設計完成某些要求,再分析效果。 |
成功試驗設計的標準 | (1)是否回答主題。實驗研究設計是否回答研究主題、有效測量假設。 (2)變量控制。對外在變量或不恰當變量有無控制,使因變量前后差異盡可能擴大。 (3)可推論性。實驗結果乃至整個實驗過程的可推論性如何。 (4)其他方面。研究過程是否有漏洞、可能造成誤差的因素、研究結果是否準確、研究環(huán)境是否造成干擾、安排是否有偏差。 |
2024年真題示例:
1、良好的實驗研究設計,有助于研究者對影響因果關系的因素進行有效控制,關于實驗設計的說法正確的有( )
A.簡單時間序列的設計,不要求有控制組
B.標準實驗設計都應有前測和后測
C.非對等控制組設計可以只有后測
D.標準實驗設計都擁有實驗組和控制組
E.所有實驗設計都應有自變量和因變量
B錯誤,D正確,標準實驗設計有前后測控制組設計(傳統(tǒng)實驗設計)、單后測控制組設計、索羅門四組設計等形式。
C正確,由于實驗設計的要求比較高,社會工作研究有時也使用準實驗設計。準實驗設計并不完全嚴格設計實驗組和對照組,但同樣進行一定的前測或后測。因此,相對于標準實驗設計而言,其規(guī)范程度稍低。非對等控制組設計和簡單時間序列設計是其兩種類型。
E正確,實驗設計包含自變量和因變量、實驗組和對照組( 或控制組)、前測和后測3對要素。
故答案為ACDE。
考點:行動研究
行動研究 | 主要內容 |
含義 | 被研究者不再簡單地作為研究對象,而是和與問題有關的所有其他人員一起參與研究和行動,并將研究發(fā)現(xiàn)直接應用于行動,對問題情境進行全程干預,進而提高自己改變社會實踐的能力。 |
行動研究的特點 | (1)注重實務導向 (2)研究場域與實務場域合一 (3)重視民主參與 (4)兼具批判建構功能 |
評價 | 克服研究理論和實踐脫節(jié)的不足,強調伙伴式工作關系,與社會工作價值倫理一致,受到較廣泛關注 |
2024年真題示例:
1、社區(qū)工作者小趙發(fā)現(xiàn)所在養(yǎng)老機構服務失智老人的方法固化,決定采用行動研究將失智老人的服務和研究進行整合,創(chuàng)新服務失智老人的有效方法下列小趙的做法中,最能體現(xiàn)該研究兼具批判建構功能的是()
A.小趙鼓勵失智老人及家屬共同參與研究
B.小趙在自己的實踐情境中邊行動邊研究
C.小趙對現(xiàn)有失智老人服務方案提出修訂思路
D.小趙將研究目標確定為優(yōu)化失智老人的服務
故答案為C。
考點:定量研究的一般過程
1、研究準備:確定研究議題、建立研究假設、進行研究設計
2、資料收集
3、資料研究:資料整理(資料編碼);統(tǒng)計分析(單變量集中趨勢和離中趨勢;雙變量間關聯(lián)狀況;多變量間關系;樣本指標值)
4、研究總結。
2024年真題示例:
1、為了解居民對公共服務設施的使用情況和滿意度,社會工作者小鄭設計了一份調查問卷,邀請在黨群服務中心參加活動的居民填寫,近一個月內完成了100份問卷,在資料整理和分析階段小鄭正確的做法有()
A.基于研究發(fā)現(xiàn),推論本地居民對公共服務設施的使用及滿意度的總體情況
B.檢驗使用情況和滿意度之間是否存在相關關系
C.對問卷進行編碼,并將編碼后的資料錄入電腦
D.對錄入的資料進行邏輯檢查和幅度檢查,保證資料的準確性
E.通過對單變量的統(tǒng)計分析描述居民對公共服務設施的使用情況和滿意度
資料整理包括:1.進行資料編碼 ;2.將完成編碼的資料輸入電腦,并進行邏輯檢查和幅度檢查 。
統(tǒng)計分析包括:1.描述單變量的集 趨勢和離中趨勢;2.發(fā)現(xiàn)雙變量間關聯(lián)狀況;3.探索多變量的關系;4.如果研究采用隨機抽樣選擇被研究對象,就可以根據(jù)樣本的指標值推論總體的相應指標值(參數(shù)值)。
A錯誤,邀請在黨群服務中心參加活動的居民填寫的問卷,不能推論到整個社區(qū)的總體情況。
故答案為BCDE。
考點:定性研究的一般過程
1、研究準備:選擇調查對象和確定研究方法(研究對象采用非隨機抽樣方法);
2、資料收集、整理和分析
(1)進入現(xiàn)場:通過正式或非正式聯(lián)絡方式進入實地;
(2)收集和記錄資料;
(3)整理資料和建立檔案;
(4)分析與收集的互動。
3、總結應用:從復雜的資料中對某個概念進行提煉,針對研究本身或相關主體,提出對策和建議。
2024年真題示例:
1、社會工作者小李計劃采用個案研究方法對某鄉(xiāng)社工站的建設過程與服務效果進行研究,下列小李的工作中,屬于資料整理階段的是()
A.小李聯(lián)系某鄉(xiāng)社工站負責人,協(xié)商開展實地研究的具體事宜
B.小李不斷累積資料,形成對某鄉(xiāng)社工站建設機制的合理解釋
C.小李按照不同的相關者將訪談資料分別進行編碼,形成相應的研究檔案
D.小李通過探索訪談,了解不同利益相關者對某鄉(xiāng)社工站建設的態(tài)度與建議
故答案為C。
如何查看已收藏的文章?進入【233網(wǎng)校APP】——【我的】——【?我的收藏/記錄/關注】即可查看!
領取更多備考干貨>>

溫馨提示:文章由作者233網(wǎng)校-zlj獨立創(chuàng)作完成,未經(jīng)著作權人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