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總則
中國社會工作者繼承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傳統,吸收世界各國社會工作發展的文明成果,高舉社會主義人道主義旗幟,以 促進社會穩定和全面進步為己任。中國社會工作者通過本職工作,提倡社會互助,調節社會矛盾,解決社會問題,改善人際關系,為社會主義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服務。
二、職業道德
(1)熱愛社會工作,忠于職守,具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敬業精神。
(2)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滿足社會成員自我發展、自我實現的合理要求而努力工作,并不因其出身、種族、性別、年齡、信仰、社會經濟地位或對社會貢獻不同而有所區別。
(3)尊重人、關心人、幫助人。為保障包括人的生存權、發展權在內的人權而努力,注意維護工作對象的隱私權和其它應予保密的權利。
(4)同工作對象保持密切聯系,主動了解他們的需要,切實為之排憂解難。
(5)樹立正確的服務目標:以關懷的態度,為工作對象困難問題的預防和解決,以及其福利要求提供有效的服務。
(6)清正廉潔,不以權謀私。
三、專業修養
(1)確立正確的社會工作價值觀和為專業獻身的精神。
(2)努力學習和鉆研業務,不斷提高專業技術水平和專業服務質量。
(3)通過參加培訓和進修,努力實現專業化,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務技能。
(4)通過專業的理論知識與方法技能,幫助社會成員改進和完善社會生活方式,不斷提高生活質量,以利于民族素質的提高。
(5)從廣大群眾的集體力量和創造精神中吸取專業營養,促進專業的發展與創新。
四、工作規范
(1)重視調查研究,深入了解社會成員的困難和疾苦,并采取有效措施,切實幫助他們擺脫困境,通過不斷的調查研究,提高社會工作的服務水平。
(2)對待工作對象應平易近人,熱情謙和,注意溝通,建立互助依賴的關系,努力滿足他們各種正當的要求,并幫助他們在心理和精神等方面獲得平衡。
(3)對待同行,應互相尊重,平等競爭,取長補短,共同提高。在業務上,誠意合作,遇到問題時,互相探討,坦率交換意見,或善意地進行批評與自我批評,以促進專業水平、工作效率和服務效能的提高。
(4)向政府有關部門,社會有關方面反映社會成員需要社會工作解決的問題,以及對工作的意見和建議。
(5)向社會成員宣傳貫徹國家有關社會工作的政策、方針和法規,鼓勵和組織社會成員積極參與社會事務。
(6)對待組織和領導,應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則,主動獻計獻策,鼓勵和組織社會成員積極參與社會事務。
(7)對待組織和領導,應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則,主動獻計獻策,提供咨詢意見,并自覺服從決定,遵守紀律,維護集體榮譽,努力使領導和單位的計劃實施獲得最佳效果,圓滿地完成社會工作的各項任務。考試大收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