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動區的概念
活動區,又被稱為“區域活動”或者“區域游戲”,是指利用活動室、睡眠室、走廊及室外場地來設置各種區角,依據教育目標、幼兒的興趣和發展需要以及主題活動發展進程,在各區角投放一定的材料,讓幼兒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意愿選擇活動內容和活動方式的小組化、個體化教育活動的一種形式。
(二)幼兒園常見的活動區
①角色表演區
創設要點:設計不同的角色游戲娃娃家、餐廳、理發店、銀行、超市、燒烤店、面包房、學校、工廠、消防隊等與社會職業、生活相關的場所。
②建構游戲區
創設要點:較大的空間范圍;數量較大的材料:積木、插塑、紙箱、易拉罐、紙板、木板等廢舊材料、玉米稈、玉米皮、小麥秸稈、樹葉等自然材料和水桶、可樂瓶等生活材料。
③表演游戲區
創設要點:可供故事表演和音樂歌舞劇表演的腳本;表演道具:頭飾、衣物,化妝道具等;表演舞臺。
④美工區
創設要點:依據實際情況和材料提倡多樣化:繪畫區,泥工區、雕塑區;各種美術工具:紙、橡皮泥、剪刀、膠水、顏料、油畫棒等。
⑤生活操作區
創設要點:系扣子、串珠子、夾夾子、釘釘子、用錘子、用勺子、用筷子、開鎖、擰瓶蓋、穿帶子、系鞋帶、編辮子等。
⑥益智區
創設要點:提供拼圖、七巧板、迷宮、棋類、撲克牌、幾何拼擺、圖片比較等材料;結合科學活動和數學活動投放操作材料和探究材料;探究工具:放大鏡、天平、尺子。
⑦閱讀區
創設要點:提供適于不同年齡段、不同主題的閱讀材料:圖書、靠墊、地毯、小沙發、書柜。
(三)幼兒園活動區的功能
1. 為幼兒創設互動的學習環境
2. 為幼兒提供個別化的學習機會
3. 為幼兒提供靜態和動態相平衡的課程
(四)活動區的布局策略
1.區域合理劃分
①干濕分區
②動靜分區
③固定與臨時分區
④獨立與整合分區
2.相對封閉性
3.就近設置
4.方便通暢
(五)活動區材料投放的原則
1.目的性原則
2.適宜性原則
3.豐富性原則
4.層次性原則
5.操作性原則
6.差異性原則
一、單項選擇題
1.需要提供故事的腳本和表演道具、幫助幼兒體驗舞臺表演的滿足感的活動區域是( )。
A.歌舞表演區
B.表演游戲區
C.角色游戲區
D.班級展覽區
參考答案:B
參考解析:表演游戲區是兼有游戲性與表演性,又以游戲性為主的活動區域。題干中描述的活動區域是表演游戲區。
表演游戲區的創設要點:可供故事表演和音樂歌舞劇表演的腳本;表演道具:頭飾、衣物,化妝道具等;表演舞臺。
2.幼兒園環境創設應有效促進幼兒的發展,對于小班幼兒活動區的設置,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
A.提供的材料應體積較小,同類材料數量較少
B.提供的材料應體積較大,同類材料數量較多
C.可以專門建設益智區等智力活動區
D.應提供材料及結構復雜的積塑、數字卡等材料
參考答案:B
參考解析:區域活動的材料和工具要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這樣容易引起幼兒操作的興趣,幼兒也容易在操作中獲得成就感。小班幼兒喜歡玩平行游戲,所以老師給他們的玩具應該同種類的多一些,提供的材料體積大一些,防止幼兒塞入嘴巴,以免發生危險。
二、簡單題
1. 活動區材料投放應該注意什么問題?
參考答案
活動區的材料投放應該適宜幼兒的發展,滿足幼兒個別化學習的需求,應該注意以下原則和方法:
目的性原則:材料是根據教學目的投放的,如學習旅行主題,投放旅行箱、世界地圖、風景照片等;
適宜性原則:年齡適宜、難易適宜、數量適宜;
豐富性原則:主題類型、功能形式豐富多樣;
層次性原則:材料由簡入深、層次遞進,如美術區先學會彩筆涂色,再投放豐富多彩的顏料等;
操作性原則:材料適宜幼兒動手操作,操作形式多樣豐富,能激發幼兒創作欲望,調動多種感官。
差異性原則:投放不同層次、水平材料讓幼兒自選。
溫馨提示:文章由作者233網校-oyjl獨立創作完成,未經著作權人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