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通關經驗
——孫武材
參加教師資格證考試是比較偶然的機會,記得當時看見同事在聊天,談到教師資格證考試,于是便報名參加考試,幸運的是那天是網絡報名截止的最后一天,晚上11點多終于審核通過并繳費成功。之后就是選擇培訓學校了,因為本人非師范類考生,加之畢業十多年了,很多知識都已經模糊,對教師資格證要考察的知識內容是毫不清楚。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我沒有選擇面授課程,而是在網上進行比較后選擇了233網校,選擇了含學科知識的教師資格套餐班。
王奕珃老師上課激情四射,語速急促,抓住了綜合素質的簡答題,老師總結的答案也很精辟,記憶方法不錯,能夠讓我一個多小時完全記住;而且王老師對考試報考把握比較準確,在他的解說下我才對通過考試有了一定信心。
牛晶晶老師語速部分課程過于緩慢,聽了我想打瞌睡,不知是否是課程錄制編排處理不當,好在可以自己調整語速;牛老師講課還是比較細致,部分點也總結了記憶方法,因為時間不夠,教育知識與能力我也選擇放棄了少部分課程不聽。
王濤老師教授的學科知識,因為離開學校太久,很多知識都已不清楚,初學習時是十分吃力和灰心的,老師講的例題沒有會做的,于是找了不少資料惡補,逐漸情況好轉,后來因為時間吃緊,進入10月份后就幾乎沒有再繼續學習學科知識。
在學習的過程中,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才是好方法。從報名網校到參加考試,我的學習時間只有兩個月不到,三門功課里面我認為學科知識最薄弱,所以率先學習這一門,但進展緩慢,半個多月也才學了不到八節課;在最灰心沮喪的時候,我果斷選擇暫停本科知識學習,轉而去聽王奕珃老師的救命大法,做了上半年的綜合素質選擇題,結果很讓我安慰;在考慮了剩余時間不充足的情況,又重新安排了一下學習規劃,打算學科知識聽到10月初,就改學教育知識與能力。我安排白天時間聽課程(手機或電腦),晚上則記憶白天所學知識。
在沒有記熟所學知識前,我并沒有去做教育知識與能力這門學科的習題,因為本門知識以記憶為主,不記憶熟練前去做練習題是沒有用的。而學科知識因為選的是數學,所以做的練習題比較多,不僅僅從網上搜索資料練習,也把老師出的例題一道一道進行訓練;除了背誦王老師的簡答題答案外,綜合素質沒有看過一下教材,也沒有聽過一堂課。
總的來說,三門課程里面只有教育知識與能力的精講班幾乎聽完,學科知識聽完三分之二的課程,還有就是綜合素質聽了王老師的救命大法課程里面的有關部分;所以三門功課也就教育知識與能力考的比較高,其他兩門比通過分略高一點。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如果想通過考試,選好網校,選好老師,選對方法都很重要,自己也要適宜的制定學習計劃,并根據實際情況適當調整,只有付出努力才能有收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