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成熟,即指在遺傳程序控制下,機體、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逐漸發育成長的過程。在有的學者看來,兒童之所以隨著年歲的增加而表現出心理和智力的發展,乃是這種成熟因素作用的結果。皮亞杰認為神經系統的成熟對智力發展有著重要作用,因為智力作為人類的一種高級機能,必然依賴于一定的神經及內分泌系統的生理基礎。因此,生理機能的成熟無疑就成為智力發展的必要因素。概括起來,成熟是影響智力發展的一個因素,它為智力結構的演化提供了可能,但是在可能性和現實性之間,還必須有一些其他因素。
(2)經驗因素。
皮亞杰認為經驗在人的智力發展過程中是不可缺少的。他非常重視經驗,指出經驗是知識的來源,是智力增長的重要條件,但是經驗因素也是不充分的,不能決定心理及智力的發展。物理經驗和邏輯數理經驗是本質上完全不同的兩種經驗。任何一個動作都可以抽出物理經驗和邏輯數理經驗,但人們一般容易注意獲得物理經驗而不容易注意獲得邏輯數理經驗。因而在兒童智力培養中,一方面應該注意豐富兒童的生活,提供各種自然環境材料,使兒童獲得物理經驗;另一方面,也許是更重要的,應該在上述活動環境中,指導孩子通過分析、綜合、思索和探究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系和規律,獲得邏輯數理經驗。
(3)社會環境因素。
社會環境因素主要涉及社會生活、教育、學習及語言等方面。很顯然,社會環境因素對兒童智力發展的作用是巨大的。人的一生就處于社會生活環境中,嬰兒自出生一剎那起就開始了其社會化。社會生活對兒童智力發展的影響是明顯的。
(4)平衡化因素。
生理成熟、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都是兒童智力發展必不可少的前提和條件,但兒童智力成長也不是這些因素簡單機械相加的結果。皮亞杰提出了平衡化因素的概念,并認為它是兒童智力發展的決定因素。在皮亞杰看來,既然成熟、經驗及社會環境各自都不能完全解釋發展的根本原因,那么必然存在其他因素,這個因素在原有三種因素之間起協調和調節作用,這個協調者或調節者就是平衡化。皮亞杰認為:智力是一切認知結構趨于平衡的形式之一。智力是有結構基礎的,智力的提高就是智力結構的不斷發展,同化與順應是智力不斷建構發展的兩個基本過程。個體在遇到外部刺激(自然環境與社會環境)時,同化與順應處于一種不平衡狀態,舊的圖式與將形成的新圖式之間存在沖突,表現在人們認知方面,即是舊觀念與新觀念的斗爭。
套題推薦:
8套2014教師資格證考試《幼兒保教知識與能力》最新考題及答案
5套2014教師資格證考試《幼兒保教知識與能力》上機仿真題及答案
臨考教師資格:花最少的時間、告別盲目備考,講師帶你快速秒殺考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