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2 教師教育教學實踐能力測評標準及評分表 | ||||
指標與權重 |
測評標準 |
測評要點 |
權重 |
得分 |
基本素養15% |
具有閱讀理解能力、語言與文字表達能力、交流溝通能力、信息獲取和處理能力。 |
1、熱愛教育事業,對教師職業有高度的認同。 |
3 |
|
2、儀表儀態端莊大方,舉止得體。 |
3 | |||
3、運用普通話教學,語速恰當,思路清晰,表達準確。 |
3 | |||
4、注重傾聽,善于與人交流,教態自然具有親和力。 |
3 | |||
5、能運用信息技術收集、處理信息,輔助教學。 |
3 | |||
學生指導15% |
1.了解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和個性特征,能夠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2.了解學生醫療、保健、傳染病預防和意外傷害事故的相關知識,掌握面臨特殊情況時保護學生的基本方法。 |
1、能夠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面向全體,激發興趣。 |
5 |
|
2、尊重學生個體差異,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指導學法。 |
5 | |||
3、能處理偶發事件,具有一定的調控能力。 |
5 | |||
教學設計25% |
1.掌握教案設計的要求、方法和技巧,能按照小學教學的基本要求,完成指定教學內容的教案設計。 |
1、能依據課程標準確定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且具體準確,能正確確定教學重難點。 |
5 |
|
2、教學內容安排適度,教學要求把握適當,教學要點實施具有操作性。 |
5 |
| ||
3、教學環節完整、清晰,本學科基礎知識準確,相關學科知識引用恰當,整合得當。 |
5 |
| ||
4、能整合各種資源,把握相關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媒體運用得當。 |
5 |
| ||
5、教案撰寫符合基本格式要求。 |
5 |
|
教學實施30% |
1.了解教學情景創設、教學動機激發的基本方法,能采取多種方法和策略,有效地將學生引入學習活動 。 2.掌握指導學生學習的方法和策略,能依據學科特點和學生的認知特征,指導學生進行有效的學習。 3.掌握教學組織的形式和策略,能恰當地運用教學方法,注意與學生互動,組織豐富多彩的課堂活動。 4.掌握課堂教學總結的方法,能適時地對教學內容進行歸納、總結,合理布置作業。 |
1、能結合相關教學內容,創設有趣、有效的情景,有利于促進學生有目的、有意義地開展學習活動。 |
5 |
|
2、能結合相關教學內容,開展學法指導,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符合學科特點,注重師生、生生間的互動,課堂活動有序、有效。 |
5 | |||
3、能結合相關教學內容,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使用恰當的教學手段,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活動。 |
5 | |||
4、書寫正確、規范、工整,板書布局合理,簡明扼要。 |
5 | |||
5、教學條理清晰,具備一定的課堂教學組織調控能力。能結合有關教學內容,做好課堂總結,適時、適當、適量地布置作業。 |
5 | |||
6、在教學中能采用多種評價方式,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
5 | |||
教學評價15% |
1.了解教學評價知識與方法,具有正確的評價觀,能夠對學生的學習活動進行評價。 2.了解教學反思的基本方法和策略,能夠對自己的教學過程進行反思,提出改進的思路。 |
1、在教學實踐中,能對學生活動進行適時的有效評價,評價語言具有教育性、激勵性。 |
8 |
|
2、在教學實施后,能反思自己的教學過程并給出具體的改進方案。 |
7 | |||
總成績 |
|
|
|
|
測評專家簽名:1、 2、 3、 4、 5、 | ||||
測評組長簽名: . | ||||
備注:1.各專業測評組成員在面試過程中做好記錄,給予申請人客觀、公正、準確的評分。 | ||||
2.“指標要求”是申請人完全達到標準的高位要求,測評人可根據申請人的面試行為表現,參照相關測評指標要求確定一個相應分值給分。 | ||||
3.每一項指標要求的達成分值,只能選擇一個分值,總得分是“五個測評指標”項的小計分之和。 | ||||
備 4.能力測評成績,采用滿分為100分計算各項指標要求累計得分。最后測評結果分優、良、中、差四個等次,其中85分以上為優;84分至75分為良;74分至60分為中;60分以下為差。測評結果為優、良、中三個等次均為合格,測評結果為差等則為不合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