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看什么版本?
誤區:在哪里考試,就看哪里的教材,如湖南考生覺得考小學語文應該看湘教版……
真相:教師資格證屬于全國統考,參加全國統考的地區,面試都是從全國統一題庫抽題,里面匯集了不同版本的課題。
該怎么選:不管是什么版本的教材,都是依據課程標準編寫的,雖然存在差異,但很多課題類型、重要知識點都是相通的。而且考試僅抽取其中某一個片段,并不考察對所有知識的掌握。因此,沒必要過于糾結教材版本。如果一定要選,那就看人教版的吧~
二、如何依據教材來備考?
在閱讀教材時,根據面試涉及的課題類型來分類型備考,這能夠極大提高備考效率。
學科 | 常見題型 | 常考冊書 |
語文 | 寫人記事文章、寫景抒情類文章、文言文 | 二年級-五年級(小) 必修二-必修五(高) |
數學 | 數與代數、圖形與幾何、統計與概率 | 八年級-九年級(初) 必修部分(高) |
英語 | 聽說課、閱讀課、語法課、寫作課、語音課 | 三年級-六年級(小) 必修部分(高) |
音樂 | 唱歌課和欣賞課 | 三年級-五年級(小) 音樂鑒賞、唱歌、創作、舞蹈(高) |
體育 | 田徑、球類、體操、武術項目 | / |
美術 | 造型表現、設計應用、欣賞評述、綜合探索 | 鑒賞、繪圖、雕塑、設計、篆刻、現代媒體藝術(高) |
幼教 | 語言、藝術、健康領域 | 以當地教材為準 |
三、考試時,如何依據節選教材來備考?
聲明:考試時,不能自帶教材!
第一步:快讀題,找思路(約5分鐘)
找準本節課的重難點、教學目標是什么,捋清教學環節設計的大致思路。
第二步:抓主線,列框架(約10分鐘)
1、教學目標。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與態度三個維度簡要列出。
2、教學過程。先設計一些小標題,小標題之間留一些適當的空隙,后面再進行內容的補充。將要試講的內容做成問題鏈,以此為主線,將問題當成小標題。或者以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為主線,此作為小標題。
第三步:補內容,完善化(約5分鐘)
1、導入,導入的設置要新穎,吸引考官的注意力。
2、教學過程中要重視學習活動的設計,圍繞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展開。一定要設計互動環節,而且至少應該有兩處。少寫教師說什么的話,一定要多寫學生做什么、怎么做。
干貨!要巧妙地把教材內容運用進去,具體方法:
1、對試題內容進行“分層”
試題內容中的所有內容都可以運用到教案中,但前提是先進行“分層”。“分層”的意思是指清楚內容中哪部分可以放至哪環節(導入or新課or鞏固or總結),一般而言,探究與思考欄的內容可作為導入或者探究新課的內容,正文部分用于新課講授,習題或小問答可用于鞏固環節。
注:某一知識點所占篇幅越多,越注重該部分的教學設計。
2、有效利用試題內容中的“小貼士”
節選教材中除了正文部分,有時還會有對正文的補充說明,常在教材一側以小方框的方式呈現,這部分內容可以也需要有效利用,有這樣一些方法:
(1)知識補充類
這一類主要是對正文知識的補充,具體內容包括概念的具體數值、推導中強調的要點、對某量的補充說明。對于這一類,一般來說呈現時教材的敘述語言都比較明確。
解決方案:①可以在試講的過程中直接敘述(最簡單的);
②可以假設試講中有學生提出問題。
(2)問題思考類
這一類問題主要是對正文內容提出新的思考問題,一般指向性較強,都是對有關知識的深入理解,考驗學生是否能夠從根本上理解物理概念或規律。
解決方案:這類問題需要考生有扎實的知識基礎,以及比較好的語言表達能力,所以在試講的過程中,如果發現自己不能夠很好地回答這一問題,建議考生當做課后作業,讓學生在課下進行思考即可,如果可以解答,建議盡量在試講過程中解釋完畢。
第四步:規整格式,字跡工整漂亮
溫馨提示:文章由作者233網校-pxx獨立創作完成,未經著作權人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