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名:FangshuaiYishouWan來源:www.examda.com
標準編號:WS3—B—3833—98
「處方」人參 黨參 五味子(醋炙)當歸 遠志(甘草炙)黃芪(蜜炙) 白術(麩炒)枸杞子 甘草(蜜炙)山茱萸(酒炙)玉竹 龍眼肉 白及 銀耳 熟地黃 淡菜 松子仁 丹參 沉香 三七 鹿角 龜甲(砂燙醋淬)蓮子 核桃仁 淫羊藿(羊油炙)山藥 陳皮 砂仁 黃柏 黃連 沙苑子 黃芩 墨旱蓮 枳實(炒)石菖蒲 巴戟天(甘草炙)等
「制法」以上五十九味,人參、黨參、五味子、當歸、黃芪、白術,白及、銀耳、丹參、沉香、三七、蓮子、核桃仁、山藥、砂仁、黃連、黃芩、枳實、石菖蒲、海參、何首烏、肉桂、黃精、補骨脂、白芍、菟絲子、柏子仁、冬蟲夏草、阿膠、茯苓、蓽澄茄、柴胡、枳殼等三十三味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與牛黃配研,過篩,混勻;其余二十五味,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3小時,第2、3次分別為2小時,濾過,合并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1.35~1.40(50℃)的稠膏,加入上述粉末,混勻,干燥,粉碎成細粉。每100g粉末加煉蜜35g與適量水,泛丸,低溫干燥,即得。
「性狀」本品為黑棕色的濃縮水蜜丸;味酸、甘、稍苦。
「鑒別」
(1)取本品,置顯微鏡觀察:石細胞類方形或類圓形,壁一邊菲薄。種皮表皮石細胞淡黃棕色,表面觀多角形、壁厚,孔溝極細密,胞腔內含深棕色物,纖維成束或散離,壁厚、表面觀有縱裂紋,兩端斷裂成帚狀或較平截。種皮柵狀細胞2列,內列長于外列,有光輝帶。不規則分枝狀團塊無色,遇水合氯醛液溶化。淀粉粒單粒,三角狀卵形或矩圓形,直徑24~40μm,臍點短縫狀或八字狀,大多位于較小端,可見層紋。內種皮石細胞棕紅色,表面觀類多角形,壁厚,腔小,內含硅質塊。石細胞鮮黃色,壁厚,孔溝明顯,層紋明顯。纖維淡黃色,梭形,壁厚,孔溝細。
(2)取本品20g,研細,加鹽酸1ml,氯仿40ml,回流提取30分鐘,放冷,濾過,濾液置分液漏斗中,用水洗滌兩次,每次20ml,收集氯仿層,蒸干,殘渣加氯仿1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何首烏對照藥材粉末0.5g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5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正已烷-石油醚(60~90℃)-甲酸乙酯-甲酸-水(3:1:1.5:0.1:0.5)上層液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檢查」應符合丸劑項下有關的各項規定(附錄ⅠA)。
「功能與主治」滋陰助陽,培元固本。用于臟腑機能失調,氣血陰陽俱損,面色無華,心悸怔忡,氣短懶言,神疲乏力,動則作喘,喜出長氣,畏寒肢冷,健忘失眠,多夢,五心煩熱,盜汗或自汗,頭目眩暈。食欲不振,便溏或便秘,月經不調,小便頗數或夜尿多。
「用法與用量」口服,早服抗老延年丸20~30粒,晚服防衰益壽丸20~30粒。或遵醫囑。
「注意」外感停服,口干舌燥,痔漏出血酌減服量。
「規格」每100粒重10g來源:考試大
「貯藏」密封。
更多信息請訪問:執業藥師網校 考試大論壇 考試大在線考試系統
相關推薦: