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選擇題:在每小題的4個備選答案中,選出1個正確答案,并將其字母寫在題后的括號內。每小題2分,共40分。
1.兒童的心理發展存在著關鍵期,這是由以下哪位學者最早提出的?( )
A.瑞士皮亞杰
B.奧地利勞倫茲
C.美國桑代克
D.蘇聯維界斯基
2.青少年自覺地按照一定的行動目標和社會準則來評價自己的心理品質和能力叫做:( )
A.心理自我
B.生理自我
C.社會自我
D.自我意識
3.智商是能力測驗中的一個重要概念,簡稱IQ,其公式表述為:( )
A.IQ = 智力年齡/實際年齡 X 100%
B.IQ = 智力年齡/實際年齡 X 100
C.IQ = 實際年齡/智力年齡X 100%
D.IQ = 實際年齡/智力年齡X 100
4.在教師的指導下,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有系統地進行的,是在較短的時間內接受前人所積累的文化科學知識,并以此來充實自己的過程。這類學習稱之為:( )
A.人類的學習
B.廣義的學習
C.學生的學習
D.成人的學習
5.主張把學習分為知識的學習、技能的學習和行為規范的學習的心理學家是:( )
A.加涅
B.桑代克
C.茍勒
D.我國心理學家
6.將符號所代表的新知識與學習者認識結構中已有的適當觀念建立起非人為的和實質性的聯系屬于:( )
A.機械學習
B.意義學習
C.接受學習
D.發現學習
7.反映動機內容社會意義的是:( )
A.內部學習動機
B.直接性動機
C.高尚的學習動機
D.直接性動機
8.需要層次理論是由以下哪位心理學家所提:( )
A.阿特金森
B.馬斯洛
C.維納
D.班杜拉
9.兩種學習之間的相互干擾、阻礙叫做:( )
A.正遷移
B.負遷移
C.水平遷移
D.垂直遷移
10.學習由若干概念組成的句子的復合意義即學習若干概念之間的關系的學習叫做:( )
A.概念的學習
B.符號學習
C.命題學習
D.并列結合學習
11.遺忘就其實質來說,是知識的組織與認知結構簡化的過程。這種觀點的代表學說是:( )
A.痕跡衰退說
B.同化說
C.干擾說
D.動機說、
12.學生對自己認為知過程的認知策略稱為學習的:( )
A.認知策略
B.元認知策略
C.資源管理策略
D.記憶策略
13.在思想、情感、態度和行為上主動接受他人的影響,使自己的態度和行為與他人的相接近,這種現象稱為:( )
A.從眾
B.服從
C.認同
D.內化
14.焦慮是由緊張、不安、焦急、憂慮、恐懼交織而成的一種情緒狀態。中學生常見的焦慮反應是:( )
A.生活焦慮
B.睡眠障礙焦慮
C.交友焦慮
D.考試焦慮
15.依據用心理學方法和技術搜集得來的資料,對學生的心理特征與行為表現進行評鑒,以確定其性質和水平并進行分類診斷的過程叫:( )
A.心理教育
B.心理評估
C.心理測驗
D.心理輔導
16.遺忘曲線表明遺忘的進程是:( )
A.選快后慢
B.前后一樣
B.選慢后快
D.沒有規律
17.學生通過自身的學習活動而發現有關要領或抽象原理的一種學習策略叫做:( )
A.發現教學
B.合作學習
B.情境教學
D.個別教學
18.課堂里某些占優勢的態度與情感的綜合狀態稱為:( )
A.課堂氣氛
B.群體規范
B.人際關系
D.群體凝聚力
19.從教學評價的功能看,可將教育評價分為:( )
A.正式評價和非正式評價
B.配置性評價與診斷性證評價
C.形成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
D.常模參照評價和標準參照評價
20.一位新教師當他把大量的時間都花在如何與學生搞好個人關系上,那么在教師成長過程中屬于:( )
A.關注情境階段
B.關注生存階段
C.關注學生階段
D.關注教學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