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量 | 每題分值 | 總分 | |
單選題 | 4 | 2 | 8 |
材料分析題 | 1 | 14 | 14 |
1、選擇題
一般而言,選擇題是2道送分題,2道需要知識儲備的題。
【送分題】
(2017下半年真題-2)張老師在用天平稱一支粉筆時,沒有拆下天平托盤下的膠墊。第一次稱重為100克,第二次為50克,學生問道:”為什么會這樣呢?”對此,張老師恰當的做法是( )
A.讓學生尋找問題產生的原因
B.告訴學生不必在意
C.向學生解釋這是天平本身的誤差
D.不予理睬繼續上課
答案:A
【需要知識儲備】
(2018上半年真題-3)數學課上,林老師讓全班學生都用老師喜歡的一種方式解題。林老師的做法( )。
A.忽視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B.重了學生發展的全面性
C.忽視了學生發展的整體性
D.重了學生學習的獨立性
答案:A
2、材料分析題
年份 | 2016上 | 2016下 | 2017上 | 2017下 | 2018上 | 2018下 | 2019上 | 2019下 |
內容 | 教育觀 | 學生觀 | 學生觀 | 學生觀 | 教師觀 | 教師觀 | 教育觀 | 學生觀 |
【點撥】雖然學生觀是考察頻次最高的,但教育觀和教師觀也有可能考到,所以也要認真學!
【舉例】
(2018上半年真題-30)科學課上,張老師指若實驗儀器說:“每個杯子底部都有一團紙,誰能將杯子放入水中而紙不濕呢?”學生馬上投入到實驗中,他們要么將水槽中的誰倒出一些,要么給杯子加上個蓋,要在杯中塞些異物。學生給予肯定后,張老師故弄玄虛的說:“不添加輔助材料, 把杯子倒著放入水中紙也不會濕,你們信嗎?”同學們個個驚得睜大了眼睛。學生疑惑道:“倒著放還能不濕?”張老師:“能”。學生又動了起來,第一次失敗了,第二次失敗了...大家再次將疑惑的目光投向張老師,張老帥回以肯定、鼓勵的目光。突然,一個男生喊了起來:“老師,我成功了!沒濕!紙真的沒濕!”“老師,我也成功了”“我也成功了!”……越著大家那服高興勁兒,張老師話鋒一轉:“你們還有什么疑問嗎?”“當然有了,為什么杯子倒在水中,杯子都被水沒了,面紙卻不濕?”有學生急迫地問。張老師啟發道:大家想一想,你們最初的實驗,紙為什么濕了,后又為什么沒濕呢?再動手試一試,仔細觀察。同學們歪著身,瞪大眼,聚精會神的反復實驗著:豎著將杯子倒扣在水中紙不濕;傾斜著將杯子放入水中紙變濕;先豎著將杯子倒扣在水中,在將杯子傾斜時有氣泡產生,紙變濕。同學們跳躍起來:“原因找到了,有氣泡說明杯中有空氣,有空氣占據著空間,紙才不濕。”張老師后來在各課本中寫道:學生對科學探究的過程,就是在老師的引導下,充分的思考質疑,主動獲得知識的過程。
問題:請結合材料,從教師觀的角度,評析張老師的教學行為。
【答案】張老師貫徹了新課改下教師觀的要求,具體分析如下:
(1)教師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材料中,張老師尊重學生主體地位,讓學生自己做實驗,而且對學生的行為予以肯定和鼓勵,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
(2)教師是課程的開發者和研究者。材料中,張老師上課讓學生利用實驗儀器,利于學生理解教材內容,增加課程內容活力,主動性和創造性地使用教材。
(3)教師在對待自我要不斷反思。材料中,張老師在備課中反思前面的教學,并進行總結,有利于張老師不斷進步。
(4)教師在對待教學上要幫助、引導學生。材料中,張老師在學生做實驗的過程中,不斷引導學生,幫助學生進一步思考進步。
(5)教師在對待師生關系上,強調尊重、贊賞學生。材料中,張老師肯定學生的表現,尊重學生,促進學生的發展。
總之,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應樹立正確的教師觀,促進自身的成長,促進學生的進步。
二、內容概覽
【點撥】關鍵考點為:
1、實施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
2、“以人為本”學生觀的內容;
3、新課程背景下的教師觀
三、必背考點
注意!以下這些考點一定要背:
1、實施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
(1)面向全體
(2)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3)促進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
(4)促進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地發展
(5)著眼于學生的終身可持續發展
口訣:雙全雙發展,創新與實踐
2、以人為本的學生觀
(1)學生是具有獨立意義的主體
(2)學生是發展的人
(3)學生是具有個性與差異的人
口訣:獨立/發展/個性
3、新課程背景下的教師觀
(1)現代教師角色轉換
學生關系—引導、促進
教學研究—研究、實踐
教學課程—建設、開發
學校社區一開放、教師
(2)教師行為的轉變
師生關系一尊重贊賞、對待教學—幫助引導
對待自我—強調反思、對待他人—強調合作
口訣:兩開—促一研究
教師資格職業理念的考情速報,你都理解了嗎?想聽更詳細的解讀,點擊上方配套視頻↓,教資大神王奕珃教你怎么學職業理念,免費的哦!
溫馨提示:文章由作者233網校-pxx獨立創作完成,未經著作權人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