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學方法概述
1.概念
教學方法是師生為了完成教學任務、實現教學目標而采取的共同活動方式,是教師引導學生掌握知識技能、獲得身心發展而共同活動的方法。教學方法是一個不斷發展的體系,它隨著教學理論的發展和人們對教學實踐認識的加深不斷豐富和完善。在教學實踐中,流行著這樣一句話:“教學有法,但無定法”,這說明教學方法不是一成不變的靜態物,也說明它自身有著較大變化的空間。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靈活地運用和創造教學方法,來促進教學方法的發展。
2.選擇教學方法的基本依據
教學方法與教學目的和任務、教材內容、學生特征、教師素質、教學環境之間存在著內在的有機聯系,這就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的基本依據,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①依據教學目標選擇教學方法;②依據教學內容特點選擇教學方法;③根據學生實際特點選擇教育方法;④依據教師的自身素質選擇教學方法;⑤依據教學環境條件選擇教學方法。
(二)我國中小學常用的教學方法
我國中小學常用的教學方法有:講授法、談話法、討論法、演示法、練習法、實驗法、讀書指導法和實習作業法等。
1.講授法
講授法是教師通過口頭語言系統連貫地向學生傳授知識的方法。講授法可分講述、講解和講演三種方式。講述是教師向學生描繪學習的對象、介紹學習材料、敘述事物產生變化的過程。講解是教師對概念、原理、規律、公式等進行解釋說明和論證。講述、講解各有側重,但在教學中常結合使用。講演則是系統全面地描述事實,深入分析和論證事實,并歸納、概括出科學的結論。
講授法的基本要求是:①講授內容要有科學性、系統性、思想性,既要突出重點、難點,又要系統、全面;既要使學生獲得可靠知識,又要讓他們在思想上有所提高。②注意啟發。在講授中,教師要善于詰問并引導學生分析和思考問題,使他們的認識積極開展,自覺地領悟知識。③講究語言藝術。教師要力求語言清晰、準確、簡練、形象、條理清楚、通俗易懂,講授的音量、速度要適度,注意音調的抑揚頓挫,提高語言的感染力。
2.談話法
談話法也叫問答法,它是教師按一定的教學要求向學生提出問題,要求學生回答,并通過問答的形式來引導學生獲取或鞏固知識的方法。談話法特別有助于激發學生的思維,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他們獨立思考和語言表述的能力。這是小學常用的一種方法。談話法可分復習談話和啟發談話兩種。復習談話是根據學生已學的教材內容向學生提出一系列問題,通過師生問答形式幫助學生復習、深化、系統化已學的知識。啟發談話則是通過向學生提出未思考過的問題,一步一步引導他們深入思考和探取新知識。
談話法的基本要求是:①要準備好問題和談話計劃。在上課之前,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已有的經驗、知識,準備好談話的問題、順序,以及如何從一個問題引出和過渡到另一個問題。②提出的問題要明確,要能讓學生積極思維,即富有挑戰性和啟發性,問題的難易要因人而異。③要善于啟發誘導。當問題提出后,要善于啟發學生利用他們已有的知識經驗或觀察直觀教具獲得的感性認識進行分析、思考,研究問題和矛盾的所在,因勢利導,讓學生一步一步地獲取新知。④要做好歸納、小結,使學生的知識系統化、科學化,并注意糾正學生一些不正確的認識,幫助他們準確地掌握知識。
3.討論法
討論法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為解決某個問題而進行探討、辨明是非真偽,以獲取知識的方法。該方法的優點在于能更好地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獨立思維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促進學生靈活地運用知識。
討論法的基本要求是:①討論的問題要有吸引力。抓好問題是討論的前提,問題要有吸引力,能激發他們的興趣,有討論、鉆研的價值。②要善于在討論中對學生啟發引導。啟發他們獨立思考,勇于發表自己的看法,圍繞中心議題發言。③做好討論小結。討論結束前,教師要簡要概括討論情況,使學生獲得正確的觀點和系統的知識,糾正錯誤、片面或模糊的認識。對疑難和爭論的問題,教師應盡力闡明自己的看法,但要允許學生保留意見。
4.演示法
這是教師通過展示實物、直觀教具、進行示范性實驗或采取現代化視聽手段等,指導學生獲得知識或鞏固知識的方法。演示的特點在于加強教學的直觀性,不僅是幫助學生感知、理解基本知識的手段,也是學生獲得知識、信息的重要來源。
演示法的基本要求是:①做好演示前的準備。演示前要根據教學需要,做好教具準備。用于演示的對象要有典型性,能夠突出顯示所學材料的主要特征。②要使學生明確演示的目的。要求與過程,主動、積極、自覺地投入觀察與思考,讓他們知道要看什么、怎么看、需要考慮什么問題。③通過演示,要使所有的學生都能清楚、準確地感知演示對象,并引導他們在感知過程中進行綜合分析。
5.練習法
這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運用知識去完成一定的操作,并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練習的種類很多,按培養學生不同方面的能力可分為:口頭練習、書面練習、實際操作練習;按學生掌握技能、技巧的進程可分為:模仿性練習、獨立性練習、創造性練習。
練習法的基本要求是:①使學生明確練習的目的與要求,掌握練習的原理和方法。這樣能防止學生在練習中可能產生的盲目性,從而提高練習的自覺性。②精選練習材料,適當分配分量、次數和時間,練習的方式要多樣化,循序漸進,逐步提高。③嚴格要求。無論是口頭練習、書面練習或操作練習,都要嚴肅認真,要求學生一絲不茍、刻苦訓練、精益求精,達到最高的水平。
6.實驗法
實驗法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利用一定的儀器設備,通過條件控制引起實驗對象的某些變化,從觀察這些變化中獲得知識的方法。實驗法一般在物理、化學、生物等自然科學的教學中運用得較多。實驗法不僅有利于學生掌握知識,而且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科學嚴謹的學習態度。
實驗法的基本要求是:①明確目的,精選內容,制定詳細的實驗計劃,提出具體的操作步驟和實驗要求。②重視語言指導,重視教師示范的作用。教師可以在實驗前示范,也可以在學生實驗后總結性示范。③要求學生獨立操作,要求所有學生都親自操作,及時檢查結果,要求學生按照規定寫出實驗報告。
備考輔導:
試題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